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雄兵, 王宏语, 苏玉山, 关超. 南大西洋下刚果盆地烃源岩特征与成藏贡献[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369-1384. |
[2] |
方念乔. 关于“海陆对比”研究的若干实践和思考[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1-13. |
[3] |
刘洋, 方念乔, 强萌麟, 贾磊, 宋超杰. 粤桂地区白垩纪中期安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现代地质, 2021, 35(04): 968-980. |
[4] |
辛博, 刘景彦, 陈薪凯, 马骁, 仲昭. 东营凹陷史112区块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体系精细刻画及在开发中的意义[J]. 现代地质, 2020, 34(02): 321-332. |
[5] |
滕田田, 苏新, 刘浩东, 崔鸿鹏, 陈芳, 程思海, 杨胜雄, 王宏斌, 梁金强, 苏丕波. 南海东沙深海冷泉区973-5重力柱沉积物古菌多样性[J]. 现代地质, 2020, 34(01): 104-116. |
[6] |
郑德顺, 杨东亮, 杨文涛, 李雨. 豫西鲁山地区寒武系辛集组沉积环境及其控制因素[J]. 现代地质, 2019, 33(03): 604-614. |
[7] |
王振, 张元福, 张娜, 高勇, 焦朝维, 白一鸣, 张博文, 魏康强.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深水沉积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18, 32(01): 121-132. |
[8] |
文光耀, 吴向红, 李贤兵, 高超, 梁宏伟. Bongor盆地Baobab North油田浊积水道砂体构型表征[J]. 现代地质, 2017, 31(03): 555-564. |
[9] |
刘亚雷. 下刚果盆地盐下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现代地质, 2016, 30(6): 1311-1317. |
[10] |
冯常茂,王后金,解习农,张成. 南海南、北大陆边缘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差异及成因分析[J]. 现代地质, 2015, 29(1): 98-108. |
[11] |
陈芳,庄畅,周洋,吴聪,陆红锋,刘坚,苏新,刘广虎. 南海神狐海域MIS12期以来的碳酸盐旋回与水合物分解[J]. 现代地质, 2015, 29(1): 145-154. |
[12] |
石宁,刘军,颜承志,柳保军,胡琏,张卫卫,吴亚娇. 多种方法综合探讨白云凹陷深水沉积岩性圈闭边界[J]. 现代地质, 2014, 28(6): 1289-1296. |
[13] |
贾佳林1,2,3, 张郁1,2, 李刚1,2, 陈朝阳1,2,. 南海海泥中甲烷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J]. 现代地质, 2013, 27(6): 1373-1378. |
[14] |
张英,郭依群,莫午零,胡玉波. 南海北部水合物中天然气成因及形成条件[J]. 现代地质, 2013, 27(5): 1180-1185. |
[15] |
徐少华,徐国强,杨俊华,李小刚,胡琏,蔡长娥,郭伟.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深水区SQ13.8深水扇砂体识别与分布研究:以SF-5为例[J]. 现代地质, 2013, 27(2): 366-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