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昱春, 肖思祺. 西藏日喀则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J]. 现代地质, 2024, 38(1): 260-268.
|
[2] |
雷彬, 李江风, 周学武, 等. 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学意义[J]. 地球学报, 2015, 36(3): 376-383.
|
[3] |
成六三. 地质遗迹科普旅游传播现状及对策: 以重庆万盛地质公园为例[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13(2): 89-92.
|
[4] |
郝俊卿, 李丹丹, 曹晓娟. 我国地质遗迹的概念、范畴与研究进展——基于2000—2020年间文献可视化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7):136-143.
|
[5] |
NÉMETH B, NÉMETH K, PROCTER J N, et al. Geoheritage conservation: Systematic mapping study for conceptual synthesis[J]. Geoheritage, 2021, 13(2): 45.
|
[6] |
叶强, 王红, 杨昭颖, 等. 札达土林分布区地质景观遥感提取[J]. 自然资源遥感, 2023, 35(1):148-154.
|
[7] |
PHILLIPS M R, EDWARDS A M, WILLIAMS A T. An incremental scenic assessment of the Glamorgan Heritage Coast, UK[J]. Geographical Journal, 2010, 176(4): 291-303.
|
[8] |
FASSOULAS C, MOURIKI D, DIMITRIOU-NIKOLAKIS P, et 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geotopes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geoheritage management[J]. Geoheritage, 2012, 4(3): 177-193.
|
[9] |
邓亚东, 孟庆鑫, 吕勇, 等. 桂林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其保护开发策略研究[J]. 中国岩溶, 2021, 40(5): 783-792.
|
[10] |
TIAN M Z. Rising national geoparks and geo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China developed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the quaternary science[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2, 279/280: 492.
|
[11] |
张博. 人居环境治理视域下地质文化村建设路径研究[J]. 地质论评, 2023, 69(4): 1415-1422.
|
[12] |
王重歌, 李俊磊, 张绪教, 等. 拟建的青海化隆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评价[J]. 现代地质, 2023, 37(2): 512-528.
|
[13] |
LI Z, DUAN X D.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landscapes in Dali-Cangshan global geopark[J].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22, 10(3):124-145.
|
[14] |
尹建军, 刘美伦, 刘伟中, 等.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3, 46(4): 57-69.
|
[15] |
胡清清, 杨晓霞. 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质论评, 2024, 70(1): 277-286.
|
[16] |
解智涵, 刘敏, 闫旭纲, 等. 黄河流域重要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及地质旅游开发潜力评价[J]. 中国沙漠, 2024, 44(3): 128-139.
DOI
|
[17] |
赵书虹, 李琴. 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4, 44(1): 185-196.
DOI
|
[18] |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湖北地质遗迹[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0.
|
[19] |
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 华中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湖北)成果报告[R]. 武汉: 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 2016.
|
[20] |
田永富, 李正琪, 温东升. 湖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与保护建议[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4, 18(3): 60-63, 67.
|
[21] |
李正琪, 田永富. 湖北省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划分[J]. 湖北地矿, 2004, 18(1): 52-58.
|
[22] |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等. 湖北宜昌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发展模式探讨[J]. 地质论评, 2022, 68(1): 233-244.
|
[23] |
王兆峰, 李琴. 长征沿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高质量发展[J]. 山地学报, 2022, 40(4): 581-596.
|
[24] |
李如友, 石张宇. 长江经济带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空间错位及其机理[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2, 38(5):129-137.
|
[25] |
陈刚, 吴清, 杨俭波, 等. 中国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1, 41(6):196-204.
|
[26] |
曾通刚, 赵媛, 许昕. 中国人口高龄化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 33(6):72-79.
|
[27] |
何全军. 基于MODIS数据的珠三角地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象因素的响应[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28(9): 1722-1730.
DOI
|
[28] |
李莉, 侯国林, 夏四友, 等. 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683-697.
DOI
|
[29] |
周成, 周霖, 张旭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类别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3, 39(2): 72-80.
|
[30] |
季建万, 姜琳琳, 刘文亮, 等. 基于多参数优选地理探测器的京津冀城市群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3, 39(2): 39-45.
|
[31] |
陈雪萍, 赵学勇, 张晶, 等.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科尔沁沙地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8): 1082-1093.
DOI
|
[32] |
崔正, 冯文勇, 樊童生, 等. 山西省旅游型乡村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3, 37(6):43-52.
|
[33] |
国土资源部. 地质遗迹调查规范: DZ/T 0303—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
[34] |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文化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要求:DD 2023-03[S]. 北京: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23.
|
[35] |
吕昭英, 薛桂澄, 何玉生, 等.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综合评价[J]. 地质论评, 2024, 70(1): 383-398.
|
[36] |
王成武, 张科, 洪星.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环四川盆地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分析[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 46(3): 2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