下侏罗统阿合组是迪北地区致密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系,近年来迪北2井、迪北5井的钻探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表明了迪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同时迪北地区也是库车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前人针对迪北地区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条件已经做了系统研究,但针对孔隙度演化定量表征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油气充注期次是两期还是三期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选取迪北5井、迪探2井的砂岩样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SEM)、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手段,明确了阿合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厘定了成岩演化序列,运用反演回剥原理定量表征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阐述了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迪北地区阿合组经历了压实、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阿合组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的主要原因;阿合组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长石溶蚀—原油充注—晚期方解石、铁方解石胶结—方解石溶蚀、天然气充注-构造挤压等成岩过程,具有多期溶蚀、多期胶结的特征;阿合组储层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早期原油充注发生于康村组早期—中期(14.1 ~12.3 Ma),此时储层尚未致密,但原油充注规模较小,晚期天然气充注发生于康村组中期—晚期(10.2 ~8.1 Ma),储层已经致密(致密时间约为11 Ma),此时三叠系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包裹体较为发育,表明了天然气充注程度较高。因此,迪北地区阿合组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油气成藏史之间耦合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这些认识有助于明确迪北地区阿合组油气富集规律,并为井位部署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