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质 ›› 2012, Vol. 26 ›› Issue (2): 205-219.
陈诚1, 史晓颖1,2, 裴云鹏1, 王新强1,2
CHEN Cheng-1, SHI Xiao-Ying-1,2, FEI Yun-Feng-1, WANG Xin-Jiang-1,2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金粟山组以深水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含多层桔黄色凝灰质粘土岩。矿物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其主要由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石英、长石和锆石等中酸性岩浆矿物,富K2O,属钾质斑脱岩;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本区斑脱岩的源岩为中酸性岩浆成因,源于同碰撞火山弧构造环境。应用SHRIMP技术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U-Pb测年,取得了(451.5±4.9)~(452.1±5.1) Ma、(457.5±5.1) Ma和(465.8±8.3) Ma 3组谐合年龄,前两者分别与欧美广布的Millbrig Kinnekulle和Deicke斑脱岩同时,但15种化学组分的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金粟山组的斑脱岩与欧美同期著名的斑脱岩可能并不同源。形成本区斑脱岩的火山凝灰质可能源自沿商丹洋盆北缘展布的火山弧喷发,而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发生的强烈沉降和沉积转换可能与北秦岭弧后盆地的拉伸与扩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