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现代地质 ›› 1993, Vol. 7 ›› Issue (1): 40-.

• • 上一篇    下一篇

埋藏环境下碳酸盐岩建设性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意义

  


  • 出版日期:1993-04-02 发布日期:2021-12-14

  • Online:1993-04-02 Published:2021-12-14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南方中扬子地区和北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寒武系、奥陶系埋藏成岩作用的详细研究,认为:(1)埋藏破裂、裂隙作用虽然能使岩石孔隙度有所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连通原已存在的孔隙。从而提高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2)埋藏白云化作用形成的晶间孔、缝、晶内孔、晶间溶孔等是油气储集的一种最有利的空间;(3)与构造作用相关的埋藏溶解作用和深部埋藏作用能形成有意义的油气储集场所。上述3冲作用相互叠加时。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将急剧提高。本文提出鄂尔多斯北缘和东缘奥陶系是油气勘探的战略远景区。同时首次提出了识别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的标志和际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