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起东, 徐锡伟, 张先康, 等.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方法和技术[J]. 地学前缘, 2003,10(1):93-104.
|
[2] |
DENG Q D, WEN X Z. A review on researches of active tectonics-history,progress and suggestions[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9,23(1):1-27.
|
[3] |
DENG Q D, ZHANG P Z, RAN Y K, et 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J]. Science in China, 2003,46(4): 356-372.
|
[4] |
吴珍汉, 叶培盛, 吴中海, 等. 青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的灾害效应[J]. 现代地质, 2003,17(1) : 1-7.
|
[5] |
刘忠亚, 彭轩明, 赵铁虎, 等.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区断裂活动性及地震分布特征[J]. 现代地质, 2017,31(4) : 860-868.
|
[6] |
白凌燕, 李潇, 秦浩敏, 等. 北京平原南口—孙河断裂南段第四纪活动性及其构造意义[J]. 现代地质, 2018,32(2):270-278.
|
[7] |
刘顺, 夏特, 武梅千, 等. 藏南洛扎地区洛扎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19,33(1):1-12.
|
[8] |
徐起浩. 琼山大震沉陷机理讨论[J]. 华南地震, 1985,5(4):30-37.
|
[9] |
章林云, 王振明. 琼东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研究[M]//章林云,李玶,时振梁,等. 海南岛北部地震研究文集.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112-116.
|
[10] |
陈恩民, 黄詠茵. 1605年海南岛琼州大地震的震害特征和发震构造研究[J]. 地震学报, 1989,11(3):319-331.
|
[11] |
徐起浩. 海南岛北部东寨港的形成、变迁与1605年琼州大地震[J]. 地震地质, 1986,8(3):92-96.
|
[12] |
李玶, 杨美娥, 刘行松, 等. 琼北地区活动性断裂的研究[M]丁原章,李玶,时振梁,等. 海南岛北部地震研究文集.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41-52.
|
[13] |
张虎男, 赵希涛. 雷琼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J]. 地质科学, 1984,19(3):276-287.
|
[14] |
王超群, 贾丽云, 胡道功, 等. 琼北马袅—铺前断裂东段第四纪活动特征[J]. 中国地质, 2019,待刊.
|
[15] |
刘华国, 李小江, 李峰, 等. 马袅—铺前断裂中段全新世活动特征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8,13(3):588-599.
|
[16] |
刘华国, 李峰, 贾启超. 基于钻探的马袅—铺前断裂西段活动性探讨[J]. 华南地震, 2018,38(1):47-53.
|
[17] |
徐锡伟, 于贵华, 冉勇康, 等. 中国城市活动断层概论:20个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成果[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5: 381-402.
|
[18] |
孙建中, 严富华, 王庆隆. 琼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研究[M]//丁原章,李玶,时振梁,等. 海南岛北部地震研究文集.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17-25.
|
[19] |
薛万俊. 北海组的地质时代及其沉积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3(3):31-48.
|
[20] |
葛同明, 樊利民, 徐行, 等. 雷琼地区湛江组、北海组的古地磁学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4,14(4):61-70.
|
[21] |
陈伟光, 张虎男, 李子权, 等. 琼北北海组地层沉积、发育的几个问题[J]. 热带地理, 1987,7(3):268-275.
|
[22] |
龙文国, 林义华, 朱耀河, 等. 海南岛北部第四纪早中更新世多文组的建立[J]. 地质通报, 2006,25(3):408-414.
|
[23] |
龙文国, 林义华, 石春, 等. 海南岛北部更新世道堂组的重新厘定[J]. 地质通报, 2006,25(4):469-474.
|
[24] |
赵希涛, 沙庆安, 冯文科. 海南岛全新世海滩岩[J]. 地质科学, 1978,13(2):163-173.
|
[25] |
李平日. 华南全新世海滩岩及其古地理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8,8(4):21-29.
|
[26] |
丁国瑜, 高维明, 黄述银, 等. 第四纪沉积物颜色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J]. 科学通报, 1964,9(3):259-262.
|
[27] |
丁国瑜, 高维明, 黄述银, 等. 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颜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科学, 1964,5(2):143-159.
|
[28] |
贾丽云, 张绪教, 杨东潮, 等.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瀑布成因分类研究[J]. 地球学报, 2012,33(2):245-255.
|
[29] |
MURRAY A S, WINTLE A G. Luminescence dating of quartz using an improved single-aliquot regenerative-dose protocol[J]. Radiation Measurements, 2000,32(1):57-73.
DOI
URL
|
[30] |
MURRAY A S, WINTLE A G. The single aliquot regenerative dose protocol: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s in reliability[J]. Radiation Measurements, 2003,37(4):377-381.
DOI
URL
|
[31] |
赵俊香, 任俊杰, 于慎谔, 等. 断层崩积楔单片再生法光释光测年:以山西忻定盆地西田探槽为例[J]. 现代地质, 2011,25(2):356-362.
|
[32] |
赵俊香, 任俊杰, 于慎谔, 等. 山西忻定盆地断层崩积楔OSL年龄及其对古地震事件的指示意义[J]. 现代地质, 2009,23(6):1022-1029.
|
[33] |
王建勇, 张绪教, 何泽新, 等. 黄土高原北缘中部末次冰期冰楔假型的发现及意义[J]. 现代地质, 2015,29(4):816-824.
|
[34] |
AITKEN M J.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J]. London:Academic Press, 1985: 57.
|
[35] |
AITKEN M J.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Dating: the Dating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by the Use of Photon-stimulated Luminescen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43-262.
|
[36] |
张克旗, 吴中海, 吕同艳, 等. 光释光测年法——综述及进展[J]. 地质通报, 2015,34(1):183-203.
|
[37] |
刘万恩. 高密度电法探测基岩起伏和隐伏断裂中的应用[J]. 上海地质, 2007,(3):51-53.
|
[38] |
陈群策, 范桃园, 李绪深, 等. 中国南海海域北部地区现今地应力实测及综合分析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57(8):2518-2529.
DOI
URL
|
[39] |
刘以宣, 詹文欢, 丘学林, 等. 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与近代地壳运动及地壳稳定性研究[J]. 华南地震, 1993,13(1):11-21.
|
[40] |
张新东, 王晓山, 沈繁銮, 等. 由现今小震资料研究琼北地区区域应力场和发震构造[J]. 地震学报, 2013,35(4):451-460.
|
[41] |
林纪曾, 梁国昭, 赵毅. 东南沿海地区的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J]. 地震学报, 1980,2(3):245-257.
|
[42] |
王天义, 李继亮. 走滑断层作用的相关构造[J]. 地质科技情报, 1999,18(3):30-34.
|
[43] |
夏义平, 刘万辉, 徐礼贵, 等. 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07,12(1):17-23.
|
[44] |
詹润, 杨贵丽, 张盛, 等. 青东凹陷复合型花状构造成因分析[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36(4):473-482.
|
[45] |
蒋子文, 王嗣敏, 徐长贵, 等. 渤海海域辽东带中南部郯庐断裂走滑活动的沉积响应[J]. 现代地质, 2013,27(5):1005-1012.
|
[46] |
陈发景. 逆牵引背斜构造特征和成因[J]. 现代地质, 2008,22(4):664-668.
|
[47] |
闫成国, 江娃利. 琼北地区北西方向长流-仙沟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及与火山活动关系的讨论[J]. 震灾预防技术, 2007,2(3):230-242.
|
[48] |
张虎男, 陈伟光, 李子权, 等. 琼北地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背景[M]//丁原章,李玶,时振梁,等. 海南岛北部地震研究文集.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34-40.
|
[49] |
胡亚轩, 郝明, 秦姗兰, 等. 海南岛现今三维地壳运动与断裂活动性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61(6):2310-2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