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藏阿里地区遗迹化石十分丰富,主要产在阿里喜马拉雅扎达县象泉河两岸、普兰县的玛旁雍错附近以及阿里喀喇昆仑的日土县班公湖、多玛一带。在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中都有产出。 本区遗迹化石形态多种多样:有网格状、蛇曲状、树枝状、放射状、圆形、马蹄形、棒形等、其生态习性主要有觅食迹、居住迹、爬迹、停迹等。 遗迹化石为原地埋藏,能反映造迹生物生活时期的沉积环境。根据本区遗迹化石及其围岩特征,可以划分如下沉积柑:1.滨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石针迹Skolithos;2.浅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海藻迹Phycodes;3.半深海-深海相,代表性遗迹化石有古网迹Paleodictyon,洛轮茨迹Lorenzini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