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才能, 陶士振, 杨智, 等.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 31(4): 312-322.
|
[2] |
贾承造.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445-1464.
DOI
|
[3] |
戴金星, 倪云燕, 刘全有, 等. 四川超级气盆地[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48(6): 1081-1088.
DOI
|
[4] |
何江, 杨羿, 陈文, 等. 窄河道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天府气田金华区块沙溪庙组为例[J]. 断块油气田, 2024, 31(1):1-10.
|
[5] |
甯波, 任大忠, 王虎, 等. 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多尺度联合表征[J]. 断块油气田, 2024, 31(1):34-41.
|
[6] |
贾爱林, 位云生, 郭智, 等. 中国致密砂岩气开发现状与前景展望[J]. 天然气工业, 2022, 42(1): 83-92.
|
[7] |
王晓明, 陈军斌, 任大忠. 陆相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和渗流规律研究进展及展望[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3, 13(1): 23-30.
|
[8] |
吕志凯, 唐海发, 刘群明, 等. 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储层结构与水平井提高采收率对策[J]. 现代地质, 2018, 32(4): 832-841.
|
[9] |
王俊鹏, 曾联波, 徐振平, 等. 成岩流体对超深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及溶蚀改造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油气田为例[J]. 地学前缘, 2024, 31(3): 312-323.
DOI
|
[10] |
邹才能, 杨智, 张国生, 等.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及实践[J]. 地球科学, 2023, 48(6): 2376-2397.
|
[11] |
宋林珂, 刘四兵, 曾青高, 等. 四川盆地川中-川西过渡带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相对优质储层成因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4, 54(2):371-388.
|
[12] |
赵靖舟, 付金华, 姚泾利, 等. 鄂尔多斯盆地准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气田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 2012, 33(增): 37-52.
DOI
|
[13] |
林中凯, 张少龙, 李传华, 等. 湖相页岩油地层岩相组合类型划分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博兴洼陷沙河街组为例[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3, 13(1): 39-51.
|
[14] |
操应长, 远光辉, 杨海军, 等. 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 2022, 43(1): 112-140.
DOI
|
[15] |
刘润川, 任战利, 马侃, 等.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油气成藏期次研究[J]. 现代地质, 2019, 33(6): 1263-1274.
|
[16] |
李辉, 张涛, 侯雨庭,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层系致密储层充注物性下限及其控制因素[J]. 现代地质, 2024, 38(6):1498-1510.
|
[17] |
姜振学, 林世国, 庞雄奇, 等. 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比[J].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28(3): 210-214,219.
|
[18] |
田亚铭, 施泽进, 宋江海, 等. 宜川—旬邑地区长6-长8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 30(1): 80-87.
|
[19] |
郭彦如, 刘俊榜, 杨华, 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成藏机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4): 417-425.
|
[20] |
唐雁刚, 杨宪彰, 谢会文, 等.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阿合组致密气藏特征与勘探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4): 113-124.
|
[21] |
王清华, 张荣虎, 杨宪彰, 等. 库车坳陷东部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致密砂岩气勘探重大突破及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22, 43(8): 1049-1064.
DOI
|
[22] |
王军杰, 卢双舫, 林子智, 等. 致密砂砾岩成储界限及分级评价标准——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24, 46(3):553-564.
|
[23] |
刘圣鑫, 付汇琪, 冯兴强, 等. 致密砂岩裂缝网络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 2024, 30(4):563-578.
|
[24] |
卢斌, 冉启贵, 叶信林, 等.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意义[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 16(13): 1671-1815.
|
[25] |
李峰, 姜振学, 李卓, 等. 库车坳陷迪北气藏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历史[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7(2): 515-523.
|
[26] |
李谨, 王超, 李剑, 等. 库车坳陷北部迪北段致密油气来源与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485-497.
DOI
|
[27] |
史超群, 李勇, 袁文芳, 等. 致密砂岩储层构型特征及评价——以库车前陆盆地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为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1, 50(5): 877-892.
|
[28] |
张宝收, 杨海军, 张鼐, 等. 迪北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烃包裹体特征及成藏分析[J]. 新疆石油地质, 2019, 40(1): 41-47.
|
[29] |
张国锋, 马玉杰, 韩伟, 等.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早-中侏罗统沉积物源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1, 31(3): 39-46.
|
[30] |
何登发, 李德生, 何金有, 等.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J]. 石油学报, 2013, 34(2): 201-218.
DOI
|
[31] |
张辉, 张冠杰, 徐珂, 等. 库车坳陷应力状态转换特征及其地质与力学响应[J]. 地学前缘, 2024, 31(5): 177-194.
DOI
|
[32] |
贾承造, 顾家裕, 张光亚. 库车拗陷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J]. 科学通报, 2002, 47(增): 49-55.
|
[33] |
魏国齐, 张荣虎, 智凤琴, 等. 库车坳陷东部中生界构造-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21, 42(9): 1113-1125.
DOI
|
[34] |
赵双丰, 陈文, 高扬. 库车坳陷迪北凝析气藏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解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7(6): 1-10,139.
|
[35] |
王华超, 韩登林, 欧阳传湘, 等. 库车坳陷北部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115-123.
DOI
|
[36] |
严一鸣.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储层成岩特征研究[D]. 青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
|
[37] |
伍劲, 王波, 朱超, 等.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碎屑岩中长石溶蚀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J]. 新疆石油地质, 2019, 40(6): 649-657,665.
|
[38] |
袁静, 成荣红, 朱忠谦, 等. 库车坳陷DB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的多期溶蚀[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 37(4): 546-555.
|
[39] |
魏红兴, 黄梧桓, 罗海宁, 等. 库车坳陷东部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J]. 地球科学, 2016, 41(6): 1074-1080.
|
[40] |
张玮, 徐振平, 赵凤全, 等. 库车坳陷东部构造变形样式及演化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019, 40(1): 48-53.
|
[41] |
操应长, 葸克来, 王艳忠, 等. 冀中坳陷廊固凹西务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储集层孔隙度演化定量研究[J]. 古地理学报, 2013, 15(5): 593-604.
DOI
|
[42] |
ATHY L F. Density, Porosity, and Compaction of Sedimentary Rocks[J]. AAPG Bulletin, 1930, 14(1): 1-24.
|
[43] |
刘震, 邵新军, 金博, 等. 压实过程中埋深和时间对碎屑岩孔隙度演化的共同影响[J]. 现代地质, 2007, 21(1): 125-132.
|
[44] |
SOMBRA C L, CHANG H K. Burial history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Brazilian Upper Jurassic to Tertiary sandstone reservoirs[J]. AAPG Bulletin, 1997, 69(1): 79-89.
|
[45] |
潘荣, 朱筱敏, 谈明轩, 等. 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深部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定量研究[J]. 地学前缘, 2018, 25(2): 159-169.
DOI
|
[46] |
张宝收, 鲁雪松, 孙雄伟, 等. 塔里木盆地迪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下限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1): 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