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质 ›› 2023, Vol. 37 ›› Issue (04): 1075-1088.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3.086
• 旅游地学 • 上一篇
收稿日期:
2023-06-01
修回日期:
2023-06-26
出版日期:
2023-08-10
发布日期:
2023-09-02
通讯作者:
朱青峰,男,博士,1989年出生,设计学专业,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礼制与服饰文化等研究。Email:作者简介:
朱青峰,男,博士,1989年出生,设计学专业,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礼制与服饰文化等研究。Email:1468827181@qq.com。基金资助:
WANG Lulin1(), ZHU Qingfeng1,2(
)
Received:
2023-06-01
Revised:
2023-06-26
Online:
2023-08-10
Published:
2023-09-02
摘要:
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和特征描述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与基础。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具有丰富的典型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学意义。在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将阿尔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划分为地貌景观、水体景观2大类,进一步划分为火山地貌、岩石地貌、流水地貌、构造地貌、泉水景观6类,以及火山机构、火山熔岩地貌、火山成因湖泊、花岗岩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构造地貌、温泉、风景河段9亚类,共识别47处地质遗迹点,其中的火山地貌和温泉景观在全球地质遗迹对比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明了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征,并从地貌学、水文地质学以及旅游地学等方面探讨其地学意义,为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线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公园地质科学研究、地球科学科普以及地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王璐琳, 朱青峰. 内蒙古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地学意义[J]. 现代地质, 2023, 37(04): 1075-1088.
WANG Lulin, ZHU Qingfeng.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Geoheritage in the Arxan Global Geopark, Inner Mongolia[J]. Geoscience, 2023, 37(04): 1075-1088.
图2 阿尔山区域构造简图 1.北北西向断层;2. 北北东向断层;3. 其它方向断层;4. 岩脉;5. 裂隙式火山通道;6. 破火山口环状断层;7. 古火山通道;8. 地质界线;J3b.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
Fig.2 Sketch map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Arxan area
大类 | 类 | 亚类 | 地质遗迹点名称 |
---|---|---|---|
地貌 景观 | 火山地貌 | 火山机构 | 高山火山锥、四方山火山锥、岩山火山锥、天池火山锥、石盆火山锥、砂盆火山锥 |
火山熔岩 地貌 | 熔岩台地、熔岩隧道、喷气锥群、绳状熔岩、翻花熔岩和石海、熔岩冢群、溶岩洞、熔岩陷谷(坑)、玄武岩柱状节理、龟背状熔岩构造 | ||
火山成因 湖泊 | 天池、驼峰岭天池、月亮池、金池、银池、地池、乌苏浪子湖、松叶湖、杜鹃湖、鹿鸣湖、仙鹤湖、松鼠湖、眼镜湖 | ||
岩石地貌 | 花岗岩 地貌 | 玫瑰峰、麒麟峰、猎人峰、仙人洞、花岗岩竖井 | |
流水地貌 | 流水侵蚀 地貌 | 天河峡谷、三潭峡、石塘瀑布 | |
流水堆积 地貌 | 曲流河 | ||
构造地貌 | 构造地貌 | 门山、三角山 | |
水体 景观 | 泉水景观 | 温泉 | 疗养院温泉群、五里泉、金江沟温泉群、银江沟温泉群 |
河流景观 | 风景河段 | 努木尔根河、哈拉哈河、不冻河 |
表1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表
Table 1 List of geoheritages in the Arxan Global Geopark
大类 | 类 | 亚类 | 地质遗迹点名称 |
---|---|---|---|
地貌 景观 | 火山地貌 | 火山机构 | 高山火山锥、四方山火山锥、岩山火山锥、天池火山锥、石盆火山锥、砂盆火山锥 |
火山熔岩 地貌 | 熔岩台地、熔岩隧道、喷气锥群、绳状熔岩、翻花熔岩和石海、熔岩冢群、溶岩洞、熔岩陷谷(坑)、玄武岩柱状节理、龟背状熔岩构造 | ||
火山成因 湖泊 | 天池、驼峰岭天池、月亮池、金池、银池、地池、乌苏浪子湖、松叶湖、杜鹃湖、鹿鸣湖、仙鹤湖、松鼠湖、眼镜湖 | ||
岩石地貌 | 花岗岩 地貌 | 玫瑰峰、麒麟峰、猎人峰、仙人洞、花岗岩竖井 | |
流水地貌 | 流水侵蚀 地貌 | 天河峡谷、三潭峡、石塘瀑布 | |
流水堆积 地貌 | 曲流河 | ||
构造地貌 | 构造地貌 | 门山、三角山 | |
水体 景观 | 泉水景观 | 温泉 | 疗养院温泉群、五里泉、金江沟温泉群、银江沟温泉群 |
河流景观 | 风景河段 | 努木尔根河、哈拉哈河、不冻河 |
火山地貌 | 特征描述 | |
---|---|---|
火山机构 | 高山火山锥 | 高山火山锥属复式火山锥,为火山多次喷发形成。锥体平面近椭圆形,保存已不完整,属破火山口,面积约4 km2。高山火山锥底部海拔为1350 m,顶部为1711.7 m,相对高差361.7 m。高山火山锥体之高大,在我国玄武质火山锥中较为罕见,形成时代为全新世 |
四方山火山锥 | 四方山火山锥为复式火山锥,锥体平面形态整体为圆形,直径约1.5 km,锥体高166 m,为全新世火山多期喷发的产物 | |
岩山火山锥 | 岩山火山锥属复式火山锥,为火山多次喷发形成。锥体平面近等轴状椭圆,锥底直径约1600 m,面积约2 km2。火山锥底部海拔1390 m,顶部海拔1623 m,相对高差约233 m。岩山火山锥包括三个火山口,分别位于山顶的东侧、西侧和北侧。岩山火山锥形成时间距今约2000年,是一座活火山 | |
天池火山锥 | 位于哈拉哈河和大黑沟交汇处的天池火山锥,是典型的截头圆锥火山锥 | |
石盆火山口 | 位于岩山南西方向约4 km处,火山口形态为长椭圆形,长约1.5 km,宽约0.5 km,平均深度约为60 m。石盆火山口从上至下可以分出四级熔岩台地,火山口内只可见块状火山熔岩,该火山喷发方式为多期宁静式喷发 | |
砂盆火山口 | 位于石盆东侧约1 km处,火山口形态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约1.5 km,宽约0.7 km,平均深度约70 m。砂盆中的火山物质主要为灰黑色玄武质火山渣,为爆破式火山作用的产物 | |
火山熔 岩景观 | 熔岩台地 | 公园内熔岩台地面积达1000 km2,其中最为壮观的是位于石塘林大黑沟一带的熔岩台地,由于全新世的火山作用,多个火山口喷发的大规模熔岩向前流动,在大黑沟一带形成了平坦高地——熔岩台地,组成物质主要是黑灰色、褐灰色的渣状玄武岩 |
熔岩隧道 | 熔岩隧道宽约5 m,深约3 m,走向为43° | |
喷气锥群 | 杜鹃湖畔发育有数以百计的喷气锥和喷气碟。喷气锥直径1.2~2 m,高0.8~1.6 m,近圆状,呈壳状、层状叠置。喷气通道一般呈上细下粗的锥管状,通道壁上有明显的熔岩喷气构造。喷气碟与喷气锥伴生,是喷气锥的雏形,其形状各异 | |
绳状熔岩 | 在石塘林的结壳熔岩中随处可见,是结壳熔岩在流表层局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推挤、扭动、卷曲而成,外表与钢丝绳、麻绳、草绳等形态极为相似,表面粗糙,成束出现 | |
翻花熔岩 和石海 | 石塘林分布着大片的破碎块状或渣状的熔岩流——石海,面积约40 km2,其中有些景观像海中浪花,即为翻花熔岩 | |
熔岩冢群 | 从大黑沟到摩天岭约40 km2的范围内分布着约30个熔岩冢,多呈馒头状,直径5~7 m,高2~4 m,中间有通气孔道,熔岩冢的顶部和侧面常裂开,形成裂隙式孔洞 | |
熔岩洞 | 分布于石塘林,熔岩洞洞口多呈拱形,洞高约2 m,洞深浅不一,有的已陷落成沟。洞穴的熔岩流表面多有熔岩棘,部分熔岩呈绳索状、涟漪波状和垅状,属熔岩流表面结壳而底部流动的结果 | |
熔岩陷谷(坑) | 位于石塘林,熔岩陷谷(坑)长约50 m,宽约20 m,深约2 m,呈长条形 | |
玄武岩柱 状节理 | 位于哈拉哈河西南河谷谷坡上,玄武岩柱状节理露头高约8 m,宽20 m,岩性为灰黑色气孔状玄武岩,发育三组节理,其中两组产状为110°∠75°和30°∠80°,还有一组近与水平,横截面为三角形 | |
龟背状熔 岩构造 | 位于兴安林场北东约200 m的平坦熔岩台地上,地形平整,纵横两个方向发育两组收缩裂隙,呈网格状切割结壳状熔岩,使平整的熔岩面形似龟背。收缩裂隙间距约1 m,裂隙宽度5~10 cm,内部充填了后期的熔岩。在龟背状熔岩面上,流动构造发育。从熔岩流彼此交切的特征看,此处至少存在三期熔岩流,这三期熔岩流均以气孔构造为典型特征 | |
火山碎屑 堆积物及 其剖面 | 火山碎屑席 | 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岩山火山锥周围,属爆破式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厚度>1 cm,火山渣分布面积约27 km2。这套高度碎屑化的玄武质碎屑席的形成,说明火山喷发时岩浆中挥发分含量较高,爆破式火山作用强烈 |
火山弹堆积物 | 公园内火山弹分布广泛,形态多为纺锤形、椭球形、梨形、麻花形、流弹形和不规则形等,大小差别较大。其成分以基性熔岩为主,外壳通常致密状,内部常呈气孔状,有的为中空,主要堆积在火山口附近及火山锥斜坡上 | |
四方山北西 剖面(火山降 落堆积剖面) | 位于四方山北西向约500 m处,剖面中含有大量火山弹。剖面自下而上分为两层,第1层为灰黑色风化土壤层,厚0.8 m;第2层为火山渣层,上部为黄色火山渣,下部为褐红色火山渣,厚约0.5 m | |
火山碎屑 堆积物及 其剖面 | 哈拉哈河北岸 剖面(基浪 堆积剖面) | 位于哈拉哈河的北岸,该剖面分为13层,每层包括若干个由火山灰和火山渣组成的粗细旋回。基浪堆积是由于水和岩浆相互作用,由此引起射气——岩浆爆发而形成的低密度火山碎屑涌流,在沿地面快速流动过程中堆积形成的产物。其主要特征是发育良好的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堆积物成分为玄武质火山渣与基底或围岩岩石碎屑共存 |
乌苏浪子湖东 剖面(基浪 堆积剖面) | 位于乌苏浪子湖东侧约2 km处的公路旁。可分为5层,1至4层为第四纪风化土壤层和砾石层,第4层和第5层之间为角度不整合关系。第5层以下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所形成的火山灰层和火山渣层的互层,可以分出20个粗细旋回。前4层厚约1.9 m,第5层厚约3 m | |
火山口湖 | 天池 | 海拔1322.3 m,其高度位居全国第三。天池总体形态呈椭圆形,东西长450 m,南北宽300 m,湖水面积约0.135 km2。天池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火山口主要由褐红色气孔玄武岩组成 |
驼峰岭天池 | 驼峰岭天池属火山多次喷发后在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火山口湖,海拔1284 m。总体形态呈脚丫形,东西宽约450 m,南北长约800 m,面积约0.26 km2。形成时代为中—晚更新世 | |
月亮池 | 月亮池呈圆形,直径约50 m,周围地势低平,远观其周围的灌木、杂草呈明显的同心圆状,表明池中水面曾发生过升降变化。月亮池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 | |
金池 | 金池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典型的马蹄形火山口,是熔岩流从锥体底部溢出时裂解破坏锥体而形成。火山口内没有蓄水。金池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 | |
银池 | 银池是火山喷发后由于在火山口积水而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水面呈椭圆形,海拔约1290 m。因为降水减少和天气干旱,湖泊中心大部分地带已经呈沼泽化状态,周围呈同心圆状发育湖泊一、二级阶地,已经到了火山口湖发展的晚期阶段。银池的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 | |
地池 | 地池是在熔岩后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基础上,积水而成的湖泊,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地池呈椭圆形,长150 m,宽100 m,面积约0.0125 km2。地池的湖水在地平面以下,深度可达39~50 m,水面海拔高度为1123 m。周围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橄榄玄武岩 | |
乌苏浪子湖 | 乌苏浪子湖整体为圆形,直径约1.5 km,面积约1.35 km2,平均水深2.5 m。根据乌苏浪子湖的地貌形态和水域分布特点,它为射气-岩浆喷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口湖(玛珥湖) | |
火山堰 塞湖 | 松叶湖 | 松叶湖是因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壅塞哈拉哈河形成的。松叶湖南北长约1300 m,东西宽约150 m,面积3.14 km2。湖底平坦,湖面宽广,整体形态呈弯月形,水中盛产各种野生鱼类,湖岸生长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
杜鹃湖 | 杜鹃湖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由于熔岩流壅塞哈拉哈河形成的。面积1.28 km2,海拔1224 m。该湖东北处为进水口,西北处为出水口,上游与松叶湖相连,平均水深2.5 m,最深可达5 m以上 | |
鹿鸣湖 | 鹿鸣湖湖面宽阔,面积1.57 km2,湖面呈马蹄状。它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壅塞哈拉哈河形成。其三面环山,哈拉哈河从湖的南东流入,从湖南西端流出 | |
仙鹤湖 | 仙鹤湖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哈拉哈河形成的,海拔1135 m,面积1.27 km2。因其湖水清澈,周边沼泽遍布,水生物繁多,每年常有仙鹤来此繁衍生息而得名 | |
松鼠湖 | 松鼠湖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哈拉哈河形成的火山堰塞湖,为不规则长椭圆形,长约300 m,宽约150 m,面积约0.05 km2 | |
眼镜湖 | 眼镜湖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哈拉哈河形成的火山堰塞湖,由东西两个圆形湖组成,因两湖中间有一条小河连接,形状恰似眼镜,故称眼镜湖 |
表2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典型火山地貌特征描述
Table 2 Characterization of volcanic geoheritage in the Arxan Global Geopark
火山地貌 | 特征描述 | |
---|---|---|
火山机构 | 高山火山锥 | 高山火山锥属复式火山锥,为火山多次喷发形成。锥体平面近椭圆形,保存已不完整,属破火山口,面积约4 km2。高山火山锥底部海拔为1350 m,顶部为1711.7 m,相对高差361.7 m。高山火山锥体之高大,在我国玄武质火山锥中较为罕见,形成时代为全新世 |
四方山火山锥 | 四方山火山锥为复式火山锥,锥体平面形态整体为圆形,直径约1.5 km,锥体高166 m,为全新世火山多期喷发的产物 | |
岩山火山锥 | 岩山火山锥属复式火山锥,为火山多次喷发形成。锥体平面近等轴状椭圆,锥底直径约1600 m,面积约2 km2。火山锥底部海拔1390 m,顶部海拔1623 m,相对高差约233 m。岩山火山锥包括三个火山口,分别位于山顶的东侧、西侧和北侧。岩山火山锥形成时间距今约2000年,是一座活火山 | |
天池火山锥 | 位于哈拉哈河和大黑沟交汇处的天池火山锥,是典型的截头圆锥火山锥 | |
石盆火山口 | 位于岩山南西方向约4 km处,火山口形态为长椭圆形,长约1.5 km,宽约0.5 km,平均深度约为60 m。石盆火山口从上至下可以分出四级熔岩台地,火山口内只可见块状火山熔岩,该火山喷发方式为多期宁静式喷发 | |
砂盆火山口 | 位于石盆东侧约1 km处,火山口形态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约1.5 km,宽约0.7 km,平均深度约70 m。砂盆中的火山物质主要为灰黑色玄武质火山渣,为爆破式火山作用的产物 | |
火山熔 岩景观 | 熔岩台地 | 公园内熔岩台地面积达1000 km2,其中最为壮观的是位于石塘林大黑沟一带的熔岩台地,由于全新世的火山作用,多个火山口喷发的大规模熔岩向前流动,在大黑沟一带形成了平坦高地——熔岩台地,组成物质主要是黑灰色、褐灰色的渣状玄武岩 |
熔岩隧道 | 熔岩隧道宽约5 m,深约3 m,走向为43° | |
喷气锥群 | 杜鹃湖畔发育有数以百计的喷气锥和喷气碟。喷气锥直径1.2~2 m,高0.8~1.6 m,近圆状,呈壳状、层状叠置。喷气通道一般呈上细下粗的锥管状,通道壁上有明显的熔岩喷气构造。喷气碟与喷气锥伴生,是喷气锥的雏形,其形状各异 | |
绳状熔岩 | 在石塘林的结壳熔岩中随处可见,是结壳熔岩在流表层局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推挤、扭动、卷曲而成,外表与钢丝绳、麻绳、草绳等形态极为相似,表面粗糙,成束出现 | |
翻花熔岩 和石海 | 石塘林分布着大片的破碎块状或渣状的熔岩流——石海,面积约40 km2,其中有些景观像海中浪花,即为翻花熔岩 | |
熔岩冢群 | 从大黑沟到摩天岭约40 km2的范围内分布着约30个熔岩冢,多呈馒头状,直径5~7 m,高2~4 m,中间有通气孔道,熔岩冢的顶部和侧面常裂开,形成裂隙式孔洞 | |
熔岩洞 | 分布于石塘林,熔岩洞洞口多呈拱形,洞高约2 m,洞深浅不一,有的已陷落成沟。洞穴的熔岩流表面多有熔岩棘,部分熔岩呈绳索状、涟漪波状和垅状,属熔岩流表面结壳而底部流动的结果 | |
熔岩陷谷(坑) | 位于石塘林,熔岩陷谷(坑)长约50 m,宽约20 m,深约2 m,呈长条形 | |
玄武岩柱 状节理 | 位于哈拉哈河西南河谷谷坡上,玄武岩柱状节理露头高约8 m,宽20 m,岩性为灰黑色气孔状玄武岩,发育三组节理,其中两组产状为110°∠75°和30°∠80°,还有一组近与水平,横截面为三角形 | |
龟背状熔 岩构造 | 位于兴安林场北东约200 m的平坦熔岩台地上,地形平整,纵横两个方向发育两组收缩裂隙,呈网格状切割结壳状熔岩,使平整的熔岩面形似龟背。收缩裂隙间距约1 m,裂隙宽度5~10 cm,内部充填了后期的熔岩。在龟背状熔岩面上,流动构造发育。从熔岩流彼此交切的特征看,此处至少存在三期熔岩流,这三期熔岩流均以气孔构造为典型特征 | |
火山碎屑 堆积物及 其剖面 | 火山碎屑席 | 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岩山火山锥周围,属爆破式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厚度>1 cm,火山渣分布面积约27 km2。这套高度碎屑化的玄武质碎屑席的形成,说明火山喷发时岩浆中挥发分含量较高,爆破式火山作用强烈 |
火山弹堆积物 | 公园内火山弹分布广泛,形态多为纺锤形、椭球形、梨形、麻花形、流弹形和不规则形等,大小差别较大。其成分以基性熔岩为主,外壳通常致密状,内部常呈气孔状,有的为中空,主要堆积在火山口附近及火山锥斜坡上 | |
四方山北西 剖面(火山降 落堆积剖面) | 位于四方山北西向约500 m处,剖面中含有大量火山弹。剖面自下而上分为两层,第1层为灰黑色风化土壤层,厚0.8 m;第2层为火山渣层,上部为黄色火山渣,下部为褐红色火山渣,厚约0.5 m | |
火山碎屑 堆积物及 其剖面 | 哈拉哈河北岸 剖面(基浪 堆积剖面) | 位于哈拉哈河的北岸,该剖面分为13层,每层包括若干个由火山灰和火山渣组成的粗细旋回。基浪堆积是由于水和岩浆相互作用,由此引起射气——岩浆爆发而形成的低密度火山碎屑涌流,在沿地面快速流动过程中堆积形成的产物。其主要特征是发育良好的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堆积物成分为玄武质火山渣与基底或围岩岩石碎屑共存 |
乌苏浪子湖东 剖面(基浪 堆积剖面) | 位于乌苏浪子湖东侧约2 km处的公路旁。可分为5层,1至4层为第四纪风化土壤层和砾石层,第4层和第5层之间为角度不整合关系。第5层以下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所形成的火山灰层和火山渣层的互层,可以分出20个粗细旋回。前4层厚约1.9 m,第5层厚约3 m | |
火山口湖 | 天池 | 海拔1322.3 m,其高度位居全国第三。天池总体形态呈椭圆形,东西长450 m,南北宽300 m,湖水面积约0.135 km2。天池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火山口主要由褐红色气孔玄武岩组成 |
驼峰岭天池 | 驼峰岭天池属火山多次喷发后在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火山口湖,海拔1284 m。总体形态呈脚丫形,东西宽约450 m,南北长约800 m,面积约0.26 km2。形成时代为中—晚更新世 | |
月亮池 | 月亮池呈圆形,直径约50 m,周围地势低平,远观其周围的灌木、杂草呈明显的同心圆状,表明池中水面曾发生过升降变化。月亮池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 | |
金池 | 金池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典型的马蹄形火山口,是熔岩流从锥体底部溢出时裂解破坏锥体而形成。火山口内没有蓄水。金池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 | |
银池 | 银池是火山喷发后由于在火山口积水而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水面呈椭圆形,海拔约1290 m。因为降水减少和天气干旱,湖泊中心大部分地带已经呈沼泽化状态,周围呈同心圆状发育湖泊一、二级阶地,已经到了火山口湖发展的晚期阶段。银池的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 | |
地池 | 地池是在熔岩后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基础上,积水而成的湖泊,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地池呈椭圆形,长150 m,宽100 m,面积约0.0125 km2。地池的湖水在地平面以下,深度可达39~50 m,水面海拔高度为1123 m。周围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橄榄玄武岩 | |
乌苏浪子湖 | 乌苏浪子湖整体为圆形,直径约1.5 km,面积约1.35 km2,平均水深2.5 m。根据乌苏浪子湖的地貌形态和水域分布特点,它为射气-岩浆喷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口湖(玛珥湖) | |
火山堰 塞湖 | 松叶湖 | 松叶湖是因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壅塞哈拉哈河形成的。松叶湖南北长约1300 m,东西宽约150 m,面积3.14 km2。湖底平坦,湖面宽广,整体形态呈弯月形,水中盛产各种野生鱼类,湖岸生长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
杜鹃湖 | 杜鹃湖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由于熔岩流壅塞哈拉哈河形成的。面积1.28 km2,海拔1224 m。该湖东北处为进水口,西北处为出水口,上游与松叶湖相连,平均水深2.5 m,最深可达5 m以上 | |
鹿鸣湖 | 鹿鸣湖湖面宽阔,面积1.57 km2,湖面呈马蹄状。它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壅塞哈拉哈河形成。其三面环山,哈拉哈河从湖的南东流入,从湖南西端流出 | |
仙鹤湖 | 仙鹤湖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哈拉哈河形成的,海拔1135 m,面积1.27 km2。因其湖水清澈,周边沼泽遍布,水生物繁多,每年常有仙鹤来此繁衍生息而得名 | |
松鼠湖 | 松鼠湖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哈拉哈河形成的火山堰塞湖,为不规则长椭圆形,长约300 m,宽约150 m,面积约0.05 km2 | |
眼镜湖 | 眼镜湖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哈拉哈河形成的火山堰塞湖,由东西两个圆形湖组成,因两湖中间有一条小河连接,形状恰似眼镜,故称眼镜湖 |
序号 | 火山名称 | 时代 | 形状 | 长轴直径 (m) | 短轴直径 (m) | 锥体高度 (m) | 火口直径 (m) | 朝向 (°) | 火山产物种类 |
---|---|---|---|---|---|---|---|---|---|
1 | 高山 | Qh | 圆马蹄形 | 2200 | 1900 | 362 | 430 | 50 | 复式锥、熔岩流 |
2 | 岩山 | Qh | 圆形 | 1500 | - | 233 | 500 | 230 | 复式锥、火山碎屑席、熔岩流 |
3 | 天池山 | Qp2 | 椭圆形 | 1300 | 1000 | 130 | 650 | 146 | 火山渣锥、熔岩流 |
4 | 四方山 | Qp2 | 圆马蹄形 | 1000 | 800 | 166 | 450 | 85 | 复式锥、熔岩流 |
5 | 驼峰岭 | Qp2 | 长马蹄形 | 1500 | 1000 | 170 | 600 | 318 | 复式锥、熔岩流 |
6 | 双沟山 | Qp2 | 长马蹄形 | 1600 | 1200 | 170 | 500 | 45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7 | 金池 | Qp2 | 圆马蹄形 | 800 | - | 140 | 300 | 336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8 | 银池 | Qp2 | 圆马蹄形 | 800 | - | 60 | 150 | 354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9 | 太阳池 | Qp2 | 圆马蹄形 | 750 | - | 122 | 100 | 222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10 | 乌苏浪子湖 | Qp3 | 圆形 | 2000 | - | 150 | 1600 | - | 基浪堆积、熔岩流 |
11 | 地池 | Qp2 | 近圆形 | 150 | - | - | 150 | - | 熔岩流 |
12 | 砂盆 | Qp2 | 长马蹄形 | 1500 | 700 | - | 1500 | 270 | 火山渣 |
13 | 石盆 | Qp2 | 长马蹄形 | 1500 | 600 | 210 | 1500 | 150 | 熔岩流 |
14 | 地池东火山 | Qp2 | 圆马蹄形 | 150 | - | 20 | 150 | 40 | 降落渣锥 |
表3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内主要火山及其参数[25-26]
Table 3 Major volcanoes in Arxan Global Geopark and their parameters [25-26]
序号 | 火山名称 | 时代 | 形状 | 长轴直径 (m) | 短轴直径 (m) | 锥体高度 (m) | 火口直径 (m) | 朝向 (°) | 火山产物种类 |
---|---|---|---|---|---|---|---|---|---|
1 | 高山 | Qh | 圆马蹄形 | 2200 | 1900 | 362 | 430 | 50 | 复式锥、熔岩流 |
2 | 岩山 | Qh | 圆形 | 1500 | - | 233 | 500 | 230 | 复式锥、火山碎屑席、熔岩流 |
3 | 天池山 | Qp2 | 椭圆形 | 1300 | 1000 | 130 | 650 | 146 | 火山渣锥、熔岩流 |
4 | 四方山 | Qp2 | 圆马蹄形 | 1000 | 800 | 166 | 450 | 85 | 复式锥、熔岩流 |
5 | 驼峰岭 | Qp2 | 长马蹄形 | 1500 | 1000 | 170 | 600 | 318 | 复式锥、熔岩流 |
6 | 双沟山 | Qp2 | 长马蹄形 | 1600 | 1200 | 170 | 500 | 45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7 | 金池 | Qp2 | 圆马蹄形 | 800 | - | 140 | 300 | 336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8 | 银池 | Qp2 | 圆马蹄形 | 800 | - | 60 | 150 | 354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9 | 太阳池 | Qp2 | 圆马蹄形 | 750 | - | 122 | 100 | 222 | 降落渣锥、熔岩流 |
10 | 乌苏浪子湖 | Qp3 | 圆形 | 2000 | - | 150 | 1600 | - | 基浪堆积、熔岩流 |
11 | 地池 | Qp2 | 近圆形 | 150 | - | - | 150 | - | 熔岩流 |
12 | 砂盆 | Qp2 | 长马蹄形 | 1500 | 700 | - | 1500 | 270 | 火山渣 |
13 | 石盆 | Qp2 | 长马蹄形 | 1500 | 600 | 210 | 1500 | 150 | 熔岩流 |
14 | 地池东火山 | Qp2 | 圆马蹄形 | 150 | - | 20 | 150 | 40 | 降落渣锥 |
名称 | 经纬度 | 长轴直径(m) | 短轴直径(m) | 形态 | 成因分类 |
---|---|---|---|---|---|
阿尔山天池 | 120°24'15″E,47°18'45″N | 450 | 300 | 椭圆形 | 火山口湖 |
驼峰岭天池 | 120°38'22″E,47°27'39″N | 700 | 350 | 脚丫形 | 火山口湖 |
太阳池 | 120°39'45″E,47°24'19″N | 50 | 50 | 圆形 | 火山口湖 |
金池 | 120°22'10″E,47°14'56″N | 200 | 175 | 近圆形 | 火山口湖 |
银池 | 120°22'35″E,47°14'54″N | 100 | 100 | 近圆形 | 火山口湖 |
月亮池 | 120°38'48″E,47°24'58″N | 50 | 50 | 近圆形 | 火山口湖 |
地池 | 120°28'35″E,47°18'20″N | 150 | 100 | 椭圆形 | 火山熔岩塌陷湖 |
乌苏浪子湖 | 120°20'53″E,47°17'47″N | 1500 | 1400 | 近圆形 | 玛珥湖 |
松叶湖 | 120°40'17″E,47°24'06″N | 1700 | 5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鹿鸣湖 | 120°29'20″E,47°24'08″N | 1200 | 8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杜鹃湖 | 120°33'50″E,47°24'53″N | 1600 | 5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松鼠湖 | 120°28'50″E,47°23'20″N | 200 | 100 | 松鼠形 | 火山堰塞湖 |
仙鹤湖 | 120°26'25″E,47°20'38″N | 2500 | 6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眼镜湖 | 120°35'46″E,47°26'38″N | 317 | 119 | 眼镜状 | 火山堰塞湖 |
表4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内火山成因湖泊参数
Table 4 Parameters of volcanogenic lakes in the Arxan Global Geopark
名称 | 经纬度 | 长轴直径(m) | 短轴直径(m) | 形态 | 成因分类 |
---|---|---|---|---|---|
阿尔山天池 | 120°24'15″E,47°18'45″N | 450 | 300 | 椭圆形 | 火山口湖 |
驼峰岭天池 | 120°38'22″E,47°27'39″N | 700 | 350 | 脚丫形 | 火山口湖 |
太阳池 | 120°39'45″E,47°24'19″N | 50 | 50 | 圆形 | 火山口湖 |
金池 | 120°22'10″E,47°14'56″N | 200 | 175 | 近圆形 | 火山口湖 |
银池 | 120°22'35″E,47°14'54″N | 100 | 100 | 近圆形 | 火山口湖 |
月亮池 | 120°38'48″E,47°24'58″N | 50 | 50 | 近圆形 | 火山口湖 |
地池 | 120°28'35″E,47°18'20″N | 150 | 100 | 椭圆形 | 火山熔岩塌陷湖 |
乌苏浪子湖 | 120°20'53″E,47°17'47″N | 1500 | 1400 | 近圆形 | 玛珥湖 |
松叶湖 | 120°40'17″E,47°24'06″N | 1700 | 5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鹿鸣湖 | 120°29'20″E,47°24'08″N | 1200 | 8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杜鹃湖 | 120°33'50″E,47°24'53″N | 1600 | 5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松鼠湖 | 120°28'50″E,47°23'20″N | 200 | 100 | 松鼠形 | 火山堰塞湖 |
仙鹤湖 | 120°26'25″E,47°20'38″N | 2500 | 600 | 不规则形 | 火山堰塞湖 |
眼镜湖 | 120°35'46″E,47°26'38″N | 317 | 119 | 眼镜状 | 火山堰塞湖 |
指标 | 阿尔山 | 五大连池 | 镜泊湖 | 雷琼 |
---|---|---|---|---|
火山喷发与 火山类型 | 斯通博利式、夏威夷式、亚布里尼式、玛珥式火山,有46座火山 | 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火山喷发,有26座火山,火山锥、岩渣锥、盾火山和层火山 | 夏威夷式、斯通 博利式喷发, 有火山16座 | 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火山喷发,有火山锥、混合锥、岩渣锥及盾火山;同时发育蒸汽岩浆爆发的玛珥火山,全区约有100余座火山 |
时代 | 火山喷发主要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可分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3期,最新喷发年代距今约2000年 | 火山喷发主要在更新世到全新世,最新喷发年代距今290年 | 晚更新世— 全新世 | 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其中以更新世为主,最年轻火山8000多年前喷发 |
岩石类型 | 碱性橄榄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 | 富钾质的碱基性火山岩 | 碧玄岩、碱性玄武 岩、粗面玄武岩 | 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 |
大地构造环境 | 大陆裂谷环境 | 大陆裂谷环境 | 大陆裂谷环境 | 与欧亚板块、印支板块、太平洋板块运动和南海盆地扩张有关的陆缘裂谷环境 |
火山熔岩景观 | 有翻花石、石海、绳状熔岩、熔岩台地、熔岩冢、熔岩洞、喷气锥、喷气碟等,在火山学文献或图册中提及的各种火山熔岩地貌在公园内均有出现且保存完好 | 大面积的熔岩流景观,绳状、块状熔岩流及各种熔岩形态保存完好 | 熔岩流、熔岩隧 道及峡谷发育 | 大面积熔岩景观,熔岩隧道发育,但大多被植被覆盖 |
火山成因湖泊 | 共有6个高位火山口湖、1个低平火山口湖(玛珥湖)、1个熔岩塌陷湖和6个串珠状规律分布的火山堰塞湖,火山成因湖泊保存完整、种类齐全、分布广、数量多 | 典型火山堰塞湖 | 典型火山堰塞湖, 但无火山口湖 | 无火山口湖,但有玛珥湖 |
龟背状熔岩 构造 | 目前中国唯一规模大、发育好、保存完整的龟背状熔岩构造 | 尚未发现 | 尚未发现 | 尚未发现 |
熔岩冢群、 喷气锥群 | 分布有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特征典型的熔岩冢群和喷气锥群 | 仅有1534个喷气锥(碟) | 尚未发现 | 尚未发现 |
表5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与五大连池、镜泊湖、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火山的对比
Table 5 Comparison of volcanoes in Arxan Global Geopark with those in Wudalianchi, Jingbohu and Leiqiong Global Geoparks
指标 | 阿尔山 | 五大连池 | 镜泊湖 | 雷琼 |
---|---|---|---|---|
火山喷发与 火山类型 | 斯通博利式、夏威夷式、亚布里尼式、玛珥式火山,有46座火山 | 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火山喷发,有26座火山,火山锥、岩渣锥、盾火山和层火山 | 夏威夷式、斯通 博利式喷发, 有火山16座 | 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火山喷发,有火山锥、混合锥、岩渣锥及盾火山;同时发育蒸汽岩浆爆发的玛珥火山,全区约有100余座火山 |
时代 | 火山喷发主要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可分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3期,最新喷发年代距今约2000年 | 火山喷发主要在更新世到全新世,最新喷发年代距今290年 | 晚更新世— 全新世 | 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其中以更新世为主,最年轻火山8000多年前喷发 |
岩石类型 | 碱性橄榄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 | 富钾质的碱基性火山岩 | 碧玄岩、碱性玄武 岩、粗面玄武岩 | 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 |
大地构造环境 | 大陆裂谷环境 | 大陆裂谷环境 | 大陆裂谷环境 | 与欧亚板块、印支板块、太平洋板块运动和南海盆地扩张有关的陆缘裂谷环境 |
火山熔岩景观 | 有翻花石、石海、绳状熔岩、熔岩台地、熔岩冢、熔岩洞、喷气锥、喷气碟等,在火山学文献或图册中提及的各种火山熔岩地貌在公园内均有出现且保存完好 | 大面积的熔岩流景观,绳状、块状熔岩流及各种熔岩形态保存完好 | 熔岩流、熔岩隧 道及峡谷发育 | 大面积熔岩景观,熔岩隧道发育,但大多被植被覆盖 |
火山成因湖泊 | 共有6个高位火山口湖、1个低平火山口湖(玛珥湖)、1个熔岩塌陷湖和6个串珠状规律分布的火山堰塞湖,火山成因湖泊保存完整、种类齐全、分布广、数量多 | 典型火山堰塞湖 | 典型火山堰塞湖, 但无火山口湖 | 无火山口湖,但有玛珥湖 |
龟背状熔岩 构造 | 目前中国唯一规模大、发育好、保存完整的龟背状熔岩构造 | 尚未发现 | 尚未发现 | 尚未发现 |
熔岩冢群、 喷气锥群 | 分布有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特征典型的熔岩冢群和喷气锥群 | 仅有1534个喷气锥(碟) | 尚未发现 | 尚未发现 |
[1] |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6. |
[2] | 马俊杰, 张建平, 刘晓鸿, 等.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模式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22, 24(1): 1-7. |
[3] | 马俊杰, 程捷. 自然文化概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22. |
[4] |
WANG L L, TIAN M Z. A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arthquake relic geopark-a case study of the Qingchuan Earthquake Relic Geopark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14, 15(5): 459-469.
DOI URL |
[5] | BRILHA J. Geoheritage and geoparks[M]//REYNARD E, BRILHA J. Geoheritage: Assessmen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msterdam: Elsevier, 2018: 323-335. |
[6] |
ZOUROS N. The European Geoparks Network: Geolog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J]. Episodes, 2004, 27(3): 165-171.
DOI URL |
[7] | 张建平. 世界地质公园的前世今生[J]. 地质论评, 2020, 66(6): 1710-1718. |
[8] | 田明中, 王剑民, 武法东. 天造地景: 内蒙古地质遗迹[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
[9] | 田明中, 武法东, 张志光. 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4. |
[10] | 武法东, 田明中, 张建平, 等. 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类型与建设特色[J]. 地球学报, 2011, 32(6): 761-768. |
[11] |
WANG L L, TIAN M Z, WANG L. Geodiversity, geoconservation and geotourism in Hong Kong global geopark of China[J].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2015, 126(3): 426-437.
DOI URL |
[12] | 王重歌, 李俊磊, 张绪教, 等. 拟建的青海化隆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评价[J]. 现代地质, 2023, 37(2): 512-528. |
[13] | 刘心兰, 张绪教, 李俊磊, 等. 青海化隆县独特的峡谷丹山地貌景观及其科学价值[J]. 现代地质, 2023, 37(1): 233-244. |
[14] | 张蕾, 张绪教, 武法东, 等. 山西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地球学报, 2014, 35(3): 383-390. |
[15] | 白志达, 田明中, 武法东, 等. 焰山、高山: 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群中的两座活火山[J]. 中国地震, 2005, 21(1): 113-117. |
[16] | 王丽丽, 田明中, 白志达. 内蒙古阿尔山—柴河火山地质遗迹类型及其特征[J]. 资源与产业, 2013, 15(1): 89-95. |
[17] | 樊祺诚, 赵勇伟, 李大明, 等. 大兴安岭哈拉哈河—绰尔河第四纪火山分期: K-Ar年代学与火山地质特征[J]. 岩石学报, 2011, 27(10): 2827-2832. |
[18] | 王利民.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奥陶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5. |
[19] | 崔晓歌. 内蒙古阿尔山岩山火山地质与火山锥降解过程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
[20] | 陈建生, 王文凤, 马芬艳. 阿尔山新生代玄武岩地下水补给源及其成因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3): 249-256. |
[21] | 李佳洋, 李艳龙, 李雪娇, 等. 阿尔山地区地质灾害评价与分析[J]. 西部资源, 2015(6): 56-57. |
[22] | 赵汀, 赵逊.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J]. 地球学报, 2009, 30(3): 309-324. |
[23]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S]. 2019. |
[24] | 国土资源部. 地质遗迹调查规范: DZ/T 0303—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
[25] | 赵勇伟, 樊祺诚, 白志达, 等. 大兴安岭哈拉哈河—淖尔河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初步研究[J]. 岩石学报, 2008, 24(11): 2569-2575. |
[26] | 赵勇伟, 樊祺诚. 大兴安岭焰山、高山火山: 一种新的火山喷发型式[J]. 地震地质, 2010, 32(1): 28-37. |
[27] | 马雨轩, 李江海, 陈耀华. 大兴安岭中段阿尔山地区第四纪火山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2): 289-298. |
[28] | 陈笑. 内蒙古阿尔山天池镇不冻河火山碎屑堆积物特征及成因分析[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
[29] | 卢嘉欣, 姚远, 朱泽阳, 等. 阿尔山地区近300年来brGDGTs记录的温度变化与火山喷发记录之间的关系[J]. 第四纪研究, 2021, 41(1): 88-98. |
[30] | 顾晓敏. 阿尔山泉群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演化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
[31] | 张鹏. 阿尔山泉群水化学特征与水岩作用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32] | 解涵, 解玉浩. 哈拉哈河上游的鱼类区系和资源现状[J]. 动物学杂志, 1998, 33(3): 16-18. |
[33] | 孙洪艳, 田明中, 武法东.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花岗岩臼的特征及成因研究[J]. 地质论评, 2007, 53(4): 486-490, 579. |
[34] | 杨钢, 肖龙, 高睿, 等.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中生代A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通报, 2014, 33(5): 649-660. |
[35] | 陶奎元, 沈加林, 李皓亮. 中国火山/火山岩景观地质公园展望[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1, 32(2): 79-85. |
[36] | 陶奎元. 韩国济州岛火山及其与中国五大连池、雷琼火山的对比[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 36(2): 152-156. |
[37] | 张建平.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准[J]. 地质论评, 2020, 66(4): 874-880. |
[38] | BROCX M, SEMENIUK V. Geology: from antiquity to modern day geoheritage and geoconservation, with Britain as a case study[M]//ERRAMI E, BROCX M, SEMENIUK V. From Geoheritage to Geoparks. Cham: Springer, 2015: 35-53. |
[39] | UNESCO. Statutes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Geoparks Programme (IGGP).38C/14.14 September 2015[EB/OL]. [2022-11-11].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45/234539E. |
[40] | 孙文燕, 张志光, 王敏, 等. 地质公园在地学科普与教育中的作用[J]. 地质论评, 2015, 61(增): 856-857. |
[41] | 张向格, 张绪教, 刘超, 等.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老黑山景区火山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球学报, 2022, 43(1): 111-122. |
[1] | 李昱春, 肖思祺. 西藏日喀则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J]. 现代地质, 2024, 38(01): 260-268. |
[2] | 李俊磊, 张绪教, 王一凡, 张向格, 王重歌, 袁晓宁, 刘心兰, 王凯雅, 饶昊舒, 刘江, 秦渊. 青海省化隆县地学研学旅行的路线规划与思考[J]. 现代地质, 2023, 37(05): 1411-1422. |
[3] | 张向格, 张绪教, 王一凡, 刘晓鸿, 田楠, 王聆月, 何泽新, 阿如罕, 塔娜.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达里诺尔园区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对湖泊演化的指示[J]. 现代地质, 2023, 37(03): 834-844. |
[4] | 王重歌, 李俊磊, 张绪教, 袁晓宁, 张向格, 王一凡, 王凯雅, 刘心兰, 饶昊舒, 刘江, 侯恩刚. 拟建的青海化隆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评价[J]. 现代地质, 2023, 37(02): 512-528. |
[5] | 刘心兰, 张绪教, 李俊磊, 王一凡, 张向格, 袁晓宁, 王凯雅, 王重歌, 刘江, 侯恩刚. 青海化隆县独特的峡谷丹山地貌景观及其科学价值[J]. 现代地质, 2023, 37(01): 233-24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