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science ›› 2021, Vol. 35 ›› Issue (05): 1296-1310.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0.067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LIU Airong1(), XU Yongjing2(
), LIU Chenglin2, PANG Ercheng2
Received:
2020-02-22
Revised:
2021-06-28
Online:
2021-10-10
Published:
2021-11-04
Contact:
XU Yongjing
CLC Number:
LIU Airong, XU Yongjing, LIU Chenglin, PANG Erche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Datong Basin[J]. Geoscience, 2021, 35(05): 1296-1310.
Fig.10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unconformity characteristics of two-dimensional seismic profile in Datong basin (T0—T4 showing unconformity position,DF5 denoting a fault)[45]
[1] | 列别金斯基. 大同火山群[M]. 王述训,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8. |
[2] | 尹赞勋. 山西大同之第四纪火山[J]. 地质学会会志, 1933, 12(3):355-366. |
[3] | 尹赞勋. 大同火山的活动时代[J]. 文物, 1976(2):51-56. |
[4] | 裴静娴. 大同地区火山岩流烘烤沉积物的热发光年龄测定[J]. 科学通报, 1981(16):1003-1005. |
[5] | 郑宏瑞, 徐建明. 大同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对比[J]. 地球学报, 2001(5):418. |
[6] | 江娃利, 谢新生, 王焕贞, 等. 山西大同盆地恒山北缘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J]. 中国地震, 2003(1):8-19. |
[7] |
胡小猛, 周天航, 蔡顺, 等. 大同火山活动在区域沉积中的记录和阶段性历史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9):1669-1679.
DOI |
[8] | 刘哲. 大同火山喷发年代与烘烤层历史受热温度的释光学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 |
[9] | 邢集善, 叶志光, 孙振国, 等. 山西板内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初探[J]. 山西地质, 1991, 6(1):3-15. |
[10] | 苏宗正, 安卫平, 刘巍, 等. 大同断陷盆地及其大震危险性[J]. 山西地震, 1994(4):21-32, 63. |
[11] | 李虎侯, 孙建中. 用热释光年龄研究大同火山活动的时代[J]. 中国科学B辑, 1984, 14(7):637-644. |
[12] | 陈文寄. 大同地区第四纪火山群K-Ar年龄的初步测定[J]. 第四纪研究, 1986, (2):96-102. |
[13] | 李铁锋, 任明达. 大同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化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29(4):476-483. |
[14] | 翟姣. 山西大同火山喷发年龄的阶段性分布研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
[15] | 杨裕利. 桑干河盆地新构造运动[J]. 武测科技, 1989, 14(4):60-64. |
[16] | 岑敏, 董树文, 施炜, 等. 大同盆地形成机制的构造研究[J]. 地质论评, 2015, 61(6):1235-1247. |
[17] | 邓起东, 王克鲁, 汪一鹏, 等.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发展趋势概述[J]. 地质科学, 1973, 8(1):37-47. |
[18] |
ARTEMJEV M E, ARTYUSHKOV E V. Structure and isostasy of the Baikal rift and the mechanism of rifting[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71, 76(5):1197-1211.
DOI URL |
[19] | GIRDLER R W, SOWERBUTTS W T C. Some recent geophysical studies of the rift system in East Africa[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70, 22:153-163. |
[20] | 朱夏.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 1979, 1(1):1-9. |
[21] | 孟令超, 吴芳, 马述江. 山西断陷盆地成因机制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 34(5):72-76. |
[22] | 邓宏文, 王红亮, 祝永军.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
[23] | 朱筱敏. 层序地层学[M].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 |
[24] | 解园园, 马宝军, 吕继, 等. 桑干河断陷构造特征及含油气远景[J]. 科技视界, 2013,(17):5-6. |
[25] | 许云龙. 大同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与演化[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5. |
[26] | 黄汲清, 任纪舜, 姜春发, 等.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J]. 地质学报, 1977, 15(2):119-135. |
[27] | 贾炳文. 大同侏罗纪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86-88. |
[28] | 王权, 张兆琪, 张超, 等.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大同幅[R]. 太原: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2014. |
[29] | 庞尔成, 刘玉龙, 孙永硕, 等. 山西省山阴北周庄—怀仁鹅毛口煤层气页岩气预查报告[R]. 大同: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 2016. |
[30] | 赵祯祥, 杜晋锋. 晋东北地区燕山运动的基本特征——来自1:25万应县幅区域地质调查的总结[J]. 地质力学学报, 2007, 13(2):150-162. |
[31] | 赵祯祥, 潘永胜, 孙占亮, 等. 山西省1:500000构造岩浆岩图说明书[R]. 太原: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 2008. |
[32] | 赵祯祥, 李营辉, 汪德, 等.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应县幅[R]. 太原: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2002. |
[33] | 孟瑞发, 赵庚鑫. 大同地质矿产[M]. 大同: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1. |
[34] | 林永州. 山西省桑干河断陷石油普查阶段评价报告[R]. 榆次: 山西省地质局石油普查勘探队, 1980. |
[35] | 李俊建, 罗镇宽, 燕长海, 等. 华北陆块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J]. 地质找矿论丛, 2010, 25(2):89-100. |
[36] | 何海清, 王兆云, 韩品龙. 华北地区构造演化对渤海湾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J]. 地质学报, 1998, 72(4):313-322. |
[37] | 韩亚超. 大同盆地西缘中生代逆冲构造变形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
[38] | 刘东娜. 大同双纪含煤盆地煤变质作用与沉积-构造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5. |
[39] | 杨巍然, 王杰, 梁晓. 亚洲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J]. 地学前缘, 2012, 19(5):1-17. |
[40] | 王永超, 董树文, 施炜, 等. 华北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根据太行山北部盆地沉积记录[J]. 地球学报, 2016, 37(1):35-45. |
[41] | 张兆琪. 山西大同口泉山隆升-挠褶构造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8, 31(4):291-296. |
[42] | 罗晓华, 杨明慧, 贾春阳, 等. 晋北地区口泉断裂带晚中生代分段构造特征[J]. 现代地质, 2019, 33(3):551-560. |
[43] | 陈国顺. 对大同断陷盆地形成演变过程的几点认识[J].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31-36. |
[44] | 刘光勋, 阎凤忠. 从山西地震带看大同—阳高地震[J]. 山西地震, 1995,(1):3-6. |
[45] | 庞尔成, 孙永硕, 刘玉龙, 等. 大同盆地油气成因及运移成藏研究[R]. 大同: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 2018. |
[46] | 丁超, 陈刚, 李振华,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热演化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J]. 现代地质, 2011, 25(3):581-588,616. |
[47] | 徐锡伟, 邓起东. 晋北张性区盆岭构造及其形成的力学机制[J]. 中国地震, 1988, 4(2):19-27.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