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3-20
    岩石学
    辽东地区早元古代火山岩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王艺芬,徐贵忠,佘宏全,石铁铮
    2005, 19(3):  315-324. 
    摘要 ( 1978 )   PDF (532KB) ( 14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东地区早元古代火山岩是下元古界辽河群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酸性和基性两套火山岩组成。前者形成于辽河裂谷发育早期的拉张裂陷阶段,属于壳源岩浆成因;后者形成于辽河裂谷发育中晚期的强烈拉张裂陷阶段,属于幔源岩浆成因。重点讨论了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基性火山岩主要为一套海底喷发的基性枕状熔岩,具有大陆拉斑玄武岩和大洋拉斑玄武岩的双重特征,是辽河裂谷由大陆壳向大洋壳演化过程中的产物。火山岩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与早元古代时期热地幔对流形式的出现以及郯—庐断裂带发生右旋平移剪切活动密切相关。

    赣北程浪断裂带的形成:程浪超基性岩墙群和星子花岗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汪昌亮,丛卫克,颜丹平,周美夫,董铁柱
    2005, 19(3):  325-333. 
    摘要 ( 2197 )   PDF (901KB) ( 13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侵位于彭庐地块东南边缘与程浪断裂带毗邻的前寒武纪花岗岩和出露于程浪深断裂带内的超基性岩墙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属板内与岛弧环境的过渡类型,后者代表典型的火山岛弧环境。结合前人在区域构造和地质年代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晋宁运动时期,扬子板块东南缘散布着多个小型块体,在华夏板块向扬子板块方向的俯冲过程中,障公山地块先与彭庐地块沿程浪断裂带发生拼合,同时形成程浪超基性岩墙群;与此同时,彭庐地块内则表现为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作用。在各小型块体陆续发生碰撞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晋宁运动晚期最终碰撞拼合,火山岛弧环境转换为造山带构造,因此,彭庐地块、障公山地块等火山岛弧均成为华南造山带的组成部分。

    新疆阿尔泰地区冲乎尔递增变质带特征及其演化
    徐学纯,郑常青,赵庆英
    2005, 19(3):  334-340. 
    摘要 ( 1526 )   PDF (931KB) ( 1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黑云母带、绢云母-绿泥石带,递增变质作用强度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结合变质变形关系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将变质作用划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3个阶段。早期和峰期为连续的递增变质过程,形成典型的中压型递增变质带,晚期则属于后期的退化变质过程。变质作用演化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这种递增变质带的发育特征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反映了阿尔泰造山带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藏南亚东地区前寒武纪亚东岩群的建立及其特征
    张祥信,刘文灿,周志广,赵兴国,梁定益
    2005, 19(3):  341-347. 
    摘要 ( 1445 )   PDF (261KB) ( 1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藏南亚东地区前寒武纪结晶岩系以往统称为“聂拉木群”。本次研究发现该结晶岩系可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二者之间原始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下部结晶岩系为本次新建的“亚东岩群”,其岩石组合为:下部为多种片麻岩夹少量细粒石英岩和黑云片岩;中部为多种混合岩;上部为多种片麻岩夹少量变粒岩、石英岩和片岩。不同部位的片麻岩和混合岩中含辉石岩、高压麻粒岩等“暗色”包体。研究表明,亚东岩群为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经历了多期深部构造层次的韧性变形,与“聂拉木群”显著不同。因此,认为“聂拉木群”代表喜马拉雅地区全部“前寒武系”是值得商榷的。

    矿物学·矿床学
    水热法分解钾长石制备雪硅钙石的实验研究
    邱美娅,马鸿文,聂轶苗,张盼,刘贺
    2005, 19(3):  348-354. 
    摘要 ( 1382 )   PDF (630KB) ( 17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CaO作为助剂,在低温、中压的水热条件下分解钾长石,继而合成一种水合硅酸钙——雪硅钙石,同时得到KOH稀溶液,可用于制备高纯碳酸钾。影响晶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n(Ca)/n(Al+Si)、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水固比(质量比)、搅拌速度等。讨论了各因素对钾长石分解及雪硅钙石形成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CaO为助剂分解钾长石,同时合成雪硅钙石的工艺方法可行,资源利用率接近100%。实验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晶化温度为220~250 ℃,n(Ca)/n(Al+Si)在0.8~1.0之间,晶化时间5~8 h,水固比为20~25,搅拌速度400 r/min。在此条件下,钾长石中K2O的溶出率达80%以上,同时得到结晶良好的针状雪硅钙石晶体。

    金绿宝石和变石的呈色机理
    罗红宇,彭明生,廖尚宜,高利生
    2005, 19(3):  355-360. 
    摘要 ( 1357 )   PDF (935KB) ( 16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24块世界主要产地的金绿宝石和变石进行X荧光能谱分析,得到其所含的主要微量元素分别是Fe、Ga、Ti和Fe、Cr、Ti。金绿宝石和变石各1块样品的同步辐射X荧光能谱半定量分析表明金绿宝石中Fe含量平均为17 800×10-6,Cr为855×10-6;变石中Fe含量为16 060×10-6,Cr含量达13 333×10-6。对15个样品的可见吸收光谱进行测试及解释表明金绿宝石的可见吸收光谱是由Fe3+引起,变石的可见吸收光谱由Cr3+和Fe3+共同引起。色度学的分析和系列计算表明具有440~470 nm间最大吸收和540~630 nm宽吸收带的双峰形状的可见吸收光谱,可产生红—绿色的变石效应,通过向着该双峰形状的可见光谱的方向进行变石的优化处理可以获得宝石的变石效应。

    陆相火山沉积岩系非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李广有
    2005, 19(3):  361-368. 
    摘要 ( 1650 )   PDF (277KB) ( 1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讨论陆相火山岩系中由火山岩与沉积岩交互堆积的火山沉积岩系与非金属矿床成因的关系,采用宏观(野外地质观察研究及东南沿海7省非金属矿床地质调查)与微观(岩矿显微镜研究与相关的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大量地质详查和勘探成果,总结了陆相火山岩系非金属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研究表明火山沉积类型非金属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为: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稳定;蚀变微弱;矿区内断裂及浅成侵入岩体均未见矿化;含矿火山沉积岩系的韵律旋回明显,含矿构造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含矿岩石主要为沉火山碎屑岩,它与陆地堆积的“干式”火山碎屑岩在不同碎屑块度中的形态和成分不同,如出现石英晶屑的炸裂、玻屑中的撕裂状构造等,物质成分也有改变;其控矿地质条件为成矿温度在50~100 ℃,低压(1×105~n×105 Pa),由于酸碱度不同,从酸性→碱性可形成明矾石、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近于中性)至碱性的膨润土和沸石等矿床。

    江西邹家山铀矿床成矿特征及物质来源
    张万良,李子颖 
    2005, 19(3):  369-374. 
    摘要 ( 1575 )   PDF (293KB) ( 1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邹家山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铀矿床,产于江西中部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的西部。受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派生的一系列张性—张扭性裂隙群(带)控制,脉状、透镜状矿体成群成带,围岩蚀变包括早期的以钠长石化为特征的碱交代和晚期的以水云母化、萤石化为特征的酸蚀变。从早期到晚期含矿热液的酸度逐渐降低、δ18O逐渐变小的演化特征与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类似。U、Th密切共生,沥青铀矿、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与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近一致,反映了其成矿物质与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一样,都来源于深部的岩浆体系,具有相同的来源。

    闽中裂谷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张生辉,石建基,狄永军,余心起
    2005, 19(3):  375-384. 
    摘要 ( 1526 )   PDF (1473KB) ( 14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新元古代闽中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古构造环境、主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是了解华夏古陆前寒武纪构造成矿演化及进一步找矿的关键。地层层序及岩相学研究表明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并不是一次火山旋回的产物,而是经历了至少3期双峰式火山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赋矿地层东岩组的原岩属海相细碧—石英角斑质火山岩系,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的大陆裂谷环境。典型矿床地质研究表明闽中地区在新元古代形成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或矿胚层),燕山晚期受到了强烈的构造及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中—新元古代古裂谷环境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成因联系。根据闽中地区铅锌矿床的主要特征、找矿方法的分析,总结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能源地质
    构造复原技术在前陆冲断带岩相古地理重建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为例
    汪泽成,赵文智,陈孟晋,殷积峰,王超勇
    2005, 19(3):  385-393. 
    摘要 ( 4420 )   PDF (349KB) ( 1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陆复杂构造区因构造变形强烈,地层缺失严重,“断相”、“古隆起”假象等因素,导致了前陆区岩相古地理制图具多解性。以鄂尔多斯西缘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岩相古地理恢复为例,提出古构造复原、物源区分析是重建岩相古地理的重要环节,指出:西缘北部早中石炭世为走滑拉张断陷;二叠纪沉积时存在3大物源区;中生代的冲断推覆造成地层缩短率20%~47%。恢复后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沉积体系展布、砂体分布等方面和恢复前相比,有明显差异,对指导西缘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意义。

    西秦岭关家沟组的沉积环境及其物源
    卢海峰,王宗起,王涛,姜春发
    2005, 19(3):  394-402. 
    摘要 ( 1295 )   PDF (575KB) ( 1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秦岭关家沟组地层中碎屑颗粒的总体粒度呈现向上变粗的韵律性旋回:下段为以泥质岩、砂岩互层为主的典型浊流沉积组合;中段的碎屑颗粒有向上变粗、砾岩层加厚的趋势;上段以厚层砾岩为主,夹薄层块状砂岩,砾岩中砾石含量、粒度大小分别表现出向上增加、增大的趋势。化石组合表明关家沟组为海相地层,进一步推断关家沟组可能为海底扇浊流沉积体系。对关家沟组杂砂岩组分进行了碎屑颗粒百分含量统计及粉砂岩、板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w(La)、w(Ce)、w(ΣREE)和δ(Eu)等特征值与大陆岛弧构造环境的相似。以本区地层斜层理产状及砾石优选方位为依据,结合砾石颗粒大小在横向上的变化,对关家沟组岩层古水流方向综合分析,推测其古水流方向为230°~356°,以北西向为主;砾石的优选方位在228°~338°之间,以北北西向为主。砾石的统计资料表明,由南向北关家沟组砾石具有颗粒由大逐渐变小、磨圆度由差→较好、优选方位由杂乱→较好的变化趋势。结合前人成果,关家沟组处于碧口弧前盆地系统内,推测关家沟组沉积物主要来自南东向的岛弧。

    内蒙古二连盆地岩性圈闭早期形成和多期形成特征分析
    刘震,梁全胜,肖伟,党虎强
    2005, 19(3):  403-408. 
    摘要 ( 1589 )   PDF (210KB) ( 13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盆地内部储层和盖层的临界条件,利用盖层排替压力曲线和储层物性曲线联合确定了岩性圈闭的发育层段,发现多个层位可发育岩性圈闭。如果盖层排替压力和储层物性随埋深的变化是按现今各曲线有规律地演化,则可以推测在盆地的埋藏早期就可以形成岩性圈闭,并且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多个圈闭形成时期。二连盆地若干凹陷的实际资料也证实了岩性圈闭存在早期形成和多期形成的基本特征。岩性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史相结合对研究岩性圈闭成藏过程十分重要。

    印度尼西亚萨拉瓦提盆地第三系Kais组碳酸盐岩生物礁圈闭特征
    余辉龙,薛良清,杨福忠,洪国良
    2005, 19(3):  409-415. 
    摘要 ( 3164 )   PDF (739KB) ( 16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萨拉瓦提盆地位于东印度尼西亚巴布亚岛的鸟头部分,萨拉瓦提盆地中新世发育的Kais组碳酸盐岩是东南亚第三系碳酸盐岩的主要勘探对象之一。Kais组生物礁是盆地的主要储层和产层。在前人对Kais组碳酸盐岩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特别是沉积特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勘探的新资料,进一步探讨萨拉瓦提盆地中新世泻湖相沉积特点,对Kais组生物礁类型、圈闭类型及其储集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萨拉瓦提盆地Kais组碳酸盐岩具有4种生物礁类型、3种圈闭类型。Kais组碳酸盐岩总体上为二元结构,在Kais组碳酸盐岩下部的滩礁层分布稳定,可作为区域油气运载层。正确认识和把握该盆地生物礁圈闭的特征对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中烷基菲分布的影响
    黄海平,周树青,初振淼,郭亚婷
    2005, 19(3):  416-424. 
    摘要 ( 1461 )   PDF (290KB) ( 11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盆地冷东油田原油来源单一,成熟度相近,生物降解是导致原油中烷基菲含量和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降解程度油砂样品中烷基菲含量和分布的详细地球化学分析,发现中等程度生物降解(3到5级)使烷基菲含量大大降低,而异构体相对含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中等程度生物降解之后(4级以上),原油遭受4级以下生物降解影响时,烷基菲参数仍能有效指示成熟度。烷基菲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明显受烷基化程度的控制,C3-菲比低烷基取代化合物的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但甲基菲比菲更容易降解,推测这与甲基菲的脱甲基作用有关。生物降解对烷基菲各异构体的消耗有强烈的选择性,在9位或 10位上取代的烷基菲比其他位置取代的烷基菲抗生物降解能力强,根据烷基菲系列中化合物相对含量随生物降解程度的变化,确定了甲基菲、C2-菲和C3-菲各异构体的生物降解顺序,研究成果为芳烃成熟度参数的合理选用和生物降解定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控制内蒙古二连盆地达尔其油田石油富集度的关键因素--不同油源原油的混合作用
    靳广兴,许书堂,侯读杰,田世澄,洪萍
    2005, 19(3):  425-431. 
    摘要 ( 1505 )   PDF (242KB) ( 10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3套烃源岩的质量和成熟度描述基础上,通过对原油物理性质、族组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的研究,在达尔其油田内划分出成熟度有明显差异的低熟油和成熟油。油源对比结果认为它们分别由都红木组一段低熟烃源岩和阿尔善组二段成熟烃源岩所生。推测成熟度参数介于低熟和成熟之间的原油为混源油。通过原油混合试验和油砂连续抽提试验证实了混源油的推测。通过油藏剖面中不同性质油层的分布特征研究,结合断层发育史与油气运移关系分析认为不同油源原油的混合是控制该油田石油富集度较高的关键因素。此外,还分析了控制混源的断层组合特征。

    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侏罗系油藏古今油水界面及成藏史分析
    李伟,张枝焕,李海平,韩立国,王青
    2005, 19(3):  432-440. 
    摘要 ( 1556 )   PDF (308KB) ( 10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岩储层的有机质分布特征,主要利用储层样品中可溶有机质和储层热解资料,确定了现今油水界面;通过储层中油气包裹体特征分析,推测出古油水界面的位置,分析了古今油水界面的变化,认为中部Ⅰ区块各油藏具有独立的油水界面,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各油藏经历过后期的调整,现今油藏为调整型或残留型油藏,油藏调整是车—莫古隆起演化的结果;通过储层中油气包裹体与开放孔隙抽提物成分对比,表明征1井储层包裹体与开放孔隙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成熟度参数比较接近,而且甾烷系列化合物指纹和五环三萜烷指纹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庄1井、沙1井的储层含油包裹体与开放孔隙抽提物中各种生标参数差别相对较大。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庄1井和沙1井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岩储层具有多源多期油气注入的特点,早期油气主要来自于北部盆1井西凹陷,晚期混入了来自于南部昌吉凹陷的油气;征1井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中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南部凹陷。

    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措施
    岳大力,吴胜和,林承焰,李燕
    2005, 19(3):  441-448. 
    摘要 ( 4376 )   PDF (298KB) ( 10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油田开发在中国石油工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将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远岸浊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3个亚相,其中扇中亚相划分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侧缘、扇中前缘及叶状体5个微相类型;阐明了研究区特低渗透油藏内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特征;系统总结了微构造的类型及组合模式。在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及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静态结合的分析方法阐明了研究区特低渗透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揭示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微构造及井网条件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结果,结合相关资料,指出了剩余油潜力区,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剩余油的挖潜措施,为增加剩余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研究
    吴财芳,秦勇,傅雪海,曾勇
    2005, 19(3):  449-457. 
    摘要 ( 1636 )   PDF (289KB) ( 13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主要包括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煤储层的生气作用和储气作用两个方面。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深入剖析了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及其发育历程、煤储层的生气作用与能量聚散,阐明了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对成藏效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对储层渗透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成烃增压致使能量聚集,成为盖层突破作用的主要驱动力,而能量放散则主要是通过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的产生、发展。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地质区划结果为:盆地南部的有利区带为阳城和晋城的北部地区,包括潘庄、樊庄、郑庄等地区;盆地中部的有利区带为安泽—沁源地区,位于盆地西斜坡的中南部;盆地北部的可能有利区带为寿阳东南部地区,位于榆次东北部和阳泉西南部之间。

    遥感地质·工程地质
    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提取植被污染信息的新方法
    程博,刘少峰,梅雪峰
    2005, 19(3):  458-464. 
    摘要 ( 1541 )   PDF (2801KB) ( 14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效监测植被污染的现状和变化是空间遥感技术的优势。根据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在由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组成的“植被视面”上的位置和迁移规律,提出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坐标旋转进而提取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绿度信息的方法,并且采用多光谱ASTER卫星遥感数据对江西德兴铜矿区的植被污染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消除土壤背景的影响,有效地判别植被长势的强弱,为在植被茂密覆盖区根据植被的长势和分布状况来判别生态环境状况提供了新思路,为其他相似的卫星数据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甘肃鹰嘴山地区岩体和隐伏岩体遥感信息提取研究
    杨波,李京,陈云浩,赖健清,曾新平,唐攀科
    2005, 19(3):  465-470. 
    摘要 ( 1489 )   PDF (411KB) ( 12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中国西北地区阿尔金山脉东段的鹰嘴山金矿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区,研究如何利用Landsat-7 ETM+遥感数据,实现对该区岩体和隐伏岩体信息自动提取。采用遥感信息多层次分离提取技术,通过对该区实测地物波谱数据和岩矿石多元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岩体有关蚀变类型的遥感信息提取波段组合,并在对多波段遥感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获取多幅经过信息增强处理的中间变量图像。结合对研究区已知岩体分布范围和特征的研究,从多幅中间变量图像中优选出主要包含岩体信息的最佳变量图像,并据此提取出该区的岩体和隐伏岩体信息。通过与已有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和野外实地验证,发现用该方法提取的岩体信息与实际情况吻合度高,效果较好。另外,对岩体信息提取误差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相关讨论。

    环境科学钻探取样技术研究
    何远信,夏柏如,赵尔信
    2005, 19(3):  471-474. 
    摘要 ( 1341 )   PDF (426KB) ( 12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给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地下的真实原状样品,研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射流式取样技术、液压快速压入取样技术以及环保型钻井液。在新疆罗布泊、吐鲁番和北京周口店等地进行钻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式取心技术在采心过程中能有效地减少钻具的振动,防止岩心自磨,提高卡取岩心的可靠性,从而显著地提高岩心的采取率;液压快速压入取样技术适用于松散地层,能快速压入地层,土心采取率高,并且土心样品的原始结构完整、代表性强;环保型钻井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低滤失性、强抑制性和优良的润滑性,能有效保护孔壁的稳定性和松散岩心的完整性,起到既护壁又护心的作用,同时对环境无污染。

    渗水对龙门石窟的影响及治理分析
    严绍军,方云,孙兵,高洪
    2005, 19(3):  475-478. 
    摘要 ( 1454 )   PDF (111KB) ( 1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龙门石窟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3个试验洞窟(潜溪寺、皇甫公窟和路洞)的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分析了石窟内渗水的形成机理和破坏作用,并重点论述了治理措施。将龙门石窟的破坏作用系统地分为力学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3类,认为化学作用对文物的损害最为直接和明显;提出了“堵”与“疏”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并进一步将治理方法细分为堵来源、堵出口、外部疏导和内部疏导4种。根据调查结果,指出对于渗水严重的洞窟不宜仅采取堵出口的方法,宜先采取外部封堵、外部疏导和内部疏导等措施,待渗水量明显降低之后再采取内部封堵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