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世光, 郭远生. 地热学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22.
|
[2] |
周训, 金晓媚, 梁四海, 等. 地下水科学专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0:61-68.
|
[3] |
宾德智, 刘延忠, 白铁珊, 等. 北京市21世纪初期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R]. 北京: 北京市地质矿产局, 1999:2-4.
|
[4] |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 北京市地热资源2006—2020年可持续利用规划[R]. 北京: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 2006:1-3.
|
[5] |
胡燕, 高宝珠, 勒宝珍, 等. 天津地热流体水化学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7, 30(3): 213-218.
|
[6] |
张道富, 张进平. 北京小汤山地热田中部及城区地热田地温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M]//刘久荣. 北京地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264-268.
|
[7] |
柯柏林. 北京市平原区北部孙河断裂的地热地质特征[J]. 现代地质, 2009, 23(1): 43-48.
|
[8] |
马振民, 何江涛, 张锡明. 菏泽凸起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 山东地质, 2000, 16(2): 24-30.
|
[9] |
刘宗明, 吴梦源, 刘颖超. 特定地热地质条件对地热资源富集研究实例——以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地区为例[J]. 城市地质, 2014, 9(增刊): 30-34.
|
[10] |
吕金波, 车用太, 王继明, 等. 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J]. 地震地质, 2006, 28(3): 419-429.
|
[11] |
刘久荣, 潘小平, 杨亚军, 等. 北京城区地热田某地热井热水地球化学研究[J]. 现代地质, 2002, 16(3): 318-321.
|
[12] |
郑跃军, 李文鹏, 万利勤, 等. 北京昌平地区地下水地球化学[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4): 8-11.
|
[13] |
ZHOU Xun, LI Juan, ZHOU Haiyan, et al. Increase in thermal groundwater due to a flowing well near the Songshan hot spring in Beijing, China[J].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8, 53(7): 1405 -1411.
DOI
URL
|
[14] |
高宝珠, 黎雪梅, 聂瑞平, 等. 天津市奥陶系热储层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 地球学报, 2009, 30(3): 369-374.
|
[15] |
张元培, 牛俊强, 王炜. 湖北京山地区地热田地球化学特征及热源分析[J]. 物探与化探, 2010, 34(6): 806-813.
|
[16] |
增瑞祥, 张进平, 王治, 等. 北京市地热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报告[R]. 北京: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2007:30-42.
|
[17] |
PANG Z. pH dependent isotope variations in arc-type geothermal fluids: new insights into their origins[J].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06, 89: 306-308.
DOI
URL
|
[18] |
于湲. 北京城区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3-4.
|
[19] |
宾德智, 刘久荣, 王小玲. 北京地热资源[M]//刘久荣. 北京地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169-177.
|
[20] |
刘延忠, 谢桂寅. 发展具有我国首都特色的地热事业[J]. 地热能, 1995(2): 6-10.
|
[21] |
孙颖, 刘凯, 刘久荣, 等. 北京市地热资源现状调查评价与区划[R]. 北京: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2014: 180-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