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肖庆辉. 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沿——大陆边缘地质[J]. 中国地质,1984,11(6):29-30.
[2]侯遵泽, 杨文采. 中国重力异常的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1997,40(1):85-95.
[3]FoufoulaGeorgiou E, Kumar P. Wavelets in Geophysics[M]. Washington: Academic Press Inc,1994:1-20.
[4]徐亚, 郝天珧. 位场小波变换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21(4):1132-1138.
[5]何家雄, 刘海龄, 姚永坚, 等.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地质及资源前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20.
[6]闫全人, 王宗起, 李增悦,等.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特征及其构造过程[J]. 地质论评, 2000,46(4):417-423.
[7]林珍, 张莉, 易海, 等. 利用重磁资料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中生界分布[J]. 物探与化探, 2010,34(4):422-427.
[8]杨文采,施志群,侯遵泽,等. 离散小波变换与重力异常多重分解[J].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4):534-541.
[9]宋海斌, 郝天珧, 江为为, 等. 南海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基底断裂体系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17(1):24-34.
[10]姚伯初, 万玲, 刘振湖, 等. 南海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油气资源[J]. 地球科学, 2004,29(5):543-549.
[11]姚伯初, 万玲. 中国南海海域岩石圈三维结构及演化[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1-222.
[12]张健, 汪集旸.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部地热特征[J]. 科学通报, 2000,45(10):1095-1100.
[13]郝诒纯, 陈平富. 南海北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晚第三纪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J]. 现代地质, 2000,14(3):237-245.
[14]孙春岩, 吴能有, 牛滨华,等. 南海琼东南盆地气态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预测[J]. 现代地质, 2007,21(1):95-100.
[15]李文勇, 李东旭. 中国南海不同板块边缘沉积盆地构造特征[J].现代地质, 2006,20(1):19-29.
[16]黄永健. 南海西北部海南岛幅重磁场特征分析[J]. 南海地质研究,2006(1):111-117.
[17]杨恬, 吴世敏. 南海西北部重磁场及深部构造特征[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3):364-370.
[18]宋海斌. 南海基底构造格架及张裂大陆边缘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