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出版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5-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大陆边缘震积岩序列──以金沙江中段震积岩为例
孙晓猛 梁定益 聂泽同
1995, 9(3): 271.
摘要
(
100
)
PDF
(494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通过对金沙江中段震积岩的研究,建立了大陆边缘震积岩序列。该序列包括递交断裂层、震碎角砾岩、震褶岩及层内断层、滑塌巨角砾岩、震积角砾岩及震浊积单元,它具有原地相的地震扰动层和异地相的滑来震积层双层结构,两层之间被震积不整合面所分隔。该序列反映了一次地震事件的全过程,将为地质学家识别大陆边缘地震事件提供对比标准。
Fischer图解及其在旋回层序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山张夏组为例
苏德辰 李庆谋 罗光文 梅冥相
1995, 9(3): 279.
摘要
(
106
)
PDF
(421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张夏组划分为1个大的三级旋回层序和4个四级旋回层序,根据图解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讨论了旋回层序与构造运动间的关系,提出华北板块晚寒武世之前的"翘翘板运动"应始于中寒武世张夏期之早期到中期。
华北石炭二叠纪的海侵作用
武法东 陈钟惠 张守良 葛立刚
1995, 9(3): 284.
摘要
(
77
)
PDF
(628KB) (
3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以新的地层对比意见为基础,通过对华北石炭二叠纪海相层(石灰岩和海相泥岩)分布的详细研究,应用高分辨编目技术,完成了石炭二叠纪各期海侵范围及海侵方向图件的编制,并着重指出:①在晚石炭世早期(晋祠期)以前,郯庐断裂以西的海侵方向主体为由东向西,海侵作用中心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②自晚石炭世晚期(太原期)开始,华北盆地构造发生大的变动,古斜坡由北倾变为南倾。海侵作用发生在盆地南东和北酉两个方向上。这种构造变动及海侵方向的变化与盆地周缘板块构造活动有关;③自中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晚期,华北海与祁连海可能一直保持程度不同的连通,而与扬子海则是在晚石炭世晚期才直接连通的。
皖西贵池、宿松地区中下三叠统沉积环境及层序分析
于炳松
1995, 9(3): 293.
摘要
(
66
)
PDF
(544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皖西中、下三叠统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从下往上,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从盆地-开阔陆棚-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上蒸发台地这样一个海水逐渐变浅、盐度不断增高的环境演化序列.据露头剖面分析,这套碳酸盐岩地层可分成3个层序。层序均由低水位、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特征明显。据其岩性特征及准层序的叠置方式,识别出了追赶碳酸盐体系(catchupcarbonatesystem)和并进碳酸盐体系(keepupcarbonatesystem)。
西秦岭岷县地区二叠纪裂陷带斜坡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王治平 杜远生 陈素华
1995, 9(3): 300.
摘要
(
79
)
PDF
(810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秦岭造山带西段,二叠纪裂陷作用非常活跃。位于西秦岭中部的岷县红崖、梅州一带,二叠系以粉碎屑沉积为主,泥质较少。根据对其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岩石组合和生物特征的分析,认为这套地层主要形成于海底扇体系的内扇和中扇环境,外扇不发育,系由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组成,包括内扇的水道和水下天然堤沉积及中扇的网状水道和朵叶体沉积。这套地层沿中秦岭南缘呈NWW-SEE方向延伸,代表了二叠纪西秦岭裂谷的存在及其继续裂陷的活动特征。
泌阳凹陷东南缘下第三系杂砾岩的沉积学特征
杨玉卿 周留记
1995, 9(3): 311.
摘要
(
63
)
PDF
(662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本文首次对区内杂砾岩(又称红层)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据成因之不同,把杂砾岩区分为6类:泥石流、颗粒流、泥流、冲刷砾石层、河道及片流沉积。讨论了各类沉积之特点,尤其是砾石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的杂砾岩砾石的粒度分布曲线形态,尤其是量化粒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江南隆起上的下古生界缺失带──华南加里东前陆褶冲带的标志
马文璞 丘元禧 何丰盛
1995, 9(3): 320.
摘要
(
104
)
PDF
(409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华南的主造山事件发生在加里东期。由于中生代同一方向薄皮冲断作用的叠加和改造,早古生代的碰撞构造格局已不清楚。江南隆起核部存在一下古生界缺失带,它平行隆起走向线状分布,空间上分开了西北的扬子型地层和东南的江南型地层区,晚古生代浅海碳酸盐平缓超覆其上。由于早古生代时江南隆起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的大陆斜坡部位,当时曾普遍接受沉积,上述线状地层缺失带应属造山变形产物,可能标示着加里东期造山带的前陆褶冲带的位置。
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及表现特征
易明初 李晓
1995, 9(3): 325.
摘要
(
100
)
PDF
(891KB) (
1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在全面总结燕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相和厚度分析、地貌类型及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活动构造类型及特征、延(庆)涿(鹿)地堑盆地及其构造演化、地震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邻区地壳运动划分的意见,系统地将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为两期、三幕和三亚幕,为我国东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生代地壳运动年表。
吉林四平山门银矿区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研究意义
冯明 郭华
1995, 9(3): 337.
摘要
(
69
)
PDF
(466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通过对吉林四平山门银矿区韧性剪切带的宏观和显微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认识到该剪切带主要由钙质和长英质两类糜棱岩系列岩石组成,具左旋剪切,剪切总位移量约为830m,用石英自由位错密度估算出差异应力值为79.8~121.9MPa。该剪切带的研究加深了对山门银矿成矿作用、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的认识,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盆地中同生断层及对层控Pb-Zn(-B-Cu-Ag)矿床的控制
程小久 翟裕生
1995, 9(3): 343.
摘要
(
72
)
PDF
(495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本文综述了同生断层控矿研究的进展,并结合在粤北地区的研究,论述了伸展及走滑盆地中同生断层的形成机制、特征和在盆地流体迁移和聚集中的作用以及与层控Pb-Zn(-Ba-Cu-Ag)等矿床的时空关系,认为沉积盆地中不同成因类型的层控矿床是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成矿时空分异受同生断层和盆地流体系统的控制。
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LTD)简介
1995, 9(3): 349.
摘要
(
104
)
PDF
(167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LTD)简介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于1994年3月16日经地矿部科技司批准正式成立的。组成与规模本室有固定人员12人,其中研究人员1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贵州东部镇远地区钾镁煌斑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
江万
1995, 9(3): 351.
摘要
(
95
)
PDF
(614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通过对贵州东部镇远地区的一套偏碱性的基性超基性煌斑岩的矿物学及岩石学研究,发现该套岩石具有多种钾镁煌斑岩的特征矿物和结构:含钛的钾碱镁闪石、钛金云母、低铝透辉石、含铁透长石,以及金云母的嵌晶状结构、橄榄石的"犬牙"结构。在岩石地球化学方面,它们与世界典型地区的钾镁煌斑岩相似。根据对比鉴定,将这套岩石定名为:(1)金云母钾镁煌斑岩;(2)含橄榄石嵌晶状钾镁煌斑岩。
新疆新产出的宝石级榍石的宝石学特征
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
1995, 9(3): 359.
摘要
(
78
)
PDF
(286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新疆西南部帕米尔-西昆仑山区近年来新发现许多宝石新品种。其中宝石级榍石晶体较大,呈金黄色,透明,金刚光泽,硬度5.5~6,密度3.53;高折射率,具很强的双折射和十分明显的色散(出火);可与锆石、金红石甚至钻石媲美,十分美丽,属较罕见宝石品,是近年来新疆宝石品种的重要发现之一。
无弹簧式振动锤周期运动稳定性的研究
喻重山 孙孝庆
1995, 9(3): 363.
摘要
(
62
)
PDF
(553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本文讨论了无弹簧式振动锤锤体在每个运动周期内冲击一次的简单周期运动。通过建立运动方程,分析小扰动量对运动方程的影响,建立了锤体做简单周期运动时的稳定条件,并分析对比了无量纲冲击时间△T=0和△T时的情况。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实际实验的情况基本相符。
重磁异常的人机联作校正-迭代反演
杨高印 管志宁
1995, 9(3): 372.
摘要
(
77
)
PDF
(595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三度体重磁异常的人机联作校正-迭代反演方法。该方法用二度半组合多边形棱柱体来逼近三度体,从而把三度体重磁异常反演问题转化为二度半体的反演问题;为了消除组合体迭加场的影响,该方法采用了一种校正-迭代技术。理论模型反演计算表明,该方法实际可行。
反射宇宙中子法的应用研究
葛良全
1995, 9(3): 382.
摘要
(
64
)
PDF
(366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反射宇宙中子法是一种工程物探新方法。本文论述了宇宙中子、反射宇宙中子的形成过程和反射宇宙中子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由于反射宇宙中子法不受工业电、磁的干扰和不对民用建筑产生破坏,因而该方法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密集区进行工程地质填图,可显示其优越性。
1992年我校师生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续)
白兰云
1995, 9(3): 387.
摘要
(
77
)
PDF
(384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1992年我校师生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续)五、构激地质学39.对北京房山岩体填图单位的初步探讨,周正国,罗照华,何明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区域地质。40.东秦岭造山带南冀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柴育成,吴正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大陆构造论...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作者须知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模板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