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永明, 余腾孝, 郝建龙,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特征及控制作用[J]. 断块油气田, 2013, 20(2):170-174.
|
[2] |
黄太柱.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系统解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1):98-108.
|
[3] |
陈刚, 汤良杰, 余腾孝,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冲断带分期活动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43(5):870-878.
|
[4] |
陈刚, 汤良杰, 余腾孝, 等.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前寒武系不整合对基底古隆起及其演化的启示[J]. 现代地质, 2015, 29(3):576-583.
|
[5] |
赵彬彬, 汤良杰, 余腾孝,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玉东3断裂带构造转换特征分析[J]. 现代地质, 2014, 28(6):1260-1265.
|
[6] |
刘高波, 施泽进, 佘晓宇. 巴楚-麦盖提的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1(2):157-161.
|
[7] |
吕海涛, 张仲培, 邵志兵, 等.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早古生代古隆起的演化及其勘探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1):76-83.
|
[8] |
张仲培, 刘士林, 杨子玉, 等.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构造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4):909-919.
|
[9] |
丁文龙, 漆立新, 云露, 等.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J]. 岩石学报, 2012, 28(8):2542-2556.
|
[10] |
郭颖, 汤良杰, 余腾孝, 等. 塔里木盆地塘古巴斯坳陷玛东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成因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 40(4):643-653.
|
[11] |
李洪辉, 邬光辉, 王洪江, 等.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周缘构造演化、成藏与勘探领域[J]. 现代地质, 2009, 23(4):587-594.
|
[12] |
乔桂林, 钱一雄, 曹自成,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岩溶模式[J]. 石油实验地质, 2014, 36(4):416-428.
|
[13] |
斯尚华, 陈红汉, 谭先锋, 等.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玉北地区奥陶系油气输导体系与成藏期[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 38(6):1271-1280.
|
[14] |
谭广辉, 邱华标, 余腾孝,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1):26-32.
|
[15] |
郝建龙, 余腾孝, 曹自成,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J]. 新疆地质, 2014, 32(3):344-351.
|
[16] |
陈刚, 汤良杰, 余腾孝,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及其控制因素[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5, 37(3):42-54.
|
[17] |
吕修祥, 杨海军, 白忠凯, 等.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油气勘探前景[J].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6):521-526.
|
[18] |
路清华, 邵志兵, 贾存善, 等.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原油成因特征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35(3):320-330.
|
[19] |
潘文庆, 陈永权, 熊益学, 等.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沉积相研究及其油气勘探指导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7):1224-1230.
|
[20] |
赵文智, 张光亚, 李洪辉, 等.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与油气地质——以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为例[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14-58,61-68.
|
[21] |
高志前, 樊太亮, 李岩, 等.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分布规律[J]. 现代地质, 2006, 20(1):69-76.
|
[22] |
石广仁.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19-34.
|
[23] |
郭颖, 汤良杰, 倪金龙. 碎屑岩地层压实规律及其在古构造恢复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4):43-50.
|
[24] |
魏志彬, 张大江, 许怀先, 等. EASY%Ro模型在我国西部中生代盆地热史研究中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28(2):43-46.
|
[25] |
SWEENEY J, BURNHAM A K. Evaluation of a simple model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based on chemical kinetics[J]. AAPG Bulletin, 1990, 74(10):1559-1570.
|
[26] |
HAKIMI M H, ABDULLAH W H. Thermal maturity history and petroleum generation modelling for the Upper Jurassic Madbi source rocks in the Marib-Shabowah Basin,western Yemen[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5, 59:202-216.
DOI
URL
|
[27] |
MASHHADI Z S, RABBANI A R, KAMALI M R, et al. Burial and thermal maturity modeling of the Middle Cretaceous-Early Miocene petroleum system,Iranian sector of the Persian Gul[J]. Petroleum Science, 2015, 12:367-390.
DOI
URL
|
[28] |
王斌, 赵永强, 罗宇, 等.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热演化与生烃史——基于IES软件盆地模拟技术[J].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6):605-609.
|
[29] |
郭秋麟, 米石云, 石广仁, 等. 盆地模拟原理方法[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8:81-82.
|
[30] |
金之钧, 吕修祥, 王毅, 等. 塔里木盆地波动过程及其控油规律[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6-15,42-57.
|
[31] |
汤良杰, 马永生, 郭彤楼, 等. 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方法与应用——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为例[J].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10(4):39-46.
|
[32] |
王良书, 李成, 施央申. 塔里木盆地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38(6):855-856.
|
[33] |
李成, 王良书, 郭随平, 等. 塔里木盆地热演化[J]. 石油学报, 2000, 21(3):13-17.
DOI
|
[34] |
贾承造. 塔里木盆地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67-71.
|
[35] |
王钧, 汪缉安, 沈继英, 等. 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5, 20(4):399-404.
|
[36] |
胡圣标, 何丽娟, 汪集旸.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3版)[J].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5):611-626.
|
[37] |
邱楠生. 中国西部地区沉积盆地热演化和成烃史分析[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29(1):6-8.
|
[38] |
邱楠生, 胡圣标, 何丽娟. 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理论与应用[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122-132.
|
[39] |
康玉柱. 新疆两大盆地石炭-二叠系火山岩特征与油气[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4):321-327.
|
[40] |
张长建, 刘少杰, 罗少辉, 等. 塔里木盆地皮山破火山口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新疆石油地质, 2016, 37(3):281-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