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兴华. 松南下白垩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规律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25(1):75-80.
[2]龙胜祥,陈发景.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现代地质,1997, 11(4): 501-510.
[3]张青林, 任建业. 基于构造-地层学的隐蔽圈闭预测:以松南十屋断陷深层为例 [J]. 海洋石油, 2008, 28(2): 52-57.
[4]高东. 十屋断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潜力分析 [J]. 石油物探, 2004, 43(2): 196-201.
[5]赵勇刚, 张树林. 松南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 [J]. 海洋石油, 2009, 29(1): 21-25.
[6]张玮, 李洪革, 李明杰, 等.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区深层构造特征与天然气聚集 [J]. 现代地质, 2008, 22(4): 592-598.
[7]闫伟鹏, 李建忠, 王立武, 等.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 [J]. 现代地质, 2009, 23(5): 902-907.
[8]张玉明,李明,李瑞磊.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系天然气成藏规律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6):841-849.
[9]张玉明,张青林,王明君,等.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样式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地球学报,2006,27 (2) :151-156.
[10]张玉明.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地表化探异常的成因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3):280-281.
[11]张玉明.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北部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 (3) :53-56.
[12]卜翠萍, 苏玉山, 魏红红, 等.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成藏期次研究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7, 34(2):147-151.
[13]赵德力, 肖学, 魏分粮, 等. 十屋断陷北部营城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探讨 [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4): 45-48.
[14]温升福.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火山岩储层油气成藏规律 [J]. 甘肃科技,2007,23(3):107-110.
[15]金之钧, 张一伟,王捷,等.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15-339.
[16]Jin Zhijun, Bai Guoping, Mansoori G A,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 China [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4, 41(1/3): 1-7.
[17]俞凯,闫吉柱,杨振升,等.十屋断陷构造格架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J].天然气工业,2000,20 (5):32-35.
[18]陈孔全, 徐言岗, 张文淮, 等. 松辽盆地南部有机包裹体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16 (2): 138-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