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旺威, 李一凡, 高志前, 樊太亮, 张坦, 匡明志.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下寒武统页岩岩相特征与沉积模式[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155-1168. |
[2] |
倪敏婕, 祝贺暄, 何文军, 杨森, 邹阳, 张元元.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分析[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194-1207. |
[3] |
朱珍君, 李琦, 李剑, 陈贺贺, 胡俊杰, 耿慧, 丁晓军, 白金莲.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地貌演化及沉积响应[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105-117. |
[4] |
李燕, 邓运华, 李友川. 河流-三角洲体系微相控烃及机理研究:以珠江口盆地恩平组煤系烃源岩为例[J]. 现代地质, 2021, 35(04): 1065-1077. |
[5] |
贾鹏, 黄福喜, 林世国, 宋涛, 高阳, 吕维宁, 汪少勇, 刘策, 范晶晶, 欧阳靖琳. 四川盆地及其邻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沉积相与沉积模式特征研究[J]. 现代地质, 2021, 35(03): 807-818. |
[6] |
王旭影, 姜在兴.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三段沉积体系特征与模式[J]. 现代地质, 2020, 34(06): 1132-1143. |
[7] |
袁坤, 金振奎, 彭飚, 朱小二, 田甜, 黎瑞. 青海湖东南岸现代滩坝沉积模式与识别标志[J]. 现代地质, 2020, 34(02): 309-320. |
[8] |
蒋一鸣, 邵龙义, 李帅, 赵洪, 康世龙, 沈文超, 易琦.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J]. 现代地质, 2020, 34(01): 141-153. |
[9] |
王宏语, 李瑞磊, 朱建峰, 徐文. 陆相裂谷盆地构造沉积学特征:以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为例[J]. 现代地质, 2019, 33(06): 1151-1162. |
[10] |
何卫军, 徐万兴, 刘娟, 刘芳, 焦祥燕. 乌石凹陷南陡坡带流二段源-汇系统及物性差异性分析[J]. 现代地质, 2018, 32(06): 1161-1172. |
[11] |
辛云路, 王劲铸, 金春爽. 南盘江盆地石炭系沉积体系及页岩气有利区带[J]. 现代地质, 2018, 32(04): 774-785. |
[12] |
付超, 于兴河, 何玉林, 梁金强, 匡增桂, 董亦思, 金丽娜.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峡谷层序结构差异与控制因素[J]. 现代地质, 2018, 32(04): 807-818. |
[13] |
刘鑫, 陈留勤, 李馨敏, 李余亮. 江西象山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分析[J]. 现代地质, 2018, 32(02): 260-269. |
[14] |
王晨杰, 黄晓波, 郭涛, 谢京, 郭瑞, 姚城. 精度古地貌恢复技术及应用——以辽西凸起南段东营组二段下段为例[J]. 现代地质, 2017, 31(06): 1214-1221. |
[15] |
康海亮,林畅松,刘晓,高平. 南堡凹陷北部东营组同沉积断裂对沉积体系及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J]. 现代地质, 2016, 30(2): 286-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