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松建, 陈为伟, 郑师春. 福建地区地震震源深度特征的统计分析[J]. 地震, 2010, 30(1):82-89.
|
[2] |
林松建, 赵志伟. 福建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分析[J]. 地震研究, 2011, 34(4):447-452.
|
[3] |
秦双龙, 李强, 邱毅, 等. 福建仙游震群重定位及序列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 36(3):67-71.
|
[4] |
许振栋, 杨贵, 林慧卿, 等. 福建政和-海丰断裂带地震活动趋势讨论[J]. 科学技术创新, 2021(2):21-23.
|
[5] |
蔡杏辉, 段刚, 张丽娜. 福建仙游ML5.0级地震波形分析[J]. 高原地震, 2014, 26(4):14-18.
|
[6] |
李强, 李军, 袁丽文, 等. 福建仙游震群序列ML≥4.0事件震源机制与序列活动特征[J]. 地震, 2015, 35(4):147-156.
|
[7] |
秦双龙, 邱毅. 福建仙游震群序列发震构造分析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 40(6):1306-1311.
|
[8] |
许振栋, 杨贵, 李强, 等. 福建仙游震群活动发展趋势初步分析和讨论[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8):1-5.
|
[9] |
胡淑芳, 秦双龙, 李强, 等. 福建仙游震群的孔隙压扩散特征[J]. 地震学报, 2018, 40(2):160-171.
|
[10] |
袁丽文, 李强. 福建仙游地震序列活动特征研究[J]. 防灾减灾学报, 2016, 32(2):97-100.
|
[11] |
邱毅, 李军, 康兰池, 等. 福建仙游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J]. 中国地震, 2014, 30(2):280-288.
|
[12] |
蔡杏辉. 福建仙游5.0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变化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 35(6):984-986,1006.
|
[13] |
吴晶, 顾瑾萍. 甘肃景泰MS 5.9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计算讨论[J]. 地震, 2004, 24(1):170-175.
|
[14] |
FELIX Waldhauser, WILLIAM L Ellsworth.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0, 90(6):1353-1368.
DOI
URL
|
[15] |
张路. 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8.
|
[16] |
王家映.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44-48.
|
[17] |
丁祥焕. 福建东南沿海活动断裂与地震[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
[18] |
袁丽文, 郑斯华, 周峥嵘. 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区域应力场研究[J]. 东北地震研究, 2009, 25(3):3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