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质 ›› 2005, Vol. 19 ›› Issue (Suppl): 59-63.
梁宏斌1,2,王海潮2,韩春元2,崔周旗2,郭永军2,杨彩虹2,彭维松2
LIANG Hong-bin1,2,WANG Hai-chao2,HAN Chun-yuan2,CUI Zhou-qi2,GUO Yong-jun2,YANG Cai-hong2,PENG Wei-song2
摘要:
通过沉积背景分析,根据砂体特征、岩心观察认为留西地区沙三上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平原相不发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水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其沿留路断层成近东西向展布。沙三上段埋深在3 200~4 000 m的油藏的储集空间属于次生孔隙类型,主要储集体类型为水下分流水道、河口坝,它们在埋深小于4 000m的区域均是具有经济效益的勘探目标。留西地区形成的北高南低构造斜坡背景与辫状河三角洲近东西向展布的砂体形态相互配置,为后期油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帚状断裂体系控制下,留西地区沙三段辫状河三角洲北部发育构造油藏,中南部发育隐蔽油气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