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出版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93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3-04-02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北兴隆煤田巨厚煤层的地层归属
陈芬 钟蓉 王京东 邓胜徽
1993, 7(1): 1.
摘要
(
47
)
PDF
(584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限据海水进退规程、植物化石、火山碎屑岩分布及煤层发育等情况进行对比,华北地台北部晚古生代普遍存在的巨厚煤层应归属太原组
安徽新杭地区南陵湖组微相分析及其大理石找矿方向
王金云
1993, 7(1): 9.
摘要
(
65
)
PDF
(856KB) (
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杭地区下三叠统南陵湖组碳酸盐岩微相可划分为13个类型。且归属于盆地边缘、台地斜坡、粒屑滩、泻湖及潮坪8个大的沉积环境。并可建立一个垂向上的浅水向上依次相接的微相序列,进而转换成水平方向的沉积模式,表现为明显的海退序列。微相序列的演变与沉积盆地演化有密切的关系,某些微相的岩石可作为大理石矿床开采。预测地处江南古陆北缘有下二叠统分布的地区是寻找沉积型大理石矿床的有望地段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的层序地层学分析
宋国奇
1993, 7(1): 20.
摘要
(
50
)
PDF
(1197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按照层序地层学原理,应用多种资料,分析了济阳坳陷地震T2,T6际准层的层序地层学意义,将济阳坳陷下第三系划分成3个二级层序,其中又可以划分出多个三级层序。每个二级层序都可以分成3个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LST)以盐(膏)岩或灰色泥岩,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水进体系域(TST)以大套暗色泥岩沉积为特征;高水位体系域(HST)对应于河流 三角洲沉积。湖水面升降与构造运动,古气候及全球性海平面变化有关。3次大的水进期形成的暗色泥岩是主要生油层。低水位近岸(水下)扇、斜坡碳酸盐岩、与三角洲有关的各类砂体是良好的油气储层。层序地层学原理可以应用于湖相沉积。
滇西地区夷平面变形及其反映的第四纪构造运动
何浩生 何科昭
1993, 7(1): 31.
摘要
(
76
)
PDF
(584KB) (
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西地区广泛发育一级上新世夷平面。夷平面普遍受到两种变形,一种是大面积的掀斜变形,夷平面高度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另一种为断裂变形,夷平面呈地堑式下降或地垒式上升。 如果以夷平面为第四纪构造运动标志,那么,自上新世末朗以来,滇西地区垂直上升幅度为3500~400m;滇西几条活断层的垂直位移幅度分别是,剑川断裂1650~500m,怒江断裂1850m,腾冲 梁河盆地南北向、北东向断裂分别为850m和1300m。
埋藏环境下碳酸盐岩建设性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意义
陈荣坤
1993, 7(1): 40.
摘要
(
73
)
PDF
(803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南方中扬子地区和北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寒武系、奥陶系埋藏成岩作用的详细研究,认为:(1)埋藏破裂、裂隙作用虽然能使岩石孔隙度有所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连通原已存在的孔隙。从而提高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2)埋藏白云化作用形成的晶间孔、缝、晶内孔、晶间溶孔等是油气储集的一种最有利的空间;(3)与构造作用相关的埋藏溶解作用和深部埋藏作用能形成有意义的油气储集场所。上述3冲作用相互叠加时。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将急剧提高。本文提出鄂尔多斯北缘和东缘奥陶系是油气勘探的战略远景区。同时首次提出了识别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的标志和际准。
利用低变质煤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探讨氧化还原作用的特征及其对成熟度评价的影响
许桂生 张爱云
1993, 7(1): 50.
摘要
(
65
)
PDF
(544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变质煤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如“A”/Cor,“H”/Cor,I
H
,T(max)OEP,Pr/Ph,S
1
+S
2
,C
3
-菲/总烷基菲等随其在泥炭化过程中经受的氧化还原作用程度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显示了氧化还原作用的各种特征.氧化作用以脱去一个至多个碳原子的脱羧基作用或断裂作用的形式,改变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和烷基菲的组成。并在其对残余部分性质所给予的影响的意义上,可被视为一种“超前煤化作用”。还原作用促进有机质向烃转化,随还原作用加深而发生的镜质组更加富氢的变化比镜质组数量的变化更能提高煤的产烃潜量。只有在查明了煤氧化还原程度的前提条件下,应用这些指标评价成熟度才可能更为准确。
论有机质生烃潜能与生源的关系及干酪根的成因类型
郝芳 陈建渝
1993, 7(1): 57.
摘要
(
101
)
PDF
(693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对我国若干盆地数百个样品的综合分析表明,(1)藻类等低等水生浮游植物来源的有机质经过一定程度的沉积 成岩氧化可形成贫氢的腐泥型干酪根(Ⅲ型或Ⅳ型):(2)不仅高等植物的某些特殊生化组分可对富集形成壳质型干酪根,其木质纤维组分办可形成相对富氢的腐植型干酪根;(3)不同类型十酪根中的镜质组分的化学结构明显不同;(4)沉积成岩条件对有机质的活化能和热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床勘查模型系统
岑博雄 熊鹏飞 王定域 李志德
1993, 7(1): 66.
摘要
(
47
)
PDF
(592KB)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山西中条山铜矿系统勘查的研究,建立了胡-篦型铜矿床的勘查模型系统,包括描述模型、成矿模型、准则模型、标志模型和勘查模型等要素,并在该区成矿预测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
陕西银硐子喷溢沉积改造型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解析
王思源
1993, 7(1): 73.
摘要
(
52
)
PDF
(645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相喷溢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一向被称为“喷气矿床”,但鉴于“喷气”一词含义的局限性,本文用“喷溢”代之。陕西银硐子矿床是一典型实例。本文重点解析该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及其构造成矿作用,最后建立了柞水 山阳银多金属矿田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演化模式。
四川盆地龙女寺储卤构造深层地下卤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周训
1993, 7(1): 83.
摘要
(
76
)
PDF
(764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将龙女寺储卤构造深层地下卤水与不同浓缩阶段的黄海水两者的化学组分进行比较,以及对不同储卤层卤水之间的化学组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储卤构造地下卤水以高矿化度和富含Br,I,Sr,Ba等元素为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碎屑岩储卤层的Cl NaCa型卤水和碳酸盐岩储卤层的Cl Na型卤水。前者来源于以陆相为主的同生沉积水,泥岩和页岩的隔膜渗滤作用可能对卤水化学组分的富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后者则来源于海相同生沉积残余卤水,其化学组分主要受蒸发岩沉积的控制
与城市地下生命线工程有关的双层地质结构中的几个问题
彭一民 孙进忠
1993, 7(1): 93.
摘要
(
52
)
PDF
(696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城市地下生命线工程要求对埋藏基岩中的活动断裂作出工程评价,以判断其是否有出现地表破裂的可能。 本文提出了对研究活动断裂的3项内容,即:“活动断裂的活动时间下限、地震复发周期及活动断裂的活动速率;对不同的断裂活动机制,即蠕动和粘滑,从覆盖层厚薄两种情况分析了对地基所产生的影响。 作者通过超声地震模型实验对覆盖层横向非均一性影响地下生命线工程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横向非均一的覆盖层在地震过程中对地下生命线工程影响显著,不可忽视。
饱和土蠕(滑)动液化的研究
王家鼎 王靖泰 黄海国
1993, 7(1): 102.
摘要
(
125
)
PDF
(556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对黄土区饱和土蠕动及滑动液化作了进一步研究。文中首先列举了黄土滑坡现场饱和土液化的一些典型实例及其所造成的宏观危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饱和土蠕(滑)动液化的定义,在大量现场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饱和土蠕(滑)动液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液化势的评价方法。
江西玉山石煤烧结包裹与钒转化的研究
许国镇 张秀荣 尹光衡
1993, 7(1): 109.
摘要
(
64
)
PDF
(613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玉山含钒石煤既是低热值能源,又是一种新类型钒矿资源。为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在600~1150℃下进行了氧化培烧和钠化焙烧,测定了煤灰的松装密度d和钒转化率η,研究厂烧结包裹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煤灰烧结严重,对钒包裹几率加大,钒转化率降低。石煤作为能源利用时,燃烧温度不宜超过950℃,石煤钠化焙烧提钒最佳温度775℃。在两种焙烧条件下的石煤烧结机理作了探讨,并进一步得出玉山石煤烧结与包裹的关系式。
地球坐标系内的磁场转换方法
安玉林 管志宁
1993, 7(1): 118.
摘要
(
82
)
PDF
(336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满足卫星磁测资料解释的需要,作者提出了地球坐标系内的磁场转换方法,包括:(1)非同一球面上磁场换算同一球面上磁场的“曲化平”方法;(2)不同球面磁场互换的“延拓”方法;(3)由测量方向与磁化方向均与基本地磁场一致的场T,换算测量与磁化方向均指向地心的场Z,的“化向地磁极”方法。所有方法均建立在球谐分析的基础上,且均可以应用于地球表面的局部区域。
柴达木北缘发现大型韧性剪切带
赖绍聪 邓晋福 赵海玲 罗照华 刘厚祥 杨建军 周天祯
1993, 7(1): 125.
摘要
(
64
)
PDF
(125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柴达木北缘韧性剪切带发育于元古界达肯大坂群中深变质岩以及上奥陶统浅变质火山岩中。是本次研究工作中首次发现并厘定。该韧性剪切带北起苏干湖,经赛什腾山、绿梁山、锡铁山至沙柳河,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全长约600km。带内变形强度并不均一,形成
《现代地质》加入CUJA系统
《现代地质》编辑部
1993, 7(1): 126.
摘要
(
75
)
PDF
(85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CUJA介绍 中国高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Chinese University of Journal Abstract)文献数据库创建于1982年,在1986年CUJA文献库试制成功,1988年进入全国最大的BDSIRS联机情报系统,并于1989年进入国际最大的DIALOG联机情报检索系统,成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作者须知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模板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