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玉璐, 曾宇轲, 张元元.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重矿物物源分析方法对比[J]. 现代地质, 2023, 37(02): 475-485. |
[2] |
朱珍君, 李琦, 李剑, 陈贺贺, 胡俊杰, 耿慧, 丁晓军, 白金莲.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地貌演化及沉积响应[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105-117. |
[3] |
吴龙, 柳长峰, 刘文灿, 张宏远.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三叠系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物源分析[J]. 现代地质, 2021, 35(05): 1178-1193. |
[4] |
王旭影, 姜在兴.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三段沉积体系特征与模式[J]. 现代地质, 2020, 34(06): 1132-1143. |
[5] |
李怡佳, 阮壮, 刘帅, 常秋红, 赖玮, 杨志辉.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10-长8段物源及源区构造背景研究[J]. 现代地质, 2020, 34(04): 784-799. |
[6] |
蒋一鸣, 邵龙义, 李帅, 赵洪, 康世龙, 沈文超, 易琦.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J]. 现代地质, 2020, 34(01): 141-153. |
[7] |
王宏语, 李瑞磊, 朱建峰, 徐文. 陆相裂谷盆地构造沉积学特征:以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为例[J]. 现代地质, 2019, 33(06): 1151-1162. |
[8] |
刘庆山, 魏玉帅, 张宝森, 潘婉莹. 古新世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石英砂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以藏南岗巴地区古新统基堵拉组为例[J]. 现代地质, 2019, 33(03): 561-573. |
[9] |
何卫军, 徐万兴, 刘娟, 刘芳, 焦祥燕. 乌石凹陷南陡坡带流二段源-汇系统及物性差异性分析[J]. 现代地质, 2018, 32(06): 1161-1172. |
[10] |
辛云路, 王劲铸, 金春爽. 南盘江盆地石炭系沉积体系及页岩气有利区带[J]. 现代地质, 2018, 32(04): 774-785. |
[11] |
徐银波, 李锋, 张家强, 孙平昌, 毕彩芹, 仝立华, 李昭. 黑龙江省老黑山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18, 32(04): 786-795. |
[12] |
刘鑫, 陈留勤, 李馨敏, 李余亮. 江西象山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分析[J]. 现代地质, 2018, 32(02): 260-269. |
[13] |
王晨杰, 黄晓波, 郭涛, 谢京, 郭瑞, 姚城. 精度古地貌恢复技术及应用——以辽西凸起南段东营组二段下段为例[J]. 现代地质, 2017, 31(06): 1214-1221. |
[14] |
武若晨, 顾雪祥, 章永梅, 何格, 康继祖, 余福承, 冯李强, 徐劲驰. 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J]. 现代地质, 2017, 31(04): 716-733. |
[15] |
李小聪,王安东,万建军,李全忠,林乐夫. 赣江流域(南昌段)水系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来自锆石U-Pb同位素证据的约束[J]. 现代地质, 2016, 30(3): 514-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