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 等. 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J]. 岩石学报, 2006, 22(10): 2561-2566.
[4] 陈建平,唐菊兴,陈勇,等. 西南三江北段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J]. 现代地质, 2008, 22(1): 9-18.
[5] 郝金华,陈建平,董庆吉,等. 青海三江北段斑岩钼铜矿带含矿斑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1, 30(3): 427-437.
[6] 郝金华,陈建平,田永革,等. 青海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含矿斑岩矿物学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J]. 地质与勘探, 2010,46(3): 367-376.
[7] 王召林,杨志明,杨竹森,等. 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床:玉龙铜矿带的北延:来自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的证据[J]. 岩石学报, 2008,24(3): 503-510.
[8] 杨志明,侯增谦,杨竹森,等. 青海纳日贡玛斑岩钼〖BF〗(〖BFQ〗铜〖BF〗)〖BFQ〗矿床:岩石成因及构造控制[J]. 岩石学报, 2008, 24(3): 489-502.
[9] 宋忠宝,贾群子,陈向阳,等. 三江北段纳日贡玛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的确定及地质意义[J]. 地球学报, 2011, 32(2): 154-162.
[10] 莫宣学,路凤香,沈上越, 等. 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与成矿[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3:1-267.
[13] 胡培远,李才,苏犁,等.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蜈蚣山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定年:泛非与印支事件的年代学记录[J]. 中国地质, 2010,37(4): 1050-1061.
[18] 王登红, 应汉龙, 梁华英.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6:1-208.
[19] 刘增乾,李兴振,叶庆同,等. 三江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划分与矿产分布规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3:1-248.
[20] 侯增谦,曲晓明,王淑贤,等.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J]. 中国科学: D辑, 2003, 33(7): 609-618.
[22] 梁华英,莫济海,孙卫东,等.藏东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岩成矿系统时间跨度分析 [J]. 岩石学报, 2008,24(10): 2352-2358.
[23] 王成辉,唐菊兴,陈建平,等. 西藏玉龙铜钼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J]. 地质学报, 2009, 83(10):1445-1455.
[24] 王登红,屈文俊,李志伟,等.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斑岩铜钼矿的成矿集中期:ReOs同位素定年 [J]. 中国科学:D辑, 2004,34(4): 345-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