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力文, 邹华耀, 杨伟强, 黎霆, 邓成昆, 程忠贞, 诸丹诚, 陈星岳. 川北寒武系碳酸盐岩压溶作用的影响因素[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221-1231. |
[2] |
邵威猛, 牛永斌, 程梦园, 韩科龙, 孙凤余, 程怡高, 荆楚涵.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裂缝-溶洞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306-1320. |
[3] |
于景维, 丁韦, 张欣, 祁利祺, 黄舒雅, 张智越, 张以勒. 准噶尔盆地AH5井区八道湾组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及对储层影响分析[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336-1344. |
[4] |
王圣宜, 邹长春, 彭诚, 王红才, 陆敬安, 康冬菊, 伍操为, 蓝茜茜, 谢莹峰. 海域孔隙型储层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模式定量化表征:声波和电阻率测井的约束[J]. 现代地质, 2023, 37(01): 127-137. |
[5] |
郭子豪, 李灿苹, 陈凤英, 勾丽敏, 汪洪涛, 曾宪军, 刘一林, 田鑫裕.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甲烷对海洋生物的影响[J]. 现代地质, 2023, 37(01): 138-152. |
[6] |
陈华鑫, 康志宏, 康志江.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古岩溶洞穴层状结构与形成机理[J]. 现代地质, 2022, 36(02): 695-708. |
[7] |
白翔宇, 马郡伟, 夏清萍, 谭先锋, 李开开. 北京西山下苇甸第三统/芙蓉统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现代地质, 2022, 36(02): 729-741. |
[8] |
刘洋, 陈强, 邹长春, 赵金环, 彭诚, 孙建业, 刘昌岭, 伍操为. 气体水合物生成实验过程动态监测:一种新的ERT方法及其效果分析[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193-201. |
[9] |
胡高伟, 吴能友, 李琦, 白辰阳, 万义钊, 黄丽, 王代刚, 李彦龙, 陈强.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目标优选定量评价方法初探[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202-211. |
[10] |
黄清华, 席党鹏, 王辉, 张文婧, 王建伟, 曹维福, 贾卧, 王丽静. 松辽盆地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J]. 现代地质, 2021, 35(05): 1282-1295. |
[11] |
徐嘉宏, 康志宏, 蓝茜茜. 塔河奥陶系油藏岩溶储层类型、洞穴结构和发育模式:以塔河油田7区T615缝洞单元为例[J]. 现代地质, 2020, 34(06): 1181-1192. |
[12] |
刘元晴, 周乐, 李伟, 王新峰, 马雪梅, 吕琳, 邓启军, 陈晨. 山东莱芜盆地碳酸盐岩热液溶蚀特征及水文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20, 34(01): 199-206. |
[13] |
王进寿, 卢振权, 王富春, 陈静, 薛万文, 张志清. 羌塘北缘开心岭—乌丽冻土区水溶烃组分及甲烷碳、氢同位素特征研究[J]. 现代地质, 2019, 33(06): 1306-1313. |
[14] |
周亚龙, 杨志斌, 张富贵, 张舜尧, 孙忠军, 王惠艳. 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稳定性和异常重现性分析[J]. 现代地质, 2019, 33(06): 1314-1324. |
[15] |
杨有星, 高永进, 张君峰, 周新桂, 张金虎, 白忠凯, 韩淼. 歧口和泌阳凹陷两种类型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点[J]. 现代地质, 2019, 33(04): 831-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