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出版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2年 第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2-07-01
上一期
下一期
腾冲新生代火山作用构造—岩浆类型的探讨——一种滞后型的弧火山
赵崇贺 陈廷方
1992, 6(2): 119.
摘要
(
98
)
PDF
(688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腾冲火山群是我国著名的新生代火山群之一。它共分4个喷发期,根据K—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第一期为2.93Ma,第二期为0.81Ma,第三期为0.31Ma,第四期为0.13Ma。该火山群为典型的钙碱性系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弧火山岩组合。它喷发于晚上新世—晚更新世,但这一时期腾冲地区已为大陆板内环境,它可能与K
2
末怒江洋壳俯冲作用有关。因此,腾冲弧火山岩的形成至少在俯冲作用停止以后60Ma,属于一种新的火山作用类型——碰撞后弧火山或滞后型弧火山。
电子探针在蚀变矿物晕研究中的应用
陈代璋 陈凤贤
1992, 6(2): 130.
摘要
(
98
)
PDF
(660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选择3种成因的微晶岩石,用电子探针直接在光薄片上进行常规全岩成分分析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作对比,说明用电子探针粗束斑缓慢移动样品和用细束斑面积扫描两种方法,对某些岩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可行性。作者还采用上述方法,对湘西沃溪Au-Sb-W矿床蚀变矿物晕进行矿物—地球化学微剖面研究,揭示了有关热液矿床围岩蚀变作用过程中元素迁移的规律、岩石退色的机理,提供了矿床成因的信息。
应用阴极发光技术探讨含矿岩系成岩作用及其与成矿关系——以云南金顶铅锌矿床为例
宋志敏 姚永
1992, 6(2): 139.
摘要
(
93
)
PDF
(707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阴极发光技术对云南金顶铅锌矿床含矿岩系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压实压溶作用等。根据阴极发光特征揭示了方解石胶结物的不同世代、不同类型胶结物的生成顺序、矿物之间形成的先后关系,确定了成岩阶段,进而探讨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矿化期次,说明阴极发光技术是一种简便、可靠的矿床研究的手段之一。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林兵 程海生 苏文明
1992, 6(2): 150.
摘要
(
90
)
PDF
(722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毕家山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成矿金属物质主要取自基底地层,而不是含矿层。地层地球化学和铅同位素研究都证实了这一论点;(2)该矿床矿石硫主要取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硫;(3)矿床成矿流体的水主要来源于渗流加热的大气降水和部分回灌的海水;(4)该矿床应属于同生热液沉积-动力分异热液强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本文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以便直观地了解该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
江西永新—崇义地区奥陶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探讨
袁鄂荣 李志明
1992, 6(2): 160.
摘要
(
99
)
PDF
(1049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在野外工作和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首次在江西水新—崇义地区奥陶系发现火山碎屑岩。本文从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入手,探讨了该区奥陶系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据此厘定了各组的含义,讨论了其时代归属。
腕足类Costiferina和Stereochia属的特征、成员及其地质、地理分布
姜建军 袁海军
1992, 6(2): 174.
摘要
(
110
)
PDF
(702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根据从云南西部耿马采集的大量的腕足类Stereochia属标本,以及详查资料的比较,对Stereochia属和Costiferina属的特征和成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对属种的修订,理清了两个属的地质时代和地理分布。结果表明,Stereochia属的地质历程主要是早二叠世Sakmarian期至晚二叠世Dzhulfian期;Costiferina属出现时期比Stereochia属晚,主要分布在早二叠世Baigendzinian期至晚二叠世Djulfian期。上述两属对确定冈瓦纳大陆北缘海边界有重要意义,Stereochia常与(竹蜓)类和珊瑚化石共生,生活在温暖清澈水体中。古地理上,它分布在冈瓦纳大陆北缘海边界,属于浅海地台型沉积范围;Costiferina常出现于碎屑岩中,与之共处的化石多为个体巨大、壳壁厚的Fusispirifer,很少与(竹蜓)类和珊瑚类在一起,表明它生活在冈瓦纳大陆北缘海的靠大陆一侧,这里陆源碎屑丰富,海水混浊,并相对偏冷。
网状遗迹—新属——Neurodictyon n.ichnogen.
李日辉
1992, 6(2): 183.
摘要
(
80
)
PDF
(347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遗迹属Neurodictyon n.ichnogen.发现于陕西富平中奥陶统金粟山组。遗迹为不规则网状,穴道有主次之分,主、次穴道大致平行。可能是一种居住兼进食的系统潜穴构造,造迹生物可能是微小的蠕虫类(?)。
阿尔泰大型剪切弧形推覆构造系及其应变恢复
曲国胜 张进江
1992, 6(2): 188.
摘要
(
80
)
PDF
(1256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西中晚期阿尔泰造山带中发育了一系列剪切弧形推覆构造系,平面上呈弧形,剖面上呈叠瓦状背驮式由北东向南西斜—逆冲,其成因是斜向的壳内叠积及受早期类拗拉谷楔形构造和斜—逆冲下盘边界的联合影响,喜马拉雅期推覆系重新复活。应变恢复表明现长为50Km的剖面其原长最小为266.7Km,最小缩短量为216.7Km,海西早期类拗拉谷的最小宽度为170Km,应变恢复结果与斜—逆冲模式一致。
青藏高原第四纪大陆冰盖对高原隆升的影响
郑英龙 韩同林
1992, 6(2): 201.
摘要
(
108
)
PDF
(539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依据在青藏高原存在第四纪大陆冰盖的基础上,给定了3个不同厚度的冰盖,应用弹性板模式模拟计算了大陆冰盖消融前后的地壳均衡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由大陆冰盖消融可能引起的高原隆升最大不超过700m。因此,就整个高原的隆升幅度来说可忽略其影响。但由于冰川消融前后高原负荷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隆升速度的相应变化,因而引起地表侵蚀强弱程度的不同及其它一些地质现象是不能忽视的。
古亚洲海洋(蒙古段)的宽度
高长林
1992, 6(2): 201.
摘要
(
0
)
PDF
(605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初次提出计算古海洋宽度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求得古亚洲海洋(蒙古段)在奥陶纪时宽度达5805km。
裂隙参数分析在岩体力学和水力学习性研究中的应用
吴旭君 潘别桐
1992, 6(2): 217.
摘要
(
82
)
PDF
(574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体的力学和水力学习性主要取决于其中裂隙的发育程度。一定成因的裂隙具有一定的发育规律,这一规律既具确定性又具随机性。本文详细讨论了表示岩体裂隙发育程度特征参数的量测和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裂隙参数分析在研究岩体渗透习性、岩体中裂隙网络计算机模拟及岩体弹性参数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埋藏基岩断层对地震波传播影响的初步研究
万志清 孙进忠
1992, 6(2): 227.
摘要
(
79
)
PDF
(541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地震地质研究中,人们发现埋藏基岩断层对地震波传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怎样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却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室内超声地震模型试验为基础,以控制北京凹陷的埋藏基岩断层为例,从能量角度分析断层对地震波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得出了若干初步结论。
二维大地电磁资料的人机联作解释
陈久平 王光锷
1992, 6(2): 235.
摘要
(
78
)
PDF
(408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在PC微机上实现的大地电磁资料的二维人机联作解释软件(简称MTI2D)。该软件由建模、二维正演和绘图三部分组成。建模、绘图部分采用TURBO BASIC编程,二维正演部分采用有限元解法,用FORTRAN77写成。三者相互独立,通过SHELL功能将三者连在主莱单下。此外,还说明了在建模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问题。 经理论验证和实测资料解释表明,该软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作者须知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模板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