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全年文章

    现代地质2008 Vol.22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现代地质    2008, 22 (1): 0-.  
    摘要698)      PDF(pc) (321KB)(88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鄂尔多斯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及其砂岩型铀矿化  
    薛春纪,薛伟,康明,涂其军,杨友运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2
    3. 西南三江北段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陈建平; 唐菊兴,陈勇,李葆华,尚北川,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3
    4. 河南桐柏县破山银矿和银洞坡金矿的硫同位素研究
    李红梅,魏俊浩,黄祥芝,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4
    5.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周国发, 吕古贤,邓军,申玉科,郭涛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5
    6.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覃小锋,夏斌,黎春泉,李江,陆济璞,许华,周府生,胡贵昂,李乾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6
    7. 北秦岭西段唐藏石英闪长岩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陈隽璐,徐学义,王洪亮,王宗起,曾佐勋,王超,李平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7
    8. 应用国际标样对伊利石结晶度测定值的校正及其意义
    游建昌,毕先梅,侯纯敏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8
    9. 伸展褶皱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汪新文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09
    11. 大港油田官142断块巨厚砂岩的储层流动单元
    窦松江,王庆魁,倪金钟,李桂林,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11
    13. 水平井含水率上升影响因素
    凌宗发; 王丽娟,李保柱,夏静,朱玉新,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13
    14. 低渗透储层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极限注采井距研究
    侯晓春,陆程,蔡文,郑兴范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14
    15. 盐穴储气库造腔工艺技术研究
    田中兰,夏柏如,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15
    16. GIS支持下的煤层气目标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李贵中,白建梅,习铁宏,刘洪林,王德建,王勃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16
    17. 卫星遥感在西藏安多幅1∶25万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张绪教; 李团结; 陆平,白志达,徐德斌,陈云芳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17
    18.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蚀变岩石的光谱特征及其意义
    耿新霞,杨建民,张玉君,姚佛军,张锐,
    现代地质    DOI: CNKI:SUN:XDDZ.0.2008-01-018
    21.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42-.  
    摘要854)      PDF(pc) (383KB)(105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成矿系统时空演化及其找矿意义
    翟裕生,王建平,邓军,彭润民,刘家军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43-150.  
    摘要2237)      PDF(pc) (670KB)(2950)    收藏

    成矿系统是复杂地球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分布受地球系统演化的控制。地球历史演化的不同时期发育不同成矿系统,这些成矿系统既是地球系统演化的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地球系统的演化进程。我国地处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成矿域的结合部位,构造演化历史十分复杂,成矿系统的叠加复合作用明显,是我国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成矿系统的空间分布受控于地球动力学的不均一性,以古陆边缘为例,离散型、会聚型、转换型3类构造动力环境各有其特定的成矿系统。成矿系统的形成深度、演变及现存深度取决于所在构造环境的演变。采用构造层含矿性分析法可预估一个区域中的可能矿床类型及其潜力。论文提出了隐伏矿带的概念,将找寻隐伏矿床扩展为找寻隐伏矿带,拓宽了深部找矿思路,是区域成矿学及找矿学的一个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不整合面控制内生金属成矿的新实例:山东沂南金铜铁矿床
    顾雪祥,董树义,王银宏,胡贵增,杜树浩,焦鹏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51-161.  
    摘要3782)      PDF(pc) (1129KB)(1820)    收藏

    山东沂南矽卡岩—热液型金铜铁矿床产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的接触带及其外侧围岩中。近年来,在太古宇与新元古界之间不整合面及其上覆的新元古界地层中新发现了两层矿体,同时在不整合面以下局部地段的太古宇花岗片麻岩中也见有金铜矿化。受控于不整合面的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埋藏深度大(一般介于430~650 m),产状平缓,侧向延伸连续且稳定。作为一种容易失稳的构造薄弱带,不整合面及其上下机械性质不同的岩层之间极易产生层间破碎、滑脱,导致岩浆及其所分泌的含矿气水热液顺层贯入,并通过交代—充填作用成矿。同时,不整合面又是一个地球化学性质的转换带或地球化学屏障,盖层(含砾砂岩、砂岩、页岩夹泥灰岩)与基底岩石(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化学成分和性质的显著差异,也是控制不整合面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整合面以下太古宇花岗片麻岩中细脉浸染状金铜矿化,则可能与沿不整合面的拆离断裂活动引发的基底张性裂隙有关。该矿床中不整合面附近矿体的发现,对矿山深部、外围乃至整个鲁西地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藏南沙拉岗锑矿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及成矿物质来源
    戚学祥,李天福,于春林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62-172.  
    摘要11745)      PDF(pc) (2397KB)(2975)    收藏

    藏南沙拉岗锑矿赋存于下白垩统甲不拉组碳质板岩、泥质粉砂岩、硅质岩及燕山期辉绿岩和喜山期辉长岩中,受近东西向层间破碎带和近南北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较弱,围绕矿体呈对称性的面状、带状分布。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碳质板岩和硅质岩具有与上地壳和太古宙后页岩非常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喜山期辉长岩以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和Eu轻度亏损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有别于以轻稀土轻度富集、Eu无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为特征的藏南燕山期辉绿岩。锑矿石具有轻稀土强烈富集、分馏程度高、Eu中度亏损、Ce强烈亏损的配分模式,与洋中脊黑烟囱—白烟囱中热液流体和喷流沉积物的Eu强正异常、海水的Ce中等负异常和重稀土富集的稀土配分模式及沃西Sedex型W-Sb-Au矿的稀土配分模式明显不同,但与喜山期辉长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此外,锑矿石以其强Nb负异常及Ce和Ba正异常的微量元素特征,展示出与喜山期辉长岩的弱Nb负异常和强Rb正异常及碳质板岩—硅质岩的Nb、Ba负异常和轻度Ce、Rb、Th正异常的异同点,矿石δ34S除个别样品为10.3‰和-41.6‰外,均分布在-2.6‰~-4.1‰区间,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的特点。前人测定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值分别为δD=-151‰~-166‰,δ18O=9.4‰~12.3‰,显示岩浆水和地下水的混合性质。因此沙拉岗锑矿是形成于中新世、与藏南拆离系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喜山期辉长岩岩浆,少量来源于围岩,成矿流体部分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部分来源于地下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5)
    25. 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
    覃锋,刘建明,曾庆栋,张瑞斌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73-180.  
    摘要10014)      PDF(pc) (745KB)(2078)    收藏

    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距北部的西拉木伦河大断裂仅25 km。对小东沟岩体进行了Sr-Nd同位素和铅同位素分析,87Sr/86Sr(t)为0.705 0~0.705 5,εNd(t)为-2.4~-2.8;对主要钼矿体的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8.1±2.8)Ma,表明小东沟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岩成矿物质具有不同来源,成岩物质来自俯冲洋壳衍生的新生地壳物质,而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分异的产物(流体),属于壳源岩浆+幔源流体的组合。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对小东沟斑岩型钼矿的成因做出如下解释:在早白垩世,大兴安岭开始隆升,岩石圈拆沉,软流圈(层)物质上涌、基性岩浆的底侵以及地幔流体的加入,引起下地壳岩石的熔融,随后更多的地幔含矿流体进入到岩浆房。岩浆携带来自地幔的含矿流体,沿着区域性的EW、NE向深大断裂上侵定位,并在此过程中演化形成富硅、富钾质的花岗岩,最后沿近NS向的断裂侵位到二叠纪地层中,沉淀形成矿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康定—泸定地区变质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李志红,罗照华,陈岳龙,赵俊香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81-189.  
    摘要11371)      PDF(pc) (1680KB)(1526)    收藏

    康定—泸定地区出露的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北段。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确定岩石组合为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其中以中酸性岩为主,具有钙碱性演化特征;长石成分主要为钠长石—更长石—中长石,含水矿物角闪石、黑云母广泛存在;主量元素显示钙碱性分异趋势;微量元素呈现典型的岛弧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型;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中,该变质侵入岩样品均投影于火山弧区域。综合以上特征表明康定—泸定地区变质侵入岩在新元古代处于与俯冲有关的岩浆弧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新疆阿尔泰额尔齐斯构造带片麻岩的锆石U-Pb 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刘国仁,秦纪华,赵忠合,薛红梅,张立武,何立新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90-196.  
    摘要2190)      PDF(pc) (1730KB)(1613)    收藏

    对包括额尔齐斯构造带中片麻岩在内的新疆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石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李天德等将阿尔泰山造山带中大部分中深变质岩划分为古—中元古界克木齐群和新元古代富蕴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位于额尔齐斯构造带中片麻岩的时代问题争议颇多。笔者对该片麻岩采样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锆石U-Pb SHRIMP年龄测定,表明该处片麻岩以正变质岩为主,成分与闪长质、石英闪长质岩石相当,为后碰撞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U-Pb SHRIMP定年结果表明其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主要为350~295 Ma,其中10个点构成的谐和年龄为(326±6)Ma,为石炭纪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该片麻岩中没有前寒武纪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基本上可以否定该片麻岩形成于前寒武纪的观点,应为晚古生代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阿尔泰造山带中深变质岩可能为不同时代的产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2)
    28. 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韩振哲,赵海玲,苏士杰,郎海涛,于荣文,尹志刚
    现代地质    2008, 22 (2): 197-206.  
    摘要3960)      PDF(pc) (4617KB)(1568)    收藏

    在小兴安岭东南端金山屯一带,广泛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合,岩石中普遍见有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中—基性脉岩群。对岩体及其包体、中—基性脉岩的宏观、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包体形态多呈浑圆的外形,显示出明显的塑性流变特点,具典型的岩浆结构包体中见针状磷灰石和含寄主岩钾长石、石英巨晶,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成因的包体特征;岩体的中—基性脉岩(群)形态多样,与花岗岩的界面或呈小波浪状或呈平直状,并见寄主岩长石斑晶,表现出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同深成岩墙群特征。该区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具显著的岩浆混合成因特征,其形成可能与碰撞后伸展动力学机制下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滑脱、岩浆活动和地震
    王亚妹,万天丰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07-229.  
    摘要1754)      PDF(pc) (2353KB)(1989)    收藏

    在岩浆活动比较发育的中国东部地区,通过研究岩浆起源深度来大致判断岩石圈底部和内部是否存在局部构造滑脱面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华北期(始新世—渐新世)的构造滑脱主要局限在岩石圈底面与先存的NW或E—W向与NNE向岩石圈断裂的交点附近。喜马拉雅期(中新世—早更新世)在先存的NNE和NE向3条岩石圈断裂(太行山断裂,郯庐断裂和东南沿海断裂)与岩石圈底面相交部位发生较强烈的滑脱。根据地震资料分析,新构造期(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滑脱主要发生在莫霍面和中地壳附近,局部呈面状分布,但华南地区则不发育构造滑脱。现代的重力梯度带就是大陆岩石圈地幔与大洋岩石圈地幔的分界线,也是岩浆作用强烈与微弱区的分界,此界线从白垩纪到现代最大向东移动了大约200 km。作者认为,主干断层是造成岩石圈内构造滑脱的主导因素。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内部不同圈层之间的构造滑脱作用与断层控制了板内岩浆活动和地震的性质、强度及空间分布。研究结果不支持在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深部存在广泛的地幔羽和热地幔上隆作用,也不支持中国东部在新生代发生大规模的岩石圈拉张减薄作用的假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2)
    30.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
    唐大卿,汪立君,曾韬,冯兴雷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30-238.  
    摘要3839)      PDF(pc) (6124KB)(1929)    收藏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是当前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探区和突破区,在对该区约500 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果和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普光、毛坝场两个典型油气藏的综合特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下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样式及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后期叠加改造。研究结果显示晚印支期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已具雏形,燕山晚期构造定型,在中构造层形成大量的北东向构造,喜山期被北西向构造叠加改造。进而从构造角度剖析了喜山运动特别是断裂、褶皱及局部构造的演化对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作用,研究表明喜山运动对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圈闭油气藏的空间几何形态、构造演化特征、断裂疏导体系及储盖条件等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岩性圈闭形成条件
    刘震,谭卓,蔡东升,刘明全,付东阳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39-246.  
    摘要4316)      PDF(pc) (4839KB)(1513)    收藏

    涠西南凹陷为北部湾盆地一典型的箕状断陷,古近纪经历3次构造运动,地层表现为多旋回沉积特征,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通过对古近系沉积地层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认为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层序、流沙港组一段(流一段)下层序和流一段上层序是岩性圈闭发育的主要层序。古近系三级层序中不同体系域类型严格控制着岩性圈闭的发育和形成,具体表现为流二段层序的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流一段下层序的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流一段上层序的岩性圈闭主要发育于高位体系域。凹陷的多物源充填所形成的多种沉积体系类型也是形成多种类型岩性圈闭的重要原因。发育于陡坡带的近岸水下扇岩性圈闭、扇三角洲岩性圈闭、缓坡带浊积水道岩性圈闭和洼槽带湖底扇岩性圈闭为有利的圈闭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1)
    32.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下砂岩段成藏组合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曾清波,樊太亮,刘聪,李德权,曲英杰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47-254.  
    摘要4482)      PDF(pc) (896KB)(1285)    收藏

    多年勘探实践证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气源充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以油气成藏组合理论为指导,结合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勘探实践,将志留系下砂岩段划分为塔中、塔东、塔河地区3个油气成藏组合,并引入边缘概率对各成藏组合内的次级成藏组合进行综合分析。塔中地区储盖条件、圈闭条件发育良好,各次级成藏组合边缘概率均很高,综合评价为Ⅰ—Ⅱ类有利勘探区;塔东地区、塔河地区圈闭条件发育良好,但储盖条件不理想,各次级成藏组合边缘概率较低,综合评价为Ⅱ—Ⅲ类有利勘探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33. 碎屑岩与火山岩混积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初探——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佳木河组为例
    祝彦贺,颜耀敏,王英民,耳闯,李羊羊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55-264.  
    摘要7559)      PDF(pc) (8431KB)(1102)    收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剖析西准噶尔地区盆山耦合关系、沉积体系发育的关键地段。该区二叠系佳木河组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组成的混积地层。火山岩与碎屑岩组成的地层单元有广义上的成因联系,因为它们都属于史密斯地层,并均具有旋回特征。针对不同的岩性区:碎屑岩岩性区、火山岩与碎屑岩共存区、纯火山岩区,找出由于构造火山活动、相对湖平面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可作为层序界面的不整合面。碎屑岩岩性区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削蚀、底超、双向下超、顶超、下切谷等;共存区为同时发育火山岩与碎屑岩的削蚀带,不整合面类型较复杂;纯火山岩区表现为相对湖平面下降形成的削蚀不整合面。故可以通过地震、钻测井资料识别各类不整合面,并依据火山喷发方式、火山旋回、沉积旋回,按照不同对比原则进行经典层序地层学划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奥陶系原油油源分析
    赵彦德,刘洛夫,张枝焕,王旭东,梅玲,李燕,陈蕾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64-272.  
    摘要2255)      PDF(pc) (971KB)(1403)    收藏

    近年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滩海区奥陶系古潜山钻遇工业性高产油气流,使奥陶系古潜山成为南堡油田重要勘探目的层之一,但目前对奥陶系主要产油层中油气的来源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对奥陶系原油与古近系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3套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探讨了奥陶系原油的油源。结果表明:南堡油田奥陶系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沙三段烃源岩的相似,二者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同时,区域性的不整合面、油源断层可以成为沟通奥陶系古潜山储层与沙三段油源的运移通道;奥陶系原油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湘西、黔北地区志留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双建,肖开华,沃玉进,龙胜祥,蔡立国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73-280.  
    摘要11516)      PDF(pc) (968KB)(4347)    收藏

    中国南方志留系是加里东运动末期沉积的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同时其底部广泛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对该套地层沉积古环境和古构造背景的恢复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中国南方湘西和黔北典型剖面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志留系泥岩的稀土总量较高,w(LREE)/w(HREE)及w(La)N/w(Yb)N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分布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呈平坦状及显著的负Eu异常。以Ceanom值反映水体介质的氧化还原性,志留纪早期的海水还原性较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并形成优质的烃源岩。将REE的分异程度作为一种指示剂来表征沉积物沉积速率,志留系剖面自下向上,w(La)n/w(Yb)n值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表明研究区志留系下部的沉积速率普遍比上部低,更有利于有机质聚集和保存。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其比值特征,结合古地理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的物源来自雪峰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源岩为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混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2)
    36. 西藏帕里河2004-06-22滑坡卫星监测
    王治华,徐起德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81-287.  
    摘要5469)      PDF(pc) (8029KB)(1709)    收藏

    2004-06-22滑坡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最西端,中印边界附近的帕里河流域中部。以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为信息源,以Orbview立体像对制作的高精度DEM为地理控制,采用数字滑坡技术研究和监测该滑坡自滑坡前至2007年7月的活动。遥感解译表明,滑坡前该处为由弧形裂缝与山体分割的滑前危岩,2004-06-22发生的堵河事件为一高速顺层基岩滑坡,基于RS+GIS求得滑坡体积为63。7万m3。遥感监测显示自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共35个月内,滑坡边界及滑面各细部均没有明显变化,期间该处未见发生过任何新的滑坡活动。该滑坡是一次在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高山峡谷区自然形成的重力侵蚀活动过程,能量释放充分,近期除原滑体四周有一些泄荷及调整活动外不会有大的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
    37. 长春市区尖山子—卡伦断层活动性研究
    盛俭,薄景山,佴磊,张羽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88-293.  
    摘要1773)      PDF(pc) (6026KB)(1059)    收藏

    尖山子—卡伦断层是贯穿长春市区的一条主要断裂。以往对其缺乏系统的研究,只是通过地貌和水文地质的一些资料,判断它的大致展布形态和活动时代。本次调查通过遥感、电法、探地雷达、浅层人工地震以及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准确地确定了尖山子—卡伦断层在长春市范围内的空间位置、产状和活动时代。调查结果显示,尖山子—卡伦断层错断了白垩系地层,但没有扰动上覆的中更新统地层,以此推断长春市范围内尖山子—卡伦断层在中更新世以来是不活动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不同植被覆盖率地区遥感矿化蚀变提取研究
    沈利霞,刘丽萍,苏新旭,祝艳,赵芳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93-298.  
    摘要2632)      PDF(pc) (930KB)(2859)    收藏

    从遥感图像上识别出的围岩蚀变信息往往是一种弱信息。地表植被和第四系覆盖的干扰,增加了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难度。为了研究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分别选取内蒙古西部戈壁荒漠基岩裸露区(温根地区)、中北部中覆盖草原区(达来庙地区)和东北部高覆盖森林草原区(颇格鲁山地区),利用TM数据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基岩裸露地区,利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均能较好地提取出矿化蚀变信息;在中覆盖草原区,利用掩膜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矿化信息效果比较好;在高覆盖森林草原区,利用掩膜技术和抑制植被信息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提取部分矿化蚀变信息。这些方法对今后在类似地区开展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5)
    39. 水均衡法验证蒸散量计算的可靠性——以张掖盆地为例
    金晓媚,万力,梁继运
    现代地质    2008, 22 (2): 299-303.  
    摘要1569)      PDF(pc) (307KB)(1977)    收藏

    蒸散量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表面能量平衡系统(SEBS)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蒸散量的方法之一。SEBS是应用卫星对地观测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资料,结合实测气象数据或大气模式输出数据,根据表面能量平衡原理估算不同尺度的地表大气湍流通量,从而估算地表相对蒸散的一种方法。将水文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运用SEBS方法对张掖盆地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了估算,并在水均衡原理的基础上,对蒸散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EBS方法计算的蒸散量与水均衡法计算出的蒸散量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SEBS方法计算盆地蒸散量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黄河内蒙古段上覆水、悬浮物和底泥重金属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
    赵锁志,刘丽萍,王喜宽,李世宝等
    现代地质    2008, 22 (2): 304-312.  
    摘要7519)      PDF(pc) (402KB)(1683)    收藏

    系统地采集黄河内蒙古段上覆水、悬浮物和底泥样品,分析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研究了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的上覆水、悬浮物和底泥的重金属沿程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显示:除了As元素,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总体上高于底泥中的含量。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悬浮物和底泥属于无污染—中度污染,悬浮物总体上比底泥污染严重;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底泥和悬浮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总体上属轻微状态;因此,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