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锴, 王根厚, 贾庆军, 张笑.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的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J]. 现代地质, 2023, 37(02): 245-258. |
[2] |
左亮, 能源, 黄少英, 罗彩明, 陈石, 朱铁, 王川, 卢成美. 哈拉哈塘地区超深层走滑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23, 37(02): 270-282. |
[3] |
况安鹏, 余一欣, 朱秀香, 陈石, 金峰, 梁鑫鑫, 余浪.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11号走滑断裂带变形及其活动特征[J]. 现代地质, 2021, 35(06): 1809-1817. |
[4] |
李述靖, 吕古贤. 试论汾渭“S”型旋转拉分构造体系及其影响[J]. 现代地质, 2021, 35(05): 1260-1266. |
[5] |
余一欣, 张立伟, 朱秀香, 罗吉, 刘士林, 张仲培, 金峰. 塔里木盆地塘北断裂带分段变形及其活动特征[J]. 现代地质, 2020, 34(06): 1103-1109. |
[6] |
伍坤宇, 廖春, 李翔, 张成娟, 张强, 李贵梅, 张静, 谭秀成.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油气藏地质特征[J]. 现代地质, 2020, 34(02): 378-389. |
[7] |
祁鹏, 王鹏, 崔敏, 蔡佳. 南黄海盆地北凹多幕正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J]. 现代地质, 2017, 31(03): 443-449. |
[8] |
赵彬彬,汤良杰,余腾孝,陈刚,岳勇,杨勇,张旭光,潘玉芳.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玉东3断裂带构造转换特征分析[J]. 现代地质, 2014, 28(6): 1260-1265. |
[9] |
许新明,陈胜红,王福国,胡坤,于水明,王绪诚,高中亮,刘贤来.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断层特征及其对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影响[J]. 现代地质, 2014, 28(3): 543-550. |
[10] |
谢会文, 李勇, 漆家福, 李青, 陈元勇, 玛丽克, 许安明. 库车坳陷中部构造分层差异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J]. 现代地质, 2012, 26(4): 682-690. |
[11] |
陈发景, 汪新文, 陈昭年. 伸展断陷中的变换构造分析[J]. 现代地质, 2011, 25(4): 617-625. |
[12] |
梁富康, 于兴河, 慕小水, 李胜利, 许书堂, 刘玮, 邹敏. 东濮凹陷南部沙三中段构造调节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J]. 现代地质, 2011, 25(1): 55-61. |
[13] |
余一欣, 黄太柱, 汤良杰, 陈绪云, 崔泽宏.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内部构造变形特征[J]. 现代地质, 2010, 24(6): 1029-1034. |
[14] |
秦雁群, 邓宏文, 丁寒生. 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调节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09, 23(5): 872-879. |
[15] |
卢海峰 李玉森 马保起 王成虎. 山西断陷北部北东东向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探讨[J]. 现代地质, 2009, 23(3): 440-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