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舒, 张赞赞, 胡召齐, 施立胜, 周涛发, 吴明安, 杜建国.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地质, 2023, 37(06): 1435-1448. |
[2] |
孙自明, 卞昌蓉, 刘光祥. 峨眉山地幔柱主要研究进展及四川盆地二叠纪成盆动力学机制[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089-1099. |
[3] |
曹林杰, 张运周, 李四龙, 王志红, 张瑶, 张寒. 北大巴山平利县大坪—金岭重晶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物源分析[J]. 现代地质, 2022, 36(06): 1497-1502. |
[4] |
杜保峰, 张荣臻, 杨长青, 李山坡, 谭和勇, 朱红运. 西藏则不吓铅锌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J]. 现代地质, 2022, 36(04): 1138-1145. |
[5] |
张宏辉, 吴亮, 李鸿, 余杨忠, 袁永盛, 张沥元, 李仕忠, 赵见波, 潘江涛, 詹华思, 石海涛, 陈贵仁. 滇东北乌蒙山地区峨眉地幔柱活动与火山-沉积盆地的响应关系[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225-243. |
[6] |
刘建栋, 李五福, 王国良, 董进生, 曹锦山, 李红刚, 赵忠国. 北祁连东段柏木峡—门岗峡地区蛇绿岩的识别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244-258. |
[7] |
张宏辉, 袁永盛, 余杨忠, 李鸿, 张沥元, 李致伟, 郭太堂, 潘江涛, 詹华思, 石海涛. 扬子板块西缘中生代—新生代碰撞造山事件的记录:来自峨眉山玄武岩的锆石U-Pb同位素证据[J]. 现代地质, 2021, 35(05): 1155-1177. |
[8] |
赵保具, 张艳飞, 颜开, 肖荣阁. 大兴安岭中段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 现代地质, 2021, 35(05): 1380-1396. |
[9] |
肖晓牛, 费利东, 秦新龙, 肖娥, 刘荣芳. 闽中梅仙铅锌多金属矿区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的示踪:以丁家山和峰岩铅锌多金属矿为例[J]. 现代地质, 2020, 34(03): 569-578. |
[10] |
费利东, 肖晓牛, 肖娥, 刘军, 白涛. 滇中播卡铜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20, 34(03): 579-587. |
[11] |
罗坤, 黎敦朋, 王力圆, 肖爱芳, 孔令添, 王治淇. 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形成环境及矿床成因[J]. 现代地质, 2019, 33(03): 476-486. |
[12] |
曾严, 余心起, 刘秀, 胡军, 刘孟言, 汪子莘. 皖赣交界地区历口群岩石组成及其对造山后超大陆裂解的指示意义[J]. 现代地质, 2019, 33(03): 535-550. |
[13] |
赵胜金, 高利东, 于海洋, 朴丽丽, 柳志辉, 周颖帅, 张猛, 张玉龙, 杨海星, 赵万莉. 大兴安岭北段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18, 32(04): 718-726. |
[14] |
王训练, 周洪瑞, 王振涛, 高正升, 杨利超, 张海军, 于子栋, 鞠鹏程. 阿尔金断裂东段红柳峡早白垩世晚期岩浆事件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 现代地质, 2018, 32(01): 1-15. |
[15] |
李壮, 王立强, 李海峰, 旦真王修, 施硕. 西藏浦桑果铜铅锌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J]. 现代地质, 2018, 32(01): 5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