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清, 孙盼科, 相金元, 田发金, 吕凤清, 贾浪波, 姜世一, 沈宇豪, 徐怀民, 张林, 何太洪, 方向阳.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二区走滑断裂结构特征及其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110-1122. |
[2] |
柳晨, 李江海, 王志琛. 南中国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模式分析[J]. 现代地质, 2023, 37(02): 259-269. |
[3] |
王鹏, 张宇飞, 杨丽丽, 杨双涛, 王芳, 万照飞, 贾昔东, 魏一冰, 姜宏宇, 王永君.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分类与成藏模式[J]. 现代地质, 2022, 36(05): 1230-1241. |
[4] |
张宏辉, 吴亮, 李鸿, 余杨忠, 袁永盛, 张沥元, 李仕忠, 赵见波, 潘江涛, 詹华思, 石海涛, 陈贵仁. 滇东北乌蒙山地区峨眉地幔柱活动与火山-沉积盆地的响应关系[J]. 现代地质, 2022, 36(01): 225-243. |
[5] |
滕田田, 苏新, 刘浩东, 崔鸿鹏, 陈芳, 程思海, 杨胜雄, 王宏斌, 梁金强, 苏丕波. 南海东沙深海冷泉区973-5重力柱沉积物古菌多样性[J]. 现代地质, 2020, 34(01): 104-116. |
[6] |
孙自明.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大龙口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J]. 现代地质, 2015, 29(1): 45-53. |
[7] |
李敬波,李勇,赵国华,颜照坤,周荣军,郑立龙,闫亮,杨聿强. 四川盆地熊坡背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 现代地质, 2014, 28(4): 761-771. |
[8] |
塔斯肯 ,李江海 ,李洪林,李维波,毛翔,王洪浩. 中亚与邻区盆地群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J]. 现代地质, 2014, 28(3): 573-584. |
[9] |
崔敏,康洪全,李少鹏. 巴西东北部帕拉—马拉尼郝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成藏规律[J]. 现代地质, 2014, 28(3): 585-591. |
[10] |
陆诗阔,包子鹤,杨俊生. 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构造变形及构造圈闭特征[J]. 现代地质, 2013, 27(4): 774-782. |
[11] |
方维萱. 地球化学岩相学类型及其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应用[J]. 现代地质, 2012, 26(5): 996-1007. |
[12] |
欧阳征健, 陈洪德, 冯娟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与演化[J]. 现代地质, 2012, 26(4): 691-695. |
[13] |
白桦, 杨明慧, 曾鹏, 王金秀, 黄万国. 周口坳陷叶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现代地质, 2010, 24(6): 1035-1041. |
[14] |
崔敏 汤良杰 郭彤楼 田海芹. 黔南地区古生代正断层对构造特征的制约[J]. 现代地质, 2009, 23(3): 409-413. |
[15] |
宁飞 汤良杰 朱传玲 何春波 张钰 王鹏昊 陈群. 挤压区局部构造转换带类型及石油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 2009, 23(3): 394-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