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质 ›› 2009, Vol. 23 ›› Issue (2): 333-336.
杨永利1,2,霍春亮3
YANG Yong-li 1,2, HUO Chun-liang 3
摘要:
老井放大生产压差进行有效提液是提高注采系统排液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分析了双河油田储层主要微相砂体的产液和吸水能力,认为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提液能力差,而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具有较强的提液能力;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吸水能力差,难以补充提液后造成油层压力亏空,而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很容易实现注采平衡,保证油井持续提液。同时,从新井钻遇状况、数值模拟和单井水驱曲线分析了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状况,认为能用水动力学方法开采的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水下分流河道中。因此,双河油田在油田开发后期的提液井应选择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的油井中。实践结果也表明,选择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油井中放压提液能取得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