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当期目录

    1987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7-04-02
       下一期
    发刊词
    翟裕生
    1987, 1(1):  1. 
    摘要 ( 68 )   PDF (125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院担负着培育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两项任务,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下,经国家科委批准,我院学报——《现代地质》创刊了,作为科技刊物百花园中的一枝新枝,我们愿为繁荣我国的地质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泡沫珊瑚目的骨骼构造和系统分类
    王鸿祯 何原相 陈建强
    1987, 1(1):  3. 
    摘要 ( 101 )   PDF (950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骨骼微细构造为重要根据,系统地论述泡沫珊瑚目的骨骼构造及分类演化。通过对泡沫珊瑚
    目10余属骨骼微细构造的电镜研究,建立了两种不同的骨骼类型:层状骨骼和纤状骨骼。前者基本单元
    为方解石晶片,直径15一35林爪,厚度约1.5一2.5卜m。后者则是原始的晶粒(直径2一3卜m)和不规
    则短轴晶柱(直径2一3卜m,长度5一10林m)。这些单元以不同的方式组成四种隔壁刺或晶桶类型:
    1.全晶椒,几乎完全由晶片环绕构成。2.单杆晶彬,由轴部的晶粒和短轴晶柱以及包绕的层状晶片
    组成。3.复式杆晶桶,由单杆晶据丛状集结,其间由层状骨骼连结而成.4.单晶梢,由平行排列的
    短轴晶柱或晶针构成.图版及其说明中所歹IJProtoeyst落p而yll。优,R几abdoevel“s,Gyalophvl-
    Ioides,和Tr夕Plas阴al)是这四种晶掘的代表属。
    本文承认了泡沫珊瑚目50属,分属于s科:Primitophyllidae,Pala。oey。lidae,Tryvlasma-
    tidae,CystiPhyllidae,Mueophyllidae,Holmophyllidae,Goniophyllidae,Ketophyllidae,
    对各科提出了简要定义和讨论。
    根据各科属的时空分布,概述了泡沫珊瑚目的演化关系。认为最早出现的FrimitoPhvllidae科和
    MueohPyllidae科可能源于不同的祖先。Pal3eoevelidae科和Tryplasmatidae科可能是从Primi-
    tophyllidae科分出的两支.Cystiphyllidae科是由PrimitohPyllidae科分出的另一支,它迅速辐
    射形成Goniophvllidae,Holmophyllidae,Ketophyllidae等三科,构成志留纪泡沫珊瑚的主
    体。
    西藏第三纪有孔虫生物地层及地理环境
    万晓樵
    1987, 1(1):  15. 
    摘要 ( 67 )   PDF (2352KB) ( 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南部海相第三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基堵拉组、宗浦组和遮普惹组。基堵拉组的归属直接关系到白垩——第三系的界线问题。以往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将基堵拉组归于白垩系。本次工作在该组中找到了具时代意义的化石,有双壳类、介形虫、有孔虫等。通过化石群的研究确定了基堵拉组属于古新世丹宁早期。白垩—第三系界线应位于宗山组与基堵拉组之间。通过基堵拉组的横向对比得出了该组在空间上穿时的结论。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确定了本区最高海相层为遮普惹组上段,时代属于始新世晚期。 西藏第三纪有孔虫类型丰富。据动物群的古生态研究得出了不同时代的有孔虫生物相:丹宁期为Rotalia生物相和Textularia生物相;朗德期为Miscellanea生物相和Ranikotbalia生物相;伊普尔期至路坦丁期包括Orbitolites生物相、Assilina生物相及冈底斯有孔虫生物相;普里亚波期以Globigerina生物相为特征。据有孔虫生物相的特征及氧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结果综合得出了西藏南部第三纪包括两次海侵旋回,即古新世和始新世旋回。二者又分别包括两回次一级的旋回,即古新世的丹宁期旋回和朗德期旋回;始新世的伊普尔期至路坦丁期旋回和普里亚波期旋回。

    西藏阿里地区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宋志敏
    1987, 1(1):  48. 
    摘要 ( 187 )   PDF (788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阿里地区遗迹化石十分丰富,主要产在阿里喜马拉雅扎达县象泉河两岸、普兰县的玛旁雍错附近以及阿里喀喇昆仑的日土县班公湖、多玛一带。在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中都有产出。 本区遗迹化石形态多种多样:有网格状、蛇曲状、树枝状、放射状、圆形、马蹄形、棒形等、其生态习性主要有觅食迹、居住迹、爬迹、停迹等。 遗迹化石为原地埋藏,能反映造迹生物生活时期的沉积环境。根据本区遗迹化石及其围岩特征,可以划分如下沉积柑:1.滨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石针迹Skolithos;2.浅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海藻迹Phycodes;3.半深海-深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古网迹Paleodictyon,洛轮茨迹Lorenzinia等。

    黄铁矿成因形态学
    陈光远 孙岱生 张立 臧维生 王健 鲁安怀
    1987, 1(1):  60. 
    摘要 ( 153 )   PDF (1004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981—1986年野外工作的基础上,作者对胶东三县四个金矿床黄铁矿晶体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中2495粒晶体进行了统计,对300粒晶体进行了测角,对60粒晶体进行了微形貌观察。根据以上实际工作及国内外有关资料提出了黄铁矿晶休常见单形出现频率的定量资料与晶体微形貌的特点,特别是{210}面上负条纹的特征与成因探讨。并讨论了黄铁矿晶体形态与分带性,与形成温度,与主、微量成分,与共生组合及与矿化等的关系。查明黄铁矿形态及其晶面微形貌的发育与硫逸度、温度、冷却速度等密切相关。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胶东四个金矿床中蚀变岩型金矿及石英脉型金矿两种成因类型黄铁矿形态特征上的五点差异。最后对黄铁矿研究方法要点进行了总结。

    安康矿不相称超晶格有序及相似矿物的晶体化学
    周健 马喆生
    1987, 1(1):  77. 
    摘要 ( 72 )   PDF (1376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康矿是一种柱红石类新矿物,共化学组成为Ba0.8(Ti,V,Cr)8O16。通讨X光单晶工作。发现其结构在平行c轴方向上,存在一维的不相称超晶格有序。亚结构同柱红石结构,修正的晶胞参数a=10.118(1)A c=2.956(3)A。不相称超结构属四维的布拉维类,可能的超空间群有。不相称超结构与大孔道中的空位、以及由空位引起大阳离子沿c方向上的位移有关

    等轴锶钛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邰道乾 林培英
    1987, 1(1):  84. 
    摘要 ( 95 )   PDF (1623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笔者于1985—1986年,对华北地区岩浆岩型磷灰石矿床进行研究时,在山西省临县紫金山的钛榴霞石正长斑岩中,发现了与苏联的达乌松矿(Tausonite)相似的矿物,即等轴锶钛石。该矿物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对这一地区碱性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区等轴锶钛石一般为淡棕色,呈立方体或不规则柱状,折射率N=1.977±0.002,比重为4.66,均质体,个别具光性异常并呈环带构造,晶胞参数a0=3.905A,空间群Pm3m,晶胞体积v=59.55A。本文重点对该矿物的地质产状、矿物共生组合、物理性质与光学性质、矿物化学成分及X射线分析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本区等轴锶钛石是富钛富碱贫硅的碱性岩浆中早期结晶的产物。

    五大连池等地钾质碱性玄武岩、幔源包体的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信息
    金志云 周珣若 杜向荣
    1987, 1(1):  93. 
    摘要 ( 72 )   PDF (696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断层带的构造特征和找气前景
    陈发景 孙家振 王波明 孙国凡 刘景平
    1987, 1(1):  103. 
    摘要 ( 107 )   PDF (844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外地质观察和地震反射剖面分析表明,鄂尔多斯西缘褶皱山系和覆盖地区发育北东、北西向褶皱和西倾东冲的逆冲断层,组成褶皱—逆冲断层带。按其构造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 1.褶皱—逆冲断层型 以桌子山褶皱—逆冲断层带为代表,构造特征为轴面西倾的不对称背向斜,逆冲断层发生在背斜陡翼上。 2.褶皱—逆冲推覆型 以小松山逆冲断层和推覆体为代表,构造特征为断面西倾东冲的逆冲断层,其上盘呈弧形突出,覆盖在下盘年轻的褶皱地层之上。 3.褶皱—犁式逆冲断层型 其典型地区是大、小罗山至马家滩地区,断面西倾东冲,上陡下缓呈犁式和坐椅式。 4.同沉积逆冲断层型 以铁克苏庙逆冲断层和其控制发育的深凹陷为代表。 5.同生基底正断层反转逆冲型 以西来蜂逆冲断层和北西向“河西系”逆冲断层为代表。 6.反向逆断层型 以断面东倾高角度呈叠瓦状错列的横山堡地区为代表。 初步认为,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断层带的区域背景与A-俯冲作用有关的逆冲断层带有较大的差异,它们是在克拉通内地壳拆离作用的产物,其逆冲—推覆规模和缩短程度比A-俯冲带低, 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断层的形成主要受侧向挤压力的控制。其形成方式有:(1)由于纵弯作用,先形成褶皱后产生逆冲断层。(2)受侧向挤压沿早期正断层逆转形成逆冲断层?

    麻花状S型褶皱及其模拟实验——以铜官山背斜为例
    谭以安 李东旭
    1987, 1(1):  114. 
    摘要 ( 100 )   PDF (1316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麻花状S型褶皱系作者之一从S状构造型式中划分出的一种亚类;对于这类构造式的变形特征过去研究甚少。通过对铜官山S状背斜观测揭示了这种构造型式的变形特点,并据此进行了模拟实验。从而提出了在地质构造中存在类似多层薄壁管扭转变形的地质体的变形;文中还指出旋卷构造应分为平板旋卷与圆柱扭转两种类型。

    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及其对我国煤质的影响
    杨起 潘治贵 翁成敏 苏玉春 汪正平
    1987, 1(1):  123. 
    摘要 ( 103 )   PDF (742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中国煤变质的特点分析了促使煤变质演化的地质条件,阐述了接触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的局限性,主要是深成变质作用使中国煤演化到低变质阶段,燕山期岩浆活动导致的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弥补了这一缺点,使很大一部分中国煤增高了煤级,形成了储量丰富,多用途的中、高变质煤。并根据岩浆性质、侵入规模、侵入层位和深度以及沉积盖层的封闭程度对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进行分类,划分出三个亚型:深成岩浆热变质作用、中深成岩浆热变质作用和浅成岩浆热变质作用,总结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鉴定特征及其对中国煤质的影响。

    测井岩性模糊模式识别法
    黄智辉
    1987, 1(1):  131. 
    摘要 ( 65 )   PDF (667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定钻孔穿过的地层岩性,是地球物理测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测井解释人员是用人工方法来完成这项任务。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仅有少数几种可用的测井曲线,以致使不同曲线对不同岩石的特征值范围部分地或全部地重叠在一起。这样一来,根据人工方法便不可能将各种岩石类型明显地区分开。 为了克服人工方法的这些缺点,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地层岩性鉴定方法——测井岩性模糊模式识别法(LLFPRM),还提出了这种新方法的PC—1500型袖珍机BASIC语言程序。事实证明,LLFPRM是一种简单、快速而又准确的岩性解释方法。

    微机自控钻进系统的技术分析
    李砚藻
    1987, 1(1):  140. 
    摘要 ( 65 )   PDF (839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机自控钻进系统是自动化钻井设备的核心,也是钻进技术科研的高级设施。 微机自控钻进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决策系统)—控制执行系统组成对对象的闭环控制回路。这种系统可按人们在软件中规定的各种模式自动完成钻进。并具有自动数据处理、打印绘图、存贮资料及自动报警等一系列丰富而优异的功能。 数据采集系统必须具有既符合钻探需要又满足计算机接口要求的传感器。完成这一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恰当设计前放及采样滤波器,以保证良好的信噪比。另外是正确决定采样速率。 计算机决策系统的正确设计关键在于搞清自控钻进基本特性,及控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适应各种钻进方法的数学模型,不断丰富钻井数据库的研究,将是这一课题前进的重要领地。在此基础上按优化钻速划分岩层和自控钻进,是这个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之一。 做为自控钻进控制执行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钻压、转速及泵量的控制方法。

    矿床学的变革与反思——《成矿概念的变化和发展》一书的评述
    蔡克勤
    1987, 1(1):  152. 
    摘要 ( 64 )   PDF (272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的矿床学界思想十分活跃,新成矿概念和模式的不断出现,开阔了矿床学家的思路,极大地丰富了矿床学理论。在矿床学新说林立的时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D·瑞奇(Johm D.Ridge)于1968和1976年先后发表两篇论文,即《矿石成因概念的变化及发展》(原载1968年《格拉顿—赛尔斯纪念文集》),和《北美地质学家所见的同生矿床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改变》(原载1977年出版的《层控矿床及层状矿床》第一卷第六章,1978年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1985年,这两篇内容衔接、体裁一致的论文,地质出版社以《成矿概念的变化和发展》的书名出版了中译本,译者是我国著名矿床学家张炳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