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力文, 邹华耀, 杨伟强, 黎霆, 邓成昆, 程忠贞, 诸丹诚, 陈星岳. 川北寒武系碳酸盐岩压溶作用的影响因素[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221-1231. |
[2] |
张宇慧, 朱正平, 罗文军, 潘仁芳, 刘曦翔. 四川盆地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微生物碳酸盐岩微相组合发育特征与储层主控因素分析[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282-1292. |
[3] |
邵威猛, 牛永斌, 程梦园, 韩科龙, 孙凤余, 程怡高, 荆楚涵.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裂缝-溶洞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306-1320. |
[4] |
甘军, 季洪泉, 梁刚, 何小胡, 熊小峰, 李兴. 琼东南盆地中生界潜山天然气成藏模式[J]. 现代地质, 2022, 36(05): 1242-1253. |
[5] |
陈华鑫, 康志宏, 康志江.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古岩溶洞穴层状结构与形成机理[J]. 现代地质, 2022, 36(02): 695-708. |
[6] |
白翔宇, 马郡伟, 夏清萍, 谭先锋, 李开开. 北京西山下苇甸第三统/芙蓉统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现代地质, 2022, 36(02): 729-741. |
[7] |
李新华, 康志宏, 刘洁, 杨德彬, 汪彦, 陈华鑫, 贺煜.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塌陷体结构识别及成因分析[J]. 现代地质, 2021, 35(06): 1830-1843. |
[8] |
黄莫, 李明, 杨振京, 邓丽婷. 湖南益阳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周家溪群笔石[J]. 现代地质, 2021, 35(05): 1343-1353. |
[9] |
饶权, 康永尚, 黄毅, 赵群, 王红岩. 蜀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工业建产区游离气和孔隙度下限讨论[J]. 现代地质, 2021, 35(04): 1054-1064. |
[10] |
崔改霞, 魏钦廉, 肖玲, 王松, 胡榕, 王翀峘.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二叠系盒8下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现代地质, 2021, 35(04): 1088-1097. |
[11] |
王会来, 孙瑞娜, 张锐锋, 刘喜恒, 刘静, 田思思, 肖锦霞. 河套盆地厚层砂砾岩油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以临河坳陷吉华2X油藏为例[J]. 现代地质, 2021, 35(03): 861-870. |
[12] |
付小涛, 王益民, 邵剑波, 朱松柏, 王勇, 聂延波, 王斌, 段琪琪. 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砂体、裂缝发育特征及对产能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KS2气田为例[J]. 现代地质, 2021, 35(02): 326-337. |
[13] |
徐嘉宏, 康志宏, 蓝茜茜. 塔河奥陶系油藏岩溶储层类型、洞穴结构和发育模式:以塔河油田7区T615缝洞单元为例[J]. 现代地质, 2020, 34(06): 1181-1192. |
[14] |
张津宁, 周建生, 付立新, 李宏军, 楼达. 黄骅坳陷奥陶系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现代地质, 2020, 34(04): 821-827. |
[15] |
刘元晴, 周乐, 李伟, 王新峰, 马雪梅, 吕琳, 邓启军, 陈晨. 山东莱芜盆地碳酸盐岩热液溶蚀特征及水文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20, 34(01): 199-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