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敏, 徐建永, 郭刚, 谢晓军, 祁鹏, 肖曦, 王欣. 西湖凹陷杭州斜坡构造差异及其对成藏的影响[J]. 现代地质, 2021, 35(04): 1106-1113. |
[2] |
李俊威,李琦,夏响华,葛东升,石亚兰,王兴. 运用流体包裹体确定羌塘盆地昂达尔错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油气成藏期次和时期[J]. 现代地质, 2016, 30(4): 890-895. |
[3] |
刘静静,刘震,朱文奇,胡晓丹. 陕北斜坡中部泥岩压实特征分析及长7段泥岩古压力恢复[J]. 现代地质, 2015, 29(3): 633-643. |
[4] |
赵彦德,姚宜同,黄锦绣,罗安湘,齐亚林,孙柏年.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组石油运移与充注研究[J]. 现代地质, 2014, 28(4): 832-840. |
[5] |
丁修建,柳广弟,孙明亮,王盘根,唐惠.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多边形断层系的油气成藏意义[J]. 现代地质, 2014, 28(3): 551-558. |
[6] |
杨瑞召,李洋,庞海玲,赵争光,文小龙等. 倾角导向体控制的气烟囱识别技术及其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中的应用[J]. 现代地质, 2013, 27(1): 223-230. |
[7] |
肖佃师,卢双舫,黄振凯,陈海峰,王娜. 大庆长垣南部两翼葡萄花油层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J]. 现代地质, 2013, 27(1): 172-179. |
[8] |
李素梅,孟祥兵,张宝收,张海祖,潘娜,史权.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的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J]. 现代地质, 2013, 27(1): 124-132. |
[9] |
王宗礼, 罗强, 李胜利, 李向阳, 谢京, 赵磊, 崔庆庆. 冀中廊固凹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成藏模式[J]. 现代地质, 2011, 25(6): 1137-1144. |
[10] |
曾溅辉, 孙占强, 郭凯 , 张永旺. 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沙二段油气运移特征和运移模式[J]. 现代地质, 2011, 25(6): 1131-1136. |
[11] |
傅宁, 李友川, 孙建新, 孙玉梅, 徐建永. 珠三坳陷烃源岩及油源研究再认识[J]. 现代地质, 2011, 25(6): 1121-1130. |
[12] |
姜福杰,庞雄奇,柳广弟,姜振学,姜文利.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扶杨储层油气优势运移通道[J]. 现代地质, 2010, 24(6): 1112-1116. |
[13] |
曾溅辉 孔旭 程世伟 王志欣 朱志强. 低渗透砂岩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勘探启示[J]. 现代地质, 2009, 23(4): 755-760. |
[14] |
吕延防. 天然气的加速式二次运移过程研究[J]. 现代地质, 2008, 22(4): 576-579. |
[15] |
高先志,李建海,邹志文, 刘峰. 断裂对辽河西部凹陷大洼油田油气成藏和分布的控制作用[J]. 现代地质, 2008, 22(4): 613-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