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玉璐, 曾宇轲, 张元元.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重矿物物源分析方法对比[J]. 现代地质, 2023, 37(02): 475-485. |
[2] |
吴龙, 柳长峰, 刘文灿, 张宏远.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三叠系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物源分析[J]. 现代地质, 2021, 35(05): 1178-1193. |
[3] |
王进, 于兴河, 仲玉芳, 周明, 杨新涛.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三叠系克下组辫状河沉积特征[J]. 现代地质, 2021, 35(03): 841-849. |
[4] |
李怡佳, 阮壮, 刘帅, 常秋红, 赖玮, 杨志辉.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10-长8段物源及源区构造背景研究[J]. 现代地质, 2020, 34(04): 784-799. |
[5] |
辛博, 刘景彦, 陈薪凯, 马骁, 仲昭. 东营凹陷史112区块沙三中亚段深水重力流体系精细刻画及在开发中的意义[J]. 现代地质, 2020, 34(02): 321-332. |
[6] |
杨怀宇.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潜山地层划分与残留地层展布[J]. 现代地质, 2019, 33(04): 811-819. |
[7] |
刘庆山, 魏玉帅, 张宝森, 潘婉莹. 古新世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石英砂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以藏南岗巴地区古新统基堵拉组为例[J]. 现代地质, 2019, 33(03): 561-573. |
[8] |
龚建明, 廖晶, 张莉, 何拥军, 翟滨, 孟明, 成海燕. 印度洋北部马克兰增生楔泥火山分布及主控因素探讨[J]. 现代地质, 2018, 32(05): 1025-1030. |
[9] |
徐银波, 李锋, 张家强, 孙平昌, 毕彩芹, 仝立华, 李昭. 黑龙江省老黑山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18, 32(04): 786-795. |
[10] |
刘圣, 李胜利, 程涛, 周新茂, 曹睿, 章巧, 巩强. 断陷湖盆水下扇沉积特征:以南大港断层下降盘典型断块为例[J]. 现代地质, 2018, 32(04): 819-831. |
[11] |
武若晨, 顾雪祥, 章永梅, 何格, 康继祖, 余福承, 冯李强, 徐劲驰. 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J]. 现代地质, 2017, 31(04): 716-733. |
[12] |
李小聪,王安东,万建军,李全忠,林乐夫. 赣江流域(南昌段)水系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来自锆石U-Pb同位素证据的约束[J]. 现代地质, 2016, 30(3): 514-527. |
[13] |
喻宸,吴胜和,岳大力,郑联勇,杜文博,张善严,陈诚,刘志刚. 细粒冲积扇沉积特征研究—以酒西盆地老君庙构造带古近系白杨河组为例[J]. 现代地质, 2016, 30(3): 643-654. |
[14] |
蓝先洪,梅西,李日辉,张志珣,李杰,顾兆峰.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北部泥质区沉积物元素的分布及来源分析[J]. 现代地质, 2015, 29(4): 777-788. |
[15] |
余宽宏,金振奎,高白水,李燕,李桂仔. 赣江南昌段江心洲沉积特征[J]. 现代地质, 2015, 29(1): 8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