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光玉, 卢华复, 杨树锋, 等. 库车中新生代盆地沉降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 31(1):110-113.
|
[2] |
阎福礼, 卢华复, 贾东, 等.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沉降特征探讨[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3, 39(1):31-39.
|
[3] |
蒋宜勤, 喻春辉, 常秋生, 等. 准噶尔盆地北天山山前主要储层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22(2):129-132.
|
[4] |
常秋生. 影响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储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J].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15(3):18-20.
|
[5] |
雷德文, 唐勇, 常秋生.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部优质储层及有利勘探领域[J].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29(4):435-438.
|
[6] |
高志勇, 朱如凯, 郭宏莉, 等. 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第三系“不同段、不同排构造”储集性之差异及其控制因素[J]. 沉积学报, 2010, 28(3):534-546.
|
[7] |
高志勇, 胡永军, 张莉华, 等. 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白垩纪—新近纪构造挤压作用与储层关系的新表征:镜质体反射率与颗粒填集密度[J]. 中国地质, 2010, 37(5):1336-1352.
|
[8] |
高志勇, 朱如凯, 冯佳睿, 等. 中国前陆盆地构造-沉积充填响应与深层储层特征[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6:1-257.
|
[9] |
王招明.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盐下深层大气田形成机制与富集规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2):153-166.
|
[10] |
刘春, 张惠良, 韩波, 等.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深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4):504-512.
|
[11] |
张荣虎, 张惠良, 寿建峰, 等.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储层成因地质分析[J]. 地质科学, 2008, 43(3): 507- 517.
|
[12] |
高志勇, 崔京钢, 冯佳睿, 等. 埋藏压实作用对前陆盆地深部储层的作用过程与改造机制[J]. 石油学报, 2013, 34(5):867-876.
DOI
|
[13] |
韩登林, 赵睿哲, 李忠, 等. 不同动力学机制共同制约下的储层压实效应特征——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储层研究为例[J]. 地质科学, 2015, 50(1):241-248.
|
[14] |
张荣虎, 杨海军, 王俊鹏, 等. 库车坳陷超深层低孔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意义[J]. 石油学报, 2014, 35(6):1057-1069.
DOI
|
[15] |
袁静, 杨学君, 袁凌荣, 等. 库车坳陷DB气田白垩系砂岩胶结作用及其与构造裂缝关系[J]. 沉积学报, 2015, 33(4):754-763.
|
[16] |
赵继龙, 王俊鹏, 刘春, 等. 塔里木盆地克深2区块储层裂缝数值模拟研究[J]. 现代地质, 2014, 28(6):1275-1283.
|
[17] |
高伟, 费世祥, 席妮妮, 等. 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致密性砂岩储层微裂缝模型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2, 8(1):6-10.
|
[18] |
寿建峰, 张惠良, 沈扬, 等. 中国油气盆地砂岩储层的成岩压实机制分析[J]. 岩石学报, 2006, 22(8):2165-2170.
|
[19] |
罗晓容. 构造应力超压机制的定量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6):1086-1093.
|
[20] |
刘震, 邵新军, 金博, 等. 压实过程中埋深和时间对碎屑岩孔隙度演化的共同影响[J]. 现代地质, 2007, 21(1):125-132.
|
[21] |
操应长, 葸克来, 王健, 等. 砂岩机械压实与物性演化成岩模拟实验初探[J]. 现代地质, 2011, 25(6):1152-1158.
|
[22] |
LANDER R H, WALDERHAUG O. Predicting porosity through simulating sandstone compaction and quartz cementation[J]. AAPG Bulletin, 1999, 83(3): 433-449.
|
[23] |
刘国勇, 刘阳, 张刘平. 压实作用对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1(4):24-28.
|
[24] |
刘国勇, 金之钧, 张刘平. 碎屑岩成岩压实作用模拟实验研究[J]. 沉积学报, 2006, 24(3):407-413.
|
[25] |
李传亮. 岩石欠压实概念质疑——兼谈岩石压缩阶段排烃的不可能性[J].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26(4):450-452.
|
[26] |
李军, 张超谟, 李进福, 等. 库车前陆盆地构造压实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1):47-51.
|
[27] |
李曼, 秦四清, 马平, 等. 利用岩石声发射凯塞效应测定岩体地应力[J].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6):833-838.
|
[28] |
李守定, 李晓, 郭静芸, 等. 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试验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4):655-666.
|
[29] |
RIBBE P H. Feldspar Mineralogy[M]. South Carolina: Southern Printing Company,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83:1-223.
|
[30] |
沈扬, 马玉杰, 赵力彬, 等. 库车坳陷东部古近系-白垩系储层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2):136-142.
|
[31] |
陈颙, 吴晓东, 张福勤. 岩石热开裂的实验研究[J]. 科学通报, 1999, 44(8):880-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