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6-07
    岩石学
    云南中甸峨眉山玄武岩中超基性—基性岩包体的地幔流体微观踪迹及其熔离成矿意义
    易立文, 刘显凡, 邓江红, 任科法, 余少雄, 赵甫峰, 李春辉, 黄玉蓬, 董毅, 邹金汐
    2012, 26(3):  421-432. 
    摘要 ( 2547 )   PDF (13477KB) ( 14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中甸峨眉山玄武岩中超基性—基性岩包体的岩相学、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不透明的物质,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硅酸盐和尖晶石族氧化物为主的超显微隐晶—非晶质集合体。结合超微晶矿物晶体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物质是一种具熔浆和超临界性质及地幔流体属性的富铁(微晶)玻璃,是深部地质过程中,包含于幔源岩浆并与其同步运移但互不混熔的地幔流体作用遗留的微观踪迹物质。该地幔流体在伴随幔源岩浆的结晶成岩过程中,表现出由硅酸盐→尖晶石→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的熔离作用,并相应触发主岩和包体岩石的交代蚀变和金属矿化,是推动和引发地壳中成岩成矿的重要动力源和物质源。由此进一步认识到,滇西地区上地幔发育峨眉地幔柱活动,为该区二叠纪之后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矿种的内生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深部地质背景条件。

    福建龙岩大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张承帅, 李莉, 张长青, 王九如
    2012, 26(3):  433-444. 
    摘要 ( 3123 )   PDF (7660KB) ( 15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福建龙岩大洋花岗岩的两期岩相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洋花岗岩的早期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年龄为(144.8±0.9) Ma,εHf(t)值为-5.58~-2.00,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1 313~1 530 Ma,晚期微斜长石花岗岩的年龄为(127.5±0.4)Ma,εHf(t)值为-7.57~-0.90,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1 246~1 668 Ma。同位素特征表明,大洋花岗岩两期岩体都形成于早白垩世,是在岩石圈伸展的底侵作用下形成的,物源主要是中元古代地壳物质,但晚期有少量幔源组分的加入。

    矿床学与构造学
    云南格咱岛弧岩浆成矿带铅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刘学龙, 李文昌, 尹光侯
    2012, 26(3):  445-452. 
    摘要 ( 2611 )   PDF (5447KB) ( 13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格咱岛弧成矿带是西南三江构造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集区,产出有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雪鸡坪中型斑岩型铜矿、红山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铜矿等。测试结果表明,典型成矿斑岩体的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 17.680~19.165, 207Pb/204Pb 为15.453~15.773,208Pb/204Pb为37.730~39.654,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具有贫铀铅、富钍铅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Δβ与Δγ、V1与 V2)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依据铅构造模式判别和成因分类的综合分析,格咱岛弧成矿带的铅主要来源于地幔和下地壳,具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其成矿作用与岩浆岩活动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藏南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地质意义
    朱黎宽, 顾雪祥, 李关清, 章永梅, 程文斌, 卞孝东
    2012, 26(3):  453-463. 
    摘要 ( 2832 )   PDF (5423KB) ( 1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藏南拆离系东部,是中国西藏为数不多的以富含硫盐矿物为重要特征的大型铅锌锑银共生矿床之一。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日当组,容矿岩石为含炭钙质板岩、钙质板岩、绢云母板岩、页岩和石英砂岩。矿体严格受近南北向和北东—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中低温热液期和表生期。中低温热液期菱铁矿、石英、方解石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水包裹体,含少量纯气相水包裹体、纯气相CO2包裹体、气液两相CO2包裹体和CO2-H2O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4~329  ℃,峰值为255 ℃;成矿流体盐度w(NaCl)为2.07%~12.05%;密度为0.65~0.86 g/cm3。成矿流体主要为中低温度、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Cl体系,含少量或微量的CO2和CH4。石英、方解石和硫化物包裹体中δDV-SMOW值变化范围为-165‰~-131‰,δ18OH2O变化范围为-13.7‰~10.21‰,成矿流体来自大气降水下渗循环构成的地热水。成矿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以气液相分离为主要标志的不混溶作用,推测这种不混溶作用可能是导致硫化物大量沉淀的重要原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构造-热活动驱动地热系统流体循环形成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河南内乡北部铅锌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S、Pb同位素制约
    向世红, 曹纪虎, 薛春纪, 张旭, 李永峰, 李丙奇, 王新宇
    2012, 26(3):  464-470. 
    摘要 ( 3493 )   PDF (4211KB) ( 12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内乡县北部大型铅锌银矿床产于北秦岭造山带朱夏断裂北侧的二郎坪地体内,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的(变质)火山-沉积建造。矿区已发现铅锌银矿(化)脉近百条,矿脉多呈板状、脉状充填于近垂直造山带的断裂构造中,其中以较大规模的Y1、Y3、Y6、Y10和Z2号脉为代表。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选取Y1、Y3、Y6和Z2号矿脉中闪锌矿矿石和Y10号矿脉中方铅矿矿石进行了S同位素组成分析,δ34SV-CDT范围为1.89‰~7.34‰,指示硫主要来源于赋矿的古生界海相地层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矿石中方铅矿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范围为18.229 4~18.384 5, 207Pb/204Pb范围为15.608 9~15.643 4, 208Pb/204Pb范围为38.516 0~38.715 2,矿石铅μ值范围为9.50~9.55,ω值范围为37.45~38.35,指示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赋矿的古生界变质火山-沉积地层。研究表明内乡北部铅锌银矿区的成矿物质可能来自秦岭群和二郎坪地层。

    湖北鸡笼山矽卡岩型金铜矿床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贾宝剑, 李胜荣, 杨庆雨, 庞阿娟, 杨成栋, 严育通
    2012, 26(3):  471-477. 
    摘要 ( 2957 )   PDF (3898KB) ( 1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鸡笼山金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鄂东南成矿区中典型的矽卡岩矿床,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专门研究相对贫乏。对鸡笼山矽卡岩带的11件黄铁矿、2件方铅矿和2件闪锌矿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 206Pb/204Pb为17.358~18.589, 207Pb/204Pb为15.414~15.745, 208Pb/204Pb为37.956~39.094,矿石铅属异常铅,其单阶段模式年龄(136.3~707.3 Ma)不能代表成矿年龄,但其分布特征反映了铅的多源混合特征。同位素构造模式图上投点的线性分布特征显示了花岗闪长斑岩、矽卡岩、大理岩中的铅同位素演化具有很好的继承性和相应性,但各类铅同位素组成在 208Pb/204Pb-206Pb/204Pb图上均落在下地壳和地幔之间,指示其具有来自壳幔边界附近的深源的特点。鸡笼山金铜矿床、丰山洞铜钼矿床、城门山铜金矿床、铜绿山铜铁矿床4个相似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显示整体成矿物质来源在主体相似的背景下也具有局部的差异性。

    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床钾长石化蚀变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陈小丹, 叶会寿, 汪欢
    2012, 26(3):  478-488. 
    摘要 ( 2600 )   PDF (8827KB) ( 2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西雷门沟钼矿床属于东秦岭钼矿带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矿床广泛发育钾长石化,呈面型和线型2种形式产出。据野外观察,面型钾长石化以成矿前钾长石化蚀变围岩为特征,包括钾长石化花岗斑岩和钾长石化片麻岩,蚀变岩石主要由钾长石构成,少量石英和斜长石残留,蚀变强烈时石英、斜长石等消失,全岩钾长石化,为成矿前围岩蚀变;线型钾长石化包括钾长石细脉、钾长石-萤石辉钼矿脉和石英辉钼矿脉边部的钾长石化晕,钾长石呈脉状充填或者交代脉边部的石英,为成矿阶段蚀变。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蚀变形成的钾长石K2O含量较高,Na2O、CaO含量较低。X衍射结构显示,蚀变形成的钾长石为微斜长石,蚀变温度为310~418 ℃,表明由碱性热液交代形成。Pb同位素组成显示钾长石中K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根据成矿热液具有富碱质的地幔来源特征,结合Mo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退化碱质交代作用有助于雷门沟斑岩钼矿床的形成。

    西藏尼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遥感找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王乐, 何政伟, 刘婷婷, 倪忠云, 高慧, 蔡柯柯, 张船红, 吴华
    2012, 26(3):  489-497. 
    摘要 ( 2307 )   PDF (11389KB) ( 9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尼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作为冈底斯铜铁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但该区生态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给常规地质找矿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应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推广的遥感“线、环、色、带、块”五要素找矿理论及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在ETM+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和信息提取,以区域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研究为基础,论述了适合该矿带的遥感找矿模式。结合数理统计和地质异常理论对获取的综合找矿信息进行合理量化,最后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多元找矿信息进行空间分析以确定找矿远景区,并指出主要矿种的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以遥感技术为切入点,结合基础地质、物探、化探资料进行地质找矿的模式具有高效、准确的优点。

    安徽繁昌地区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许康康, 杜杨松, 曹毅, 张爱萍, 罗淦
    2012, 26(3):  498-507. 
    摘要 ( 1927 )   PDF (13643KB) ( 14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繁昌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对区内的褶皱、断裂和节理进行了野外调研和实地测量,并通过变形特征观察和构造配套分析,确定了繁昌地区多期次构造活动的主应力方向,即主压应力方向依次为:前印支期的EW向和SN向、印支期的NNW向、燕山早期的EW向、燕山晚期的NWW向以及喜山期的NE向和EW向。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并指出从印支期到燕山晚期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煤田地质学
    重庆地区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高彩霞, 邵龙义, 朱长生, 双燕, 李长林, 高彩红
    2012, 26(3):  508-517. 
    摘要 ( 5078 )   PDF (29160KB) ( 7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EXXON公司“Vail”学派的观点,将晚二叠世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发育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比较完整。层序Ⅱ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通过绘制各种单因素等值线图,并与单井剖面相和连井剖面相分析相结合,从点到线再到面,展开古地理分析。2个层序均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的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格局,从而产生了潮坪三角洲-海湾(泻湖)-潮坪-浅海沉积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其中海湾-潮坪及碳酸盐台地构成了研究区基本骨架。物源区主要来自西部康滇古陆。总体上晚二叠世研究区遭遇了一个海水自东北向西南不断侵进的过程,因此成煤环境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不断向西南迁移。煤层主要发育在海湾-潮坪环境里,其次为低地残积平原。

    沁水盆地南部15号煤层顶板灰岩特征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
    陆小霞, 黄文辉, 唐修义, 敖卫华, 张守仁, 刘素平, 贾颐昆, 刘浩
    2012, 26(3):  518-526. 
    摘要 ( 3984 )   PDF (10750KB) ( 24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层顶板的含水性对煤层气的开采有重要影响。沁水盆地南部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层直接或间接顶板多为灰岩,其中以K2灰岩为主,连续分布。顶板泥岩较少,呈零散分布。灰岩的富水性对煤层气的排水降压有影响。因此,主要从灰岩的厚度展布、裂隙发育、与煤层的接触关系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讨论其含水性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灰岩的含水性一般较弱,但当遇到断层或岩溶陷落柱较发育的部位,可能与其他含水层沟通,富水性较强。(2)15号煤层顶板灰岩的厚度与煤层气井的产水量并无直接关系,其裂隙较发育,但大多被方解石充填,导水和储水性能较差。(3)灰岩与15号煤层的接触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型,灰岩直接覆于15号煤层之上;另一种是间接接触型,灰岩与15号煤之间夹有泥岩、砂岩或14号煤层。直接接触型煤层气井的产水量、产气量比间接接触型高。间接接触型15号煤层直接顶板的岩性、厚度对产气、产水都没有太大影响。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晓锋 , 唐书恒 , 解慧 , 李忠城 , 黄家会
    2012, 26(3):  527-532. 
    摘要 ( 2560 )   PDF (4215KB) ( 14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沁水盆地南部为研究区,以山西组3号煤储层为目标层位,根据该区的地应力场特征以及晋城市寺河矿煤样的三轴压缩实验结果,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该区3号煤储层的地质模型,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中地应力场和储层弹性模量对裂缝起裂压力和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的起裂压力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无关,随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变化范围为10~25 MPa;裂缝的最大缝长和最大缝宽不随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变化而变化,随最小水平主应力和煤岩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最大缝长介于36~83 m范围内的概率最高。模拟结果和现场数据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于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石油地质学
    欠压实泥岩顶底板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冯冲, 邹华耀, 汪斌
    2012, 26(3):  533-539. 
    摘要 ( 1899 )   PDF (3899KB) ( 18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欠压实泥岩顶底板是指比中部欠压实泥岩较致密的泥岩表层,是趋于正常压实的泥岩层,发育于低渗透率的厚层泥岩的上、下部位。以低速渗流定律为理论基础,从微观机理上分析欠压实泥岩顶底板的形成过程,提出穿过欠压实泥岩顶底板流体运移阻力的计算公式。当含顶底板泥岩作为盖层时,分为连续沉积型、抬升型和压裂型3种。压裂型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等于底板排替压力与达到顶板破裂的剩余压力之和,其他两种盖层的封闭能力就等于盖层顶底板的排替压力之和。当含顶底板泥岩作为源岩时,在连续型源岩中,油气排放的方向主要取决于泥岩顶底板渗透性地层的发育程度;在压裂型源岩中,大量油气沿裂缝向上排烃。此外,源岩的排烃方向还受断层的控制。通过欠压实泥岩顶底板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评价泥岩盖层的封烃能力,了解泥质烃源岩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

    辽东湾断陷金县1-1低凸起东斜波沙三段泥岩古地层压力恢复及应用
    陈凯, 刘震, 朱文奇, 周心怀, 张荣辉
    2012, 26(3):  540-546. 
    摘要 ( 2165 )   PDF (4283KB) ( 10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烃源岩生烃过程中欠压实作用形成的异常高压是油气成藏的主要动力,而泥岩孔隙度演化记录了其地层压力的变化过程。根据现今泥岩压实剖面特征建立欠压实泥岩孔隙度计算模型,利用“回归反推”方法恢复成藏期沙三段欠压实泥岩古孔隙度增量,然后根据泥岩孔隙度压实模型恢复欠压实泥岩在成藏期的总古孔隙度,最后通过改进的Phillippone公式计算成藏期古地层压力并恢复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金县1-1低凸起东斜坡成藏期沙三段烃源岩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古流体动力由南向北逐渐增强,压力系数分布呈现东南部低西北部高的特点,古流体压力的强弱变化规律对油气运移及有利目标的优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与主控因素分析
    久凯, 丁文龙, 黄文辉, 张金川, 曾维特
    2012, 26(3):  547-554. 
    摘要 ( 2580 )   PDF (4813KB) ( 20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主控因素的研究是进行该区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预测的基础问题之一。通过对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典型露头剖面样品特征的分析,运用岩石、矿物、有机质特点、特征元素等指标对该区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在早寒武世时的古环境进行恢复,建立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判别综合表,认为该套黑色页岩在早寒武世是典型的缺氧环境。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是古构造、古气候和古海平面变化、古洋流及海底热液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建立了上扬子地区古海平面上升―上升洋流―热液活动―水体分层―缺氧环境的页岩发育模式,指出海底热液活动和上升洋流促进生物体的勃发,为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海平面上升和上升洋流不仅造成水体分层,而且共同影响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范围。

    页岩气容积法储量计算方法及实例应用
    徐海霞, 齐梅, 赵书怀
    2012, 26(3):  555-559. 
    摘要 ( 4948 )   PDF (3666KB) ( 16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页岩气的成因机理、赋存相态、分布特征等与常规天然气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特殊的气体蕴藏方式导致储量计算方法也有别于常规气藏。探讨页岩气藏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气体具有双重赋存状态和成藏机理具有混合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页岩气藏勘探开发初期计算地质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容积法。页岩气特殊的蕴藏方式有游离气和吸附气两种,游离气储量按照常规天然气的方法来计算,吸附气储量则参考目前已有的相对成熟的煤层气地质储量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在北美页岩气资产地质储量估算中得到成功应用。

    辽河滩海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控砂、控藏作用
    张凤莲, 单俊峰, 吴兴录, 樊太亮, 高志前
    2012, 26(3):  560-568. 
    摘要 ( 1973 )   PDF (10557KB) ( 8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辽河研究区滩海地区古近系主要构造沉积旋回和关键层序界面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4个二级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结果显示:古近系层序的发育特征主要受构造活动的性质、强度及沉积旋回控制,二级层序界面为构造格局、沉积环境转换界面,控制沉积体系和相类型;三级层序界面为层序叠加样式或沉积环境转换面,控制层序内的体系域特征和演化。平面上,砂体分布受古地貌、坡折带性质和规模控制;纵向上,砂体发育受不同级次的沉积旋回或体系域控制。储盖组合分析,表明,二级层序和最大区域湖泛面控制成藏组合,三级层序及体系域控制油气层纵向分布。

    辽河油田滩海西部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现代地质2012年 辽河油田滩海西部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刘媛媛, 郭彦民, 邹丙方, 吴兴录, 邹文海, 杜庆国, 崔琳
    2012, 26(3):  569-574. 
    摘要 ( 5920 )   PDF (3050KB) ( 11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低,具有近源、多源的沉积特点。储层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混合型孔隙,孔渗相关性好。研究区储层孔渗数据统计表明,在1 500~2 800 m及2 800~3 500 m深度范围内存在两个孔隙度及渗透率异常高值带。储层的储集性能受原始沉积作用及后期成岩改造共同控制。储层发育机械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4种成岩作用,各种成岩作用此消彼长控制着孔隙演化的4个阶段。储层物性变化环洼陷分带性明显,综合分析储层分布、性质及油源等多方面因素,将储层划分为外带、中带及内带,分别对应Ⅱ类、Ⅰ类及Ⅲ类储层。

    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毛伟, 杜朋举
    2012, 26(3):  575-580. 
    摘要 ( 8026 )   PDF (1624KB) ( 1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注水效果差、产能低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确立了合理的喉道分类标准,将细喉道和吸附喉道之间的界限定为0.1 μm。从孔隙分布特征、喉道大小、喉道分布范围及形态、渗透率贡献、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流动喉道下限、贾敏效应、可动流体饱和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区块喉道大小及分布差别很大,以双峰型为主。储层物性受喉道控制,渗透率贡献率分布呈单峰且峰值在右。兴安岭油层平均喉道半径小,流动喉道下限低,储集空间与渗流通道不对应,贾敏效应阻力大,可动流体饱和度低是造成注水效果差、产能低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正方形井网中心加密油井的调整方式,见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不整合复合体及其岩性地层油气藏
    周新平, 徐怀民, 王仁冲, 刘桠颖, 苏芮
    2012, 26(3):  581-588. 
    摘要 ( 2296 )   PDF (5175KB) ( 9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在侏罗纪为一振荡的泛盆,形成了多期不整合,以不整合为层序边界形成的层序地层单元与油气藏的分布富集密切相关。不整合上下的低位域、高位域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等储集性能较好的砂砾岩,湖侵域则以厚度稳定、分布广泛的湖相泥岩为主。考虑到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不整合发育的多期性、分布的稳定性以及层序地层单元对生储盖的控制作用,建立由不整合面及不整合面上下的低位域、高位域构成的不整合复合体,多期不整合复合体与湖侵域的泥岩相互叠置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不整合复合体对于油气的运聚成藏起重要作用,在不整合复合体内部形成多种类型的岩性地层圈闭。不同级别的不整合复合体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分布与富集层位,不整合复合体内部的组成单元则决定了岩性地层圈闭的类型及分布。其中,不整合复合体的低位域、高位域发育的大型冲积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岩性圈闭的分布,而不整合复合体内的地层尖灭线控制地层圈闭的分布。

    中国碳酸盐风暴岩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宋金民, 杨迪, 李朋威, 罗平
    2012, 26(3):  589-600. 
    摘要 ( 3640 )   PDF (3208KB) ( 1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酸盐风暴岩具有重要的古地理和古构造意义,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就一直对其进行着研究。对比国内外风暴岩研究历程,系统总结近30年来我国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并归纳风暴岩研究的几点地质意义。我国碳酸盐风暴岩分布在20个省和3个直辖市,层位上分布在中元古界到三叠系,呈现出双峰式分布特征。完整的风暴岩沉积序列从下到上主要有:A—侵蚀底面及砾屑段;B—粒序段;C—平行纹层段;D—丘状纹层段;E1—远源风暴浊流;E2—水平层理泥岩、泥晶灰岩段,其中A段和D段为风暴岩沉积最明显、最有力的证据。结合风暴岩的分布与古地史演化特征,发现古地理环境控制了风暴岩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碳酸盐风暴岩沉积模式,并阐述我国碳酸盐风暴岩的古纬度与古板块演化意义、古地理意义、地质等时意义和油气矿产意义,以期对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有所裨益。

    水文地质
    某污染场地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盛益之, 王广才, 张琦伟, 夏广卿
    2012, 26(3):  601-606. 
    摘要 ( 2207 )   PDF (2150KB) ( 8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了某污染场地周边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区内17个监测点进行了地下水取样测试,并选取17项环境质量评价因子,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污染场地下水水质予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的N-NH3、SO2-4、总硬度、pH、Cr、Mn和As等多项指标超标,地下水水质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其南、北两区域的油库、垃圾场以及城市污水排放是可能的地下水污染源。

    数理统计方法在区域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陈倩, 钟金先, 李长顺
    2012, 26(3):  607-613. 
    摘要 ( 2324 )   PDF (1919KB) ( 10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四川盆地大量浅层风化带裂隙水水化学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结合盆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研究了浅层风化带裂隙水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区内浅层风化带裂隙水中主要阴阳离子为HCO3-和Ca2+,HCO3-、Ca2+、Mg2+在地下水中含量相对稳定,尤其是HCO3-绝对含量较大,相对含量差别不大;Na++K+、SO42-、Cl-在地下水中含量变化较大,是随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因子;水化学成分特征的形成受大气降水和含水系统中岩石矿物成分的影响;总溶解固体值TDS<1 g/L的淡水在区内大面积分布,TDS值总体呈现出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的递增关系,表明溶滤作用由盆地周围向盆地中心的递增特点,但局部地区TDS值受大气降雨的影响。

    大区域地下水模拟的预优并行GMRES(m)算法研究
    黄林显, 邵景力, 崔亚莉, 程汤培, 李玲
    2012, 26(3):  614-619. 
    摘要 ( 2028 )   PDF (1058KB) ( 1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区域研究区由于涉及范围大、水文地质参数复杂多变,一直是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热点和难点。针对大区域地下水模拟的特点,在MPI环境中对Krylov子空间GMRES(m)算法的并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区域分解法的并行实现策略,并对不同的预条件子的加速效果进行比较。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并行GMRES(m)算法在求解大区域三维地下水模型时可以显著的加快求解速度,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另外,Jacobi预条件子与GMRES算法的组合具有更优的加速比和执行效率,是一种求解大型化、复杂化地下水水流问题的可行方案。

    模拟温泉形成的一种管道渗流实验
    郭帅, 周训, 吴旸, 方斌, 赵敬波, 刘东林
    2012, 26(3):  620-626. 
    摘要 ( 2290 )   PDF (1824KB) ( 10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界中温泉形成的循环机制比较复杂,前人的实验模型研究很少有报导。根据断裂-深循环型温泉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装置,对温泉的形成进行模拟实验。实验采用充满砂的半圆弧形圆管实验装置,开展不同水温下热水循环的模拟实验,以便了解地下热水循环过程温泉流量的影响因素。利用室温实验计算出实验用砂的渗透系数K的范围在5059~5794 m/d。实验结果表明,温泉流量除与水头差、介质渗透系数和截面积呈正比例关系外,还随温度增大而增大。温泉形成过程是伴随能量转换的地下水循环过程,地下水从深部热源获得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粘滞性降低,导致其流量增大。利用河北北部和广西东南部温泉的流量、温度数据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