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春爽, 乔德武, 淡伟宁.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及油气藏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1): 19-29, 36.
|
[2] |
许廷生. 渤海湾盆地岩浆侵入活动与油气成藏特征[J]. 特种油气藏, 2021, 28(1): 81-85.
DOI
|
[3] |
冯玉辉, 于小健, 黄玉龙, 等. 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5): 50-57.
|
[4] |
毛翔, 罗璐, 汪新伟, 等.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分布特征及其地热勘探潜力[J]. 现代地质, 2020, 34(4): 858-864.
|
[5] |
赵泽辉, 孙平, 罗霞, 等. 松辽断陷盆地火山岩大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实践[J]. 现代地质, 2014, 28(3): 592-603.
|
[6] |
焦鑫, 柳益群, 周鼎武, 等. 湖相烃源岩中的火山—热液深源物质与油气生成耦合关系研究进展[J]. 古地理学报, 2021, 23(4): 789-809.
|
[7] |
张在振, 李照延, 康海亮, 等. 埕岛油田古生界地层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现代地质, 2015, 29(6): 1377-1386.
|
[8] |
宋明水. 渤海海域埕岛东坡东营组砂体成因及油气富集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31-42.
DOI
|
[9] |
孙耀庭, 徐守余, 买买提吐尔逊·库吐鲁, 等. 渤海湾盆地潍北凹陷孔三段火山溢流相旋回与期次划分[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2(2): 29-40.
|
[10] |
余继峰, 乔文彦, 赵秀丽, 等. 山旺盆地: 记录“深时” 气候的时间胶囊[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5): 1-8, 20.
|
[11] |
胡嘉良. 山旺盆地中新世古地磁特征及充填演化分析[D]. 青岛: 山东科技大学, 2017.
|
[12] |
韩宗珠, 颜彬, 唐璐璐. 渤海及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火山活动[J]. 海洋湖沼通报, 2008(2): 30-36.
|
[13] |
李晓敏, 田伟, 弓明月, 等. 塔里木东河塘二叠纪破火山口的三维地震解释与形成机制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2, 41(4): 747-758.
|
[14] |
夏步余, 谌廷姗. 地震技术在火成岩发育区开发中的应用[J]. 石油物探, 2002, 41(4): 461-465.
|
[15] |
陈立英, 吴海波, 邢丽波. 火成岩复杂岩性测井识别及测井资料数字处理[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 27(6): 877-879, 813.
|
[16] |
田海芹, 马玉新, 于文芹, 等. 山东昌乐—临朐火山岩孔隙系统研究[J]. 岩石学报, 2000, 16(2): 174.
|
[17] |
刘金华, 杨少春, 王改云, 等. 火山通道相节理的分类及成因探讨: 以山东昌乐地区死火山群火山通道相为例[J]. 矿物学报, 2008, 28(3): 311-316.
|
[18] |
陈欢庆, 石为为, 杜宜静, 等. 火山岩储层岩相研究进展[J]. 地质科学, 2022, 57(4): 1307-1323.
|
[19] |
ROSSETTI L M, HEALY D, HOLE M J, et al. Evaluating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s: A case study in the Paraná-Etendeka Large Igneous Province[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9, 102: 638-656.
|
[20] |
刘涛. 渤海湾盆地东部古近系—新近系沉积与物源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1] |
刘士林, 肖焕钦, 林舸, 等. 中国东部盆地喜山运动Ⅱ幕研究现状及问题[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2): 121-126, 132.
|
[22] |
王炳刚. 火山物质对烃源岩形成及演化的影响[J]. 石油知识, 2022(3): 50-51.
|
[23] |
李长志, 郭佩, 柯先启, 等. 火山活动影响下的碱湖优质烃源岩成因及其对页岩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启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42(6): 1423-1434.
|
[24] |
曾小宇, 郭明刚, 朱继田, 等. 多期岩浆侵入事件对长昌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709-716.
|
[25] |
陈永红, 鹿洪友, 曾庆辉, 等. 应用生烃动力学方法研究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成藏地质时期[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6): 580-584.
|
[26] |
刘中云, 曾庆辉, 肖贤明.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埕岛油田东斜坡带油气藏成藏期次与时间[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 16(4): 238-242.
|
[27] |
金强. 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形成[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5(1): 27-29, 33.
|
[28] |
金强, 熊寿生, 卢培德. 中国断陷盆地主要生油岩中的火山活动及其意义[J]. 地质论评, 1998, 44(2): 136-142.
|
[29] |
周立宏, 吴永平, 肖敦清, 等. 黄骅坳陷第三系火成岩与油气关系探讨[J]. 石油学报, 2000, 21(6): 29-34.
DOI
|
[30] |
张江涛, 吴智平, 吕明针, 等. 辽河坳陷东、西部凹陷构造活动差异性对火山岩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现代地质, 2014, 28(5): 1032-1040.
|
[31] |
徐佑德. 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3(6): 34-41.
|
[32] |
高荣杰. 齐家火山岩油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 特种油气藏, 2021, 28(5): 37-44.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