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红芳.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危机与对策 [J].广东化工,2010,37(1):98-99.
[2]王国强,郧文聚.土地质量评价研究的简要回顾与展望 [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7):92-96.
[3]奚小环.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 [J].地学前缘,2008,15(5):1-8.
[4]郭旭东,邱扬,连纲,等.区域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9.
[5]吴次芳,鲍海君.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32-134.
[6]赵颖丽.区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及其与农用地分等整合研究——以山西祁县为例 [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08: 40-46.
[7]桑玲玲,张晓沛,杨建宇,等.农用地绿色产能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7):235-239.
[8]徐云霞,彭培好,陈文德,等.基于GIS的土地生态管护 [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 6(12):38-39.
[9]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吉林土壤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65-270.
[10]黄勇.四川省罗江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结果整合研究 [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92-102.
[11]岑静,陈家玮,杨忠芳,等.层次分析法在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土地评估中的应用 [J].地质通报,2008,27(2):277-285.
[12]汪庆华,董岩翔,宋明义,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研究 [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20-25.
[13]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 [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11:25-27.
[14]吴克宁,高硕,汤怀志,等.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整合方案的探讨 [M]//中国土地学会. 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1547-1552.
[15]张凤荣,安萍莉,王军艳,等.耕地分等中的土壤质量指标体系与分等方法 [J].资源科学,2002,3(2):71-75.
[16]黄勇,杨忠芳.中国土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地质通报,2008,27(2):207-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