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凤银, 闫霞, 林振盘, 等. 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 50(3): 1-14.
|
[2] |
李明, 王民, 张金友, 等. 中国典型盆地陆相页岩油组分评价及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6): 1479-1498.
|
[3] |
刘建忠, 朱光辉, 刘彦成,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突破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临兴—神府区块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11): 1827-1839.
DOI
|
[4] |
安琦, 杨帆, 杨睿月, 等.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体积压裂实践与认识[J]. 煤炭学报, 2024, 49(5):2376-2393.
|
[5] |
刘大锰, 贾奇锋, 蔡益栋. 中国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研究进展[J]. 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1): 196-203.
|
[6] |
蔡益栋, 刘大锰, 姚艳斌, 等. 鸡西盆地煤层气控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分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779-1788.
|
[7] |
周三栋, 刘大锰, 孙邵华, 等. 准噶尔盆地南缘硫磺沟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及有利区优选[J]. 现代地质, 2015, 29(1): 179-189.
|
[8] |
刘大锰, 李俊乾. 我国煤层气分布赋存主控地质因素与富集模式[J]. 煤炭科学技术, 2014, 42(6): 19-24.
|
[9] |
刘一楠, 吴翔, 李勇, 等. 古交矿区太原组煤层气开发地质特征及产能优化[J]. 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8): 125-132.
|
[10] |
陆小霞, 张兵, 吴见, 等. 柿庄北区块深部煤层气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 46(6): 92-100.
|
[11] |
李忠城, 吴建光, 王建中, 等. 沁水盆地南部15号煤层和顶板K2灰岩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0, 48(3): 75-80.
|
[12] |
刘天授. 沁水盆地北部古交区块煤层气产能控制因素分析[J]. 中国煤层气, 2021, 18(3): 19-22.
|
[13] |
郭广山, 邢力仁, 李娜, 等. 煤层气井组生产特征及产能差异控制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 31(9): 1334-1342.
DOI
|
[14] |
姚勇, 林亮, 张贺,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柳林区块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地质因素分析[J]. 中国煤层气, 2022, 19(1): 18-23.
|
[15] |
孟尚志, 李勇, 吴翔, 等. 煤层气和致密气合采产能方程及影响因素[J]. 煤炭学报, 2018, 43(6): 1709-1715.
|
[16] |
常会珍, 郝春生, 张蒙, 等. 寺河井田煤层气产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6): 171-177.
|
[17] |
吕玉民, 柳迎红, 陈桂华, 等.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10): 225-232.
|
[18] |
贾慧敏, 胡秋嘉, 张聪, 等. 煤层气双层合采直井产能预测及排采试验: 以沁水盆地郑庄西南部为例[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2, 12(4): 657-665.
|
[19] |
张培河, 刘钰辉, 王正喜, 等. 基于生产数据分析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能控制地质因素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5): 909-914.
DOI
|
[20] |
刘羽欣, 邓志宇.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地质分析[J]. 石化技术, 2020, 27(1): 101, 167.
|
[21] |
赵欣, 姜波, 张尚锟,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区块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及开发策略[J]. 石油学报, 2017, 38(11): 1310-1319.
DOI
|
[22] |
闫涛滔, 郭怡琳, 孟艳军, 等. 基于煤层气井生产数据的储层含气量校正新方法[J]. 现代地质, 2022, 36(5): 1360-1370.
|
[23] |
李倩, 李童, 蔡益栋, 等. 煤层气储层水力裂缝扩展特征与控因研究进展[J]. 煤炭学报, 2023, 48(12):4443-4460.
|
[24] |
韩学婷, 杨刚, 何沛其, 等. 基于储层特征不确定性的产能分析: 以古交区块为例[J]. 煤炭科学技术, 2021, 49(11): 157-168.
|
[25] |
姚艳斌, 王辉, 杨延辉, 等. 煤层气储层可改造性评价——以郑庄区块为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1): 119-129.
|
[26] |
张兵, 葛岩, 谢英刚, 等. 柳林区块煤层气井生产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2): 131-135, 139.
|
[27] |
孟艳军, 汤达祯, 许浩, 等. 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及其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5): 612-617.
|
[28] |
FU X Y, MENG Y J, LI Z C, et al. Coalbed methane potential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sweet spot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Yangjiapo block, 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J]. Geofluids, 2021, 2021:8728005.
|
[29] |
李剑, 王勃, 邵龙义, 等. 水文地质分区及其控气作用: 以鄂东气田保德区块为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 46(4): 869-876.
|
[30] |
蔡益栋, 高国森, 刘大锰,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中区煤系气富集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J]. 天然气工业, 2022, 42(11): 25-36.
|
[31] |
左林霄, 高鹏, 冯栋, 等. 基于AHP-熵权法耦合方法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J]. 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11): 140-149.
|
[32] |
张晓娜, 康永尚, 姜杉钰, 等. 沁水盆地柿庄区块3号煤层压裂曲线类型及其成因机制[J]. 煤炭学报, 2017, 42(增): 441-451.
|
[33] |
杨师宇, 魏韧, 袁学浩, 等. 新疆乌鲁木齐河东矿区煤层含气特征及主控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 30(11): 1667-1675.
DOI
|
[34] |
张斯, 彭小龙. 欠饱和煤层气藏临界解吸压力计算方法[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2, 12(4): 589-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