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质 ›› 2005, Vol. 19 ›› Issue (Suppl): 171-175.
沃玉进1,2,肖开华2,周雁2,张云霞2,杨志强2
WO Yu-jin1,2,XIAO Kai-hua2,ZHOU Yan2,ZHANG Yun-xia2,YANG Zhi-qiang2
摘要:
苏皖下扬子地区晚震旦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可分为3个阶段。燕山期以来的晚期构造运动除造成区内海相中生界、古生界地层实体对冲构造格局的形成以及地质结构分异和逆冲推覆构造的产生外,前期压性盆地、后期断坳盆地的叠加,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内海相中古生界的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封盖与保存条件以及生储盖组合的重建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挤压抬升、逆冲推覆和断裂作用一方面破坏了原生油气藏,对后期重建的保存条件也有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却延缓了海相烃源岩的生烃过程,有利于有效储集空间的形成。拉张沉降、沉积叠加一方面造成烃源岩增熟而发生“二次”生烃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得封盖层的成岩程度增高、岩性变脆而导致封闭能力下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