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2-20
    地层学
    沉积盆地的构造地层分析——以中国构造活动盆地研究为例
    林畅松
    2006, 20(2):  185-194. 
    摘要 ( 3148 )   PDF (255KB) ( 17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各种构造作用与盆地沉积充填和改造过程的成因分析,是揭示内陆构造活动盆地沉积体系域时空配置和生储盖发育分布的重要基础。各级构造不整合面的发育分布决定着盆地规模等时地层格架的基本样式。盆地构造演化的阶段性、旋回性及多期的构造变革对盆内多旋回的沉积—剥蚀过程的叠加和原型盆地的叠合等可产生深刻的影响。阐明不同构造幕同沉积构造活动和古构造格架与沉积物分散过程和构造古地貌变化的成因关系,是建立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的关键。构造坡折带对特定的沉积相带或体系域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往往构成盆内重要的油气成藏区带。中国西部大型叠合盆地内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和隆、坳格局的变迁可导致复杂的层序结构和不整合分布样式,对地层或构造地层圈闭的形成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
    梅冥相 张丛 张海 孟晓庆 陈永红
    2006, 20(2):  195-208. 
    摘要 ( 3701 )   PDF (1114KB) ( 1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页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该序列构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时间变化方面,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在二级层序之中,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垂直叠加形式,自下而上三级层序由“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序列演变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层序界面类型由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演变为明显的暴露间断面,意味着二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存在相似性。在空间变化方面,从北西向南东随着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下寒武统厚度变薄,向东南变为一个难以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的凝缩序列。该层序地层格架不但表明了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而且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同时,所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表明了其复杂的古地理背景;具有不同特点的三级层序代表了不同的古地理背景,意味着早寒武世复杂的古地理变迁。因此,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反映出每一个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的时空变化,而系列古地理图又代表了各个三级层序形成时期的独具特色的古地理背景。

    天津蓟县雾迷山组高频旋回沉积特征
    周洪瑞,梅冥相,杜本明,罗志清,吕苗
    2006, 20(2):  209-215. 
    摘要 ( 1298 )   PDF (552KB) ( 10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达3 300 m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广泛发育具有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雾迷山旋回层,属于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在对旋回层内部岩石成因单元的类型及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雾迷山旋回层的基本模式和沉积环境模式,并对成因单元的岩石磁化率特征及其对高频旋回的反映进行了探索。认为雾迷山旋回层为沉积环境的水深由较浅—较深—较浅—暴露条件下的沉积,可能代表真正的沉积旋回;其成因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有序叠置形态,表明它有可能是与米兰柯维奇旋回具有成因关联的高频率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自旋回沉积作用的产物。

    据孢粉分析黑龙江嘉荫地区晚白垩世气候变化对恐龙绝灭的影响
    赵海滨 尹志刚 万晓樵 于庆文 牛延宏
    2006, 20(2):  216-224. 
    摘要 ( 1712 )   PDF (228KB) ( 1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嘉荫地区是中国境内发现恐龙最早的地区,自恐龙化石被发现以来在该区进行过大量的发掘,但对恐龙生活环境和灭绝原因一直没有解释。本研究将产恐龙的晚白垩世地层由下而上划分为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渔亮子组和富饶组,其中产恐龙化石和大量孢粉化石。孢粉化石由下而上可识别为Polypodiaceaesporites-Monosulcites-Beaupreaidites、Cyathidites-Taxodiaceaepollenites-Aguilapollenites和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phagnumsporites组合。根据含恐龙地层中的孢粉化石组合变化和沉积物特征分析,认为晚白垩世本区总体属湿暖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孢粉化石组合的变化显示当时出现暖湿至干热气候条件的演变。嘉荫群上部渔亮子组中膏岩层和耐高温、抗盐碱的克拉梭粉(Classopollis)麻黄粉(Ephedripites)组合在短时间内的大量出现,说明晚白垩世末期出现有短暂的干热气候,这种气候的突然转变以及伴随的生态系统的紊乱可能是嘉荫地区恐龙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排除诸如天外星体碰撞地球、大规模火山喷发等引发白垩纪末恐龙全球灭绝的因素,后者更可能是引起气候变化的直接因素。

    大庆油田葡一油层组高精度层序格架内储集砂体的沉积构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张英志 林畅松 马利民 刘景彦 张宇 梁秀丽
    2006, 20(2):  225-231. 
    摘要 ( 3689 )   PDF (627KB) ( 10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庆油田北三区上白垩统葡一油层组以高频湖进面可划分为3个四级和8个五级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以密集开发井资料为基础追踪这些层序单元可为储层砂体研究提供精细的等时对比框架。该油层组的主要储集砂体多为复合型砂体,由各种单一砂体相互叠置和切割所形成,包括下切河道(谷)分流河道复合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上叠水上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分流河道上叠河口坝砂体、决口水道上叠决口三角洲砂体等复合类型。这些砂体的内部沉积构成复杂,控制着厚油层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变化。在高精度层序框架内可划分出3个砂体复合带,其沉积构成的差异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主河道复合砂体带的孔渗性和连通性好,易形成上部层内和隔层非均质性剩余油;河道边部-河口坝复合砂岩带结构复杂,隔层发育,易形成平面未波及或物性变化导致的剩余油,应是区内剩余油挖潜的重要相带;边缘砂坝-决口扇-越岸泛滥砂泥岩互层带砂体分布局限,孔渗性和连通性差,由于井网控制不够或连通性差形成剩余油。

    山东东营凹陷广利东三维地震工区沙三中亚段高频层序分布及主控因素
    于建成 辛仁臣 梁江平 王树恒 乔敏
    2006, 20(2):  232-238. 
    摘要 ( 3624 )   PDF (681KB) ( 10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三维地震工区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通过地震反射轴的仔细解释和追踪,在东营凹陷广利东三维地震工区沙三中亚段识别出10个高频层序,自下而上分别编号A至J,不同高频层序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变化。高频层序的A、C、D、G、H、I的规模较大,其余高频层序的分布范围较小。井震对比研究表明,在莱10-3井处,只发育A、D、E、G、I个高频层序。在这10个高频层序发育过程中,发生了4次明显萎缩和2次明显的物源向西迁移过程。高频层序分布区域的萎缩和迁移受湖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应的控制,其中沉积物供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
    青藏高原北部移动冰丘破坏桥墩的数值模拟
    吴珍汉,王连捷,胡道功,吴中海,叶培盛
    2006, 20(2):  239-251. 
    摘要 ( 7096 )   PDF (778KB) ( 1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发育的移动冰丘对桥梁、涵洞、输油管道等工程设施具有不同形式的破坏作用。考虑移动冰丘与工程设施的相互作用,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资料设计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移动冰丘冻胀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和桥墩弯曲应力,分析桥墩破裂机理。结果表明,移动冰丘能够产生11~-21 MPa的轴向应力和15~-31 MPa的主应力,在桥墩周围形成不同规模的应力集中区,导致桥墩发生显著偏移。桥墩的偏移和弯曲能够在桥墩内部产生高达61.9~64.6 MPa的张应力和-45.0~-49.0 MPa的压应力,超过桥墩的强度极限。在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形成张应力集中区,最大张应力达26~30 MPa;内侧形成压应力集中区,最大压应力达-25~-28.8 MPa。粗细桥墩连接部位外侧的张应力超过了钢筋混凝土的抗张强度,产生与野外观测资料基本吻合的桥墩破裂和结构破坏。移动冰丘导致桥墩变形破坏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能够为常年冻土区桥梁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力学参数和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北部不冻泉移动冰丘及灾害效应
    叶培盛,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
    2006, 20(2):  252-258. 
    摘要 ( 3737 )   PDF (835KB) ( 1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冻泉移动冰丘发育于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2001年仅在青藏公路东南侧形成1个小型冰丘,2002年在青藏公路西北侧形成低矮冰丘群,2004-2005年发展成为大型冰丘群,2006年移动冰丘的发育高度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增大。不冻泉移动冰丘不仅穿刺青藏公路路基,破坏青藏公路桥涵结构,蚕食青藏公路路堤,影响青藏公路的交通安全;而且导致输油管道拱曲变形,诱发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通过地下疏导或地表排放沿断裂破碎带上涌的地下泉水,能够有效减轻或防治不冻泉移动冰丘的灾害效应。

    石油地质学
    渤海湾盆地异常高压晚期形成特征分析
    刘震 许晓明 谢启超 赵阳 戴立昌
    2006, 20(2):  259-267. 
    摘要 ( 2556 )   PDF (209KB) ( 8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渤海湾盆地各凹陷的形成演化、异常高压纵向分布特征、异常高压主体分布层位和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具有相似性。首先对东营凹陷、沾化凹陷和辽西凹陷进行了压力场演化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凹陷异常高压形成的时代比较晚。然后对沾化凹陷的渤南洼陷进行了压力场演化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超压形成时代也比较晚,异常高压主体层段——沙四上段和沙三段的超压在东营期末开始形成。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渤海湾盆地现今异常高压具有晚期形成特征。

    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李文勇 李东旭 夏斌 白志琳 王嘹亮 陈玲等
    2006, 20(2):  268-276. 
    摘要 ( 2451 )   PDF (301KB) ( 1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最新油气资源调查资料,在简述北黄海盆地区域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盆地的沉降史与构造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北黄海盆地的基本沉降曲线型式为7段折线状,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始新世、渐新世、新近纪为曲线下降段,代表盆地5幕较明显的沉降;晚白垩世—古新世以及中新世早期为曲线上升段,反映盆地的抬升剥蚀。(2)盆地沉降作用自中生代至新生代总体由东向西迁移,东部坳陷以中生代沉降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坳陷主沉降期为始新世,而西部坳陷的快速沉降主要发生在始新世,并一直持续到渐新世。(3) 盆地构造演化大致可划分为中生代断陷盆地、古近纪叠加断陷盆地以及新近纪坳陷盆地等3大发展阶段,其中,中生代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是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

    新疆三塘湖盆地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欧阳征健 周鼎武 冯娟萍 张小浩
    2006, 20(2):  277-282. 
    摘要 ( 1508 )   PDF (1171KB) ( 12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钻井岩心资料系统观察以及地震资料的全面检查,证实新疆三塘湖盆地内存在走滑构造,表现为简单走滑(逆—平移)断层和正花状走滑断层两种基本形式。在中央拗陷带内走滑断层与边界主断层斜交并呈“雁列式”排列,表明走滑构造可能在边界断层发生大规模逆冲兼右行走滑时形成,其形成时期可能为喜山期。同时走滑构造对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下扬子地区热历史与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
    袁玉松 郭彤楼 付孝悦 卢庆治 胡圣标
    2006, 20(2):  283-290. 
    摘要 ( 3904 )   PDF (207KB) ( 1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扬子地区是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优选地区,针对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提出了“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部署思路。通过盆地热史恢复获得热流史,然后正演计算烃源岩成熟度史,再利用实验模拟二次生烃量版,计算区内4套主要海相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强度。结果表明:(1) 下扬子地区苏北、苏南、皖南地区具有不同的热演化史;(2) 二叠系和下三叠统烃源岩具有好的二次生烃潜力(150~300 mg/g),志留系烃源岩有一定的二次生烃潜力(约为120 mg/g),寒武系烃源岩几乎不具有二次生烃能力;(3) 平面上,苏南、皖南地区的二次生烃条件整体上不利,苏北各凹陷区4套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强度明显大于苏南和皖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西部康克林组沉积期生物礁滩体——以柯坪地区苏巴什露头剖面为例
    王黎栋 于炳松 张永旺 苗继军
    2006, 20(2):  291-298. 
    摘要 ( 1977 )   PDF (1429KB) ( 1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纪—二叠纪发育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的生物礁滩体。以柯坪小区苏巴什剖面中发育的康克林组为例,并结合麦盖提小区莎车县和什拉莆剖面、阿合奇小区阿克苏四石厂剖面,对生物礁滩体类型及特征做了深入的研究,在横向上对康克林组或相当于康克林组发育的礁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性、岩相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礁滩发育的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认为:(1)柯坪苏巴什剖面康克林组中发育的生物礁灰岩属于原生礁岩,为台地边缘和台内浅滩生物礁滩相带沉积,分布范围广阔;(2)塔西地区康克林组沉积早期与晚期具相异的沉积环境,区域相带的迁移特征反映了海平面升降变化和古地形对沉积格局的控制;(3)康克林组沉积期生物礁滩体在塔西地区广泛发育,横向上具良好的可对比性,是塔里木盆地西部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之一。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李振宏,王欣,杨遂正,郑聪斌
    2006, 20(2):  299-306. 
    摘要 ( 5693 )   PDF (202KB) ( 10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根据古岩溶的演化期次,分别编制了奥陶系地层厚度图、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及奥陶系顶面构造图。结合岩溶发育机理,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而综合预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为奥陶系的油气勘探指出了有利方向。同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存在伊盟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韩城古隆起,这3个隆起带共同控制着岩溶储层的发育,隆起的鞍部、斜坡带以及坳陷中的微隆起带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裸露风化壳期,古岩溶地貌和古沟槽的展布是岩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古岩溶坡地为岩溶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创造了条件;埋藏期,奥陶系顶面起伏形态始终处于中部高、东西低,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一陡坡带,中部隆起带为压释水运聚的有利方向,而陡坡带为压释水的强烈转换区,这一特征决定了岩溶储层的最终分布。因而,同沉积期隆起斜坡带、裸露风化壳期岩溶坡地以及埋藏期陡坡带的叠加位置将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铀异常与沉积体系的关系
    王敏芳,焦养泉,杨琴,吴立群,张承泽,原海涛,徐志诚
    2006, 20(2):  307-314. 
    摘要 ( 9848 )   PDF (1501KB) ( 9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第V成因单元存在着多处铀异常,这对铀的后备战略基地建设有重要意义。从沉积学的角度重建了第V成因单元的沉积体系,识别出两种沉积体系,分别是位于研究区西北部的辫状河沉积体系和东南部的曲流河沉积体系。通过对铀异常信息的成功提取及平面编图,发现延安组中铀异常呈一个又一个具有自我中心的单元出现,且与曲流河沉积体系的关系密切:通常发育于河道分岔或转弯处;普遍发育于薄砂带(区),一般砂体厚度在30 m以下,含砂率小于40%;铀异常单元与厚煤层关系密切;主要赋存于粒度较细的岩性中,部分也富集于煤中,但铀异常最高值富集于中砂岩中。

    矿床学
    河南熊耳山地区花山花岗岩与金矿化的关系
    王长明 邓军 张寿庭
    2006, 20(2):  315-321. 
    摘要 ( 4265 )   PDF (182KB) ( 1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熊耳山地区是豫西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通过对该区花山花岗岩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在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上表明岩体中Au、Ag、Pb、Cu、Ba元素与金矿床微量元素相关性趋于一致;(2)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花岗岩和蚀变岩具有相似的右倾配分曲线的特征;(3)在流体包裹体的w(Na+)-w(K+)-w(Ca2++Mg2+)成分三角图上表明金成矿流体和岩浆热液具亲缘关系;(4)岩体线性构造控制了花山地区构造蚀变岩型和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5)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花山花岗岩的成岩时间集中于81~159 Ma;(6)S、H、O、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自岩浆热液。

    含铜、铋和银的金精矿堆浸工艺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程东会 何江涛 王金祥 李国斌 沈照理
    2006, 20(2):  322-328. 
    摘要 ( 1216 )   PDF (198KB) ( 1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 140~150 g/t、Ag 900~1 000 g/t、Bi 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氰化浸金、NaCl-FeCl3-HC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 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 g/L;在NaCl-FeCl3-HCl体系浸出B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矿物材料学
    硅酸盐体系的化学平衡:(1)物质平衡原理
    马鸿文,杨静,刘贺,李贺香,白志民,王庆华
    2006, 20(2):  329-339. 
    摘要 ( 1357 )   PDF (756KB) ( 1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具体应用实例,系统介绍了在硅酸盐体系的化学平衡研究中,依据物质平衡原理,求解“相混合方程”(PME)而进行物相定量分析的“相混合计算”(PMC)方法。应用实例包括矿物原料和结晶岩物相的定量分析,复杂固溶体矿物的端员组分计算,多组分硅酸盐陶瓷的配料比例计算,以及硅酸盐陶瓷制品物相的定量分析。物相定量分析结果是结晶岩和工业岩石原料分类命名的基础,可以为改进矿物原料预处理工艺提供依据,也是研究硅酸盐体系的化学平衡、对材料制备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实际计算中必须合理估计各种分析数据的累积误差。优化计算结果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矿物晶体化学原理、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和次要组分分配的固溶体矿物相优先原则。

    矿物聚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
    聂轶苗,马鸿文,杨静,苏玉柱,李如臣,高飞
    2006, 20(2):  340-346. 
    摘要 ( 1285 )   PDF (554KB) ( 13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粉煤灰、高岭石等为原料,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酸性的矿物聚合材料制品,可代替部分硅酸盐水泥制品。根据矿物聚合材料制品在3 d、7 d、14 d、28 d的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核磁共振(NMR)等测试分析结果,研究了该材料固化过程中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聚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的反应如下:(1)粉煤灰中的玻璃相在强碱的作用下首先发生溶解,其中部分Si—O、Al—O键发生断裂;(2)断裂之后的Si、Al组分在碱金属离子Na+、OH- 等作用下形成Si、Al低聚体(—Si—O—Na、—Si—O—Ca—OH、Al(OH)-4、Al(OH)2-5、Al(OH)3-6),而后随着溶液组成和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这些低聚体形成凝胶状的类沸石前驱体;(3)前驱体脱水形成非晶相物质。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28 d制品中,Si的存在方式以Q4为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矿物聚合材料的形成机理、改善制品的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钾长石合成雪硅钙石纳米粉体的反应机理研究
    刘贺,马鸿文,聂轶苗,王蕾
    2006, 20(2):  347-353. 
    摘要 ( 1473 )   PDF (667KB) ( 10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CaO为助剂,在水热条件下分解钾长石,进而合成雪硅钙石。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为:n(CaO)/n(SiO2+AlO1.5)、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等。在n(CaO)/n(SiO2+AlO1.5)为0.75~1.00、晶化温度为230~250 ℃、晶化时间为5~8 h的条件下,可以合成结晶良好的雪硅钙石晶体。反应机理分析表明:在钾长石—氧化钙的水热体系中,钾长石的分解并不是简单的离子交换作用或铝硅酸盐解聚作用,而是在碱金属离子与水作用的基础上,反应物中H+与矿物表面的碱金属离子K+、Na+、Ca2+作用,首先形成表面富硅贫铝的前驱聚合体(SiO2·nH2O);然后这些前驱聚合体分解,与溶液中的Ca2+作用,生成C-S-H凝胶和水钙铝榴石;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S-H凝胶和水钙铝榴石进一步转变为雪硅钙石。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强矿物聚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苏玉柱,杨静,马鸿文,聂轶苗,李如臣
    2006, 20(2):  354-360. 
    摘要 ( 1407 )   PDF (388KB) ( 1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粉煤灰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的富钾板岩提钾后的硅铝质滤渣为粉体原料,标准砂为骨料,采用振动成型方法,在90 ℃下养护24 h,制备了矿物聚合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制品的7 d饱水抗压强度达78.5 MPa,28 d饱水抗压强度可达89.0 MPa;制品的含水率和吸水率分别为5.3%和15.0%;在20 ℃下,制品在浓度为1.0 mol/L的硫酸溶液中浸泡24 h,其质量损失率为2.1%。以制品的抗压强度为指标,研究了主要因素(提钾滤渣比例、固液质量比、硅酸钠含量和标准砂含量)对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的提钾滤渣在粉体物料中的比例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硅酸钠水玻璃在液相中的比例约为70%,且标准砂占固相的比例为70%左右时,可制得力学性能良好的矿物聚合材料。矿物聚合材料的固结过程为:硅铝质原料在碱硅酸盐溶液中先分解为铝硅酸盐低聚体,低聚体再通过脱羟基聚合反应生成铝硅酸盐胶体相,进一步形成由[SiO4]4- 和[AlO4]5-四面体相互连接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矿物聚合材料基体相,从而赋予制品良好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