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地质!

全年文章

    现代地质1989 Vol.3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早震旦世沉积建造及盆地格局
    孟祥化 和政军 葛铭
    现代地质    1989, 3 (1): 1-.  
    摘要105)      PDF(pc) (1331KB)(20)    收藏
    本文根据作者提出的沉积建造(sediment-suite)新概念和分析原理,对我国早震旦世沉积建造类型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各类沉积建造形成的板块构造背景条件;并且首次编制了中国早震旦世沉积建造图和盆地类型图。 建造分析表明,早震旦世南方和北方两大古板块具有明显不同的发育特点:上扬子古陆及四周边缘处于断裂活动发育期,形成典型复陆屑建造和火山复陆屑建造;其东南缘(华东南地区)发育有岛弧系活动边缘盆地的建造类型:细碧角斑岩建造、硅质页岩建造、杂陆屑建造、火山复理石建造;其北缘(秦岭地区)有一个活动边缘——原始大洋的发展过程,形成陆源复理石建造、碳酸盐复理石建造以及类似于洋中脊的微晶碳酸盐建造。 早震旦世的北方大陆板块显示完全不同的沉积建造发育进程。除了新疆、祁连、内蒙地区有活动型沉积违造类型外,在广阔的东部、东南及南部边缘均深持稳定克拉通盆地的沉积建造发育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2. 利用微型计算机进行世界古大陆再造成图——方法与实例
    李翔 张玲华
    现代地质    1989, 3 (1): 17-.  
    摘要66)      PDF(pc) (643KB)(5)    收藏
    进行世界占大陆再造需要3个步骤:(1)确定各古大陆块体的边界;(2)进行必要的陆块拼合处理;(3)恢复各个占大陆块体正当时的方位和位置。第一步是地质学上的判断问题,第二步和第三步是应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处理,涉及大陆地块在地球表面运动时球面几何学中的欧拉极和欧拉旋转问题。本文介绍在IBM-PC/AT微型电子汁算机上进行占大陆再造的方法,同时讨论了古生代古大陆再造的特殊性。最后给出了震旦纪、泥盆纪5张不同投影实例图作为说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
    3. 柴达木地块晚石炭世的古地理位置
    李燕平 M.MC WILLIAMS 谭承泽 朱鸿
    现代地质    1989, 3 (1): 27-.  
    摘要87)      PDF(pc) (504KB)(6)    收藏
    作者由柴达木地块上得到的晚石炭世灰岩和砂岩的古地磁资料表明,该地块在晚石炭世时位于北纬26°,与当时的塔里木地块相邻或可能是塔里木地块的一部分。因而,柴达木地块应是安哥拉古陆的南界。晚石炭世之后,柴达木地块上的采点相对于塔里木地块有过运动,表现为柴达木地块相对于塔里术地块沿阿尔金断层向东移动和作顺时针旋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4. Homalophyllum属的个体演化及其骨骼微细构造的电镜研究
    李明路 何心一
    现代地质    1989, 3 (1): 33-.  
    摘要67)      PDF(pc) (3514KB)(21)    收藏
    本文通过对采自内蒙古下泥盆统珠斯楞组的Homalophyllum属的系列切片及电镜研究表明:(1)其个体发育早期,主隔壁细长,无中轴,至晚期,上隔壁变短,一级隔壁在轴部膨大形成明显的中轴。(2)骨胳构造以纤状骨骼为主,呈扇状排列,规则完整的晶榍构成隔壁构造。其基本组成单元为向上逐渐展宽的桨状晶条。本属的层状骨骼为方解石晶片,只见于外壁部分。笔者对Homalophyllum colmniferum(新种)也作了描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5. 物种特征在生物绝灭事件中的作用
    张建平 杨湘宁
    现代地质    1989, 3 (1): 40-.  
    摘要78)      PDF(pc) (732KB)(12)    收藏
    本文从居群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生物演化的更替速率、成种速率及灭绝速率讨论了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在生物绝灭事件中的可能影响。监管蜓类、菊石、珊瑚及腕足动物的资料表明,生物的“抗灾变能力和生物的地理分布范围成正比,和生物的演化速率成反比。同时,生物在绝灭事件中的命运也和它们当时所处的演化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三角十六面体的几何参数与八次对称准晶体
    闵乐泉 施倪承
    现代地质    1989, 3 (1): 49-.  
    摘要152)      PDF(pc) (538KB)(14)    收藏
    1987年8月王宁等报道具有八次对称轴准晶的高分辨图象,呈现出正八边形相嵌的图案。本文认为从配位多面体理论上对八次对称存在的可能性加以研究是有必要的,为此提出了具有十次配位的等腰三角十六面体和一系列带帽反棱柱,精确地求出了这些十六面体的顶点间的夹角、棱长和晶面法线与四次轴间的夹角等几何参数,作为应用对于Cr—V—Ni—Si八次对称准晶,设Ni原子(简称原子A)位于多面体中心,而V,Cr,Si原子(简称原子B)位于顶点上,原子A和B之半径分别为1.24(?)和1.32(?),间隙0≤(?)(?)≤0.6(?).则:(1)若原子A和B按等腰三角十六面体配位且A,B的键长为(2.56+δ)(?),则原子B间的键长为1.08(2.56+δ)(?)或1.29(2.56+δ)(?);(2)若原子A和B按带帽反棱柱配位且呈“紧密堆积”,则原子A和B之间的键长为(2.56+δ)(?)或(2.56+δ)(0.511+(0.261+[0.08/(2.56+δ)]n1/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7.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李才 范和平 徐锋
    现代地质    1989, 3 (1): 58-.  
    摘要117)      PDF(pc) (810KB)(18)    收藏
    青藏高原北部东西向展布的以安山岩为主的新生代火山岩带,以黑石湖—亚克错—多格错仁一线为界可分为北侧的钙碱性岩系亚带和南侧的碱性岩带亚带。火山岩明显富钾。其形成与塔里木—柴达木板块向高原的楔入作用有关,是消减带上物质重熔上升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5)
    8. 配加萤石、石膏复合矿化剂的立窑水泥熟料工艺岩石学的研究
    翁润生 洪启文 王桂生
    现代地质    1989, 3 (1): 70-.  
    摘要90)      PDF(pc) (1702KB)(7)    收藏
    配加萤石、石膏复合矿化剂的立窑水泥熟料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葡萄状熟料、熔融烧结料、死烧块状料和还原料。这种水泥熟料都是由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以及少量的自由氧化钙组成的。在质量上熔融烧结熟料和死烧块状料优于葡萄状熟料,而还原料是所有热料中质量最差的。我们要改进水泥熟料的质量,必需降低还原料的数量。从工艺岩石学的观点来看,提高水泥熟料的质量,必需增加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的数量,减少自由氧化钙的数量,如果我们生产后述的水泥熟料,其质量一定是好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南阳凹陷构造演化及含油气远景
    卢顺容 温长顺 周明道
    现代地质    1989, 3 (1): 78-.  
    摘要87)      PDF(pc) (931KB)(10)    收藏
    本文重点阐述南阳凹陷及其周缘中生代以来特别是新生代时期断裂对凹陷形成和发育所起的主导作用;对断裂活动期次作了较详细的划分,探讨了各期不同的活动方式;并结合沉积厚度、岩相分析等方法,论述了新生代凹陷的演化阶段及其找油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
    10. 桐柏北部条山—朱庄一带秦岭褶皱带古构造环境初探
    康伯凯 马文璞
    现代地质    1989, 3 (1): 91-.  
    摘要107)      PDF(pc) (820KB)(18)    收藏
    条山—朱庄地区位于秦岭褶皱带的北带,其目前的研究程度还很低。本文对这一地区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该地区中部的红石山和黑石山之间早古生代的斜长角闪岩原岩可能主要为玄武岩;而两侧的变粒岩原岩可能主要为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可能主要为泥灰岩。进而通过火山岩系列分析、岩石化学图解、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花岗岩判别图解、矿物组分和岩性分布格局的研究,认识到中部的早古生代玄武岩属于钙碱系列,并与区内早古生代侵入岩体组成的深成杂岩体共同构成火山—深成杂岩带;中部地段在早古生代发育时的古构造环境可能是岛弧环境,古岛弧所处的位置相当于现在桃园岩体的南东地段,古岛弧在后期遭受强烈的侵蚀作用,使得深部杂岩体得以露出地表,同时也成为两侧沉积盆地的蚀源区。因此,该地区两侧地段早古生代的古构造环境可能是发育于岛弧两侧的沉积盆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11. 华北晚古生代煤变质演化及煤质预测
    杨起 潘治贵 翁成敏 苏玉春 汪正平
    现代地质    1989, 3 (1): 102-.  
    摘要85)      PDF(pc) (897KB)(28)    收藏
    华北晚古生代煤具有中部和南部变质程度较高而南部边缘和北部低的特点。这是华北晚古生代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演化的结果。华北地台稳定阶段除个别地区外,深成变质作用使绝大多数晚古生代煤只演化到低变质阶段;地台活化早期叠加的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造成部分低煤级媒提高到中、高变质阶段;地台活化晚期紫荆关断裂的右旋移动奠定了华北晚古生代煤变质分布的格局。根据岩浆性质、侵入规模等特点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划分为3个亚型。区域岩浆热变质煤的分布受燕山期岩浆沿一定方向断续侵入的控制。从成因上阐述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主要特点。基于地质因素分析和煤变质作用类型预测华北晚古生代煤级分布,新的预测增加了炼焦煤的储量,且部分已被钻探证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塔里木盆地北部石油地质几个问题的讨论
    康玉柱
    现代地质    1989, 3 (1): 111-.  
    摘要125)      PDF(pc) (866KB)(17)    收藏
    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沙参2井获高产油气流之后,投入了大量的物探、钻探等工作。笔者根据近几年在该区所取得的新资料和成果,对以下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塔北地区的沉积特征:从震旦一二叠纪出现两次大的海侵,即:寒武—奥陶纪及石炭纪;形成了四大沉积旋回,即:震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泥盆系及石炭一二叠系。震旦—泥盆系满加尔以东为深海槽盆一大陆斜坡相为主;以西则为陆表海相为主。震旦系在东部发育齐全,厚度大,为一套碎屑岩夹火山岩及冰碛岩,上部为碳酸盐岩;其西部下震旦统发育局限,上统分布广泛。 区内古生界具有多时代成油组合,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足寻找古生代油气田最佳地区。 2.沙雅隆起的构造演化:加里东早期开始出现隆起显示,海西期为隆起的发展阶段,海西末期定型;中生代为潜伏隆起状态;新生代呈北倾斜坡。根据隆起的沉积发育和构造特点,可将区内进一步划分为4个次一级构造单元。 3.区内油气圈闭类型有:构造凸起古风化带型、背斜型、地层不整合楔状体型、生物礁—滩型、砂体及断层遮挡型等6种。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塔北是个储量可观的含油气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
    13. 北方岩溶含水层双重介质水流模型及其应用探讨
    王洪涛 谢秀辉 曹以临
    现代地质    1989, 3 (1): 124-.  
    摘要91)      PDF(pc) (852KB)(24)    收藏
    本文将北方岩溶介质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溶隙网络—溶孔型和溶隙网络—微裂隙型。概化出裂隙岩溶介质的双重介质水流模型。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1)认识北方岩溶介质所具有的双重介质性;(2)分别对孔隙和微裂隙所构成的岩块域和溶隙网络域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岩块和裂隙的水量交换项将两者耦合起来。模型中岩块并未被概化成某一特殊几何形态如球体或平行板,而是按其实际产出形态处理;(3)在岩块中也应用了二维水流模型。以往作者多用一维流方程,目的在于求其解析解,这有许多不足之处;(4)在裂隙和岩块域均采用有限单元法,将两个域的模型联立求数值解,克服了解析法或解析—数值法联合的局限性。 在给定参数情况下,本文进行了典型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计算,证明了模型是能够较好地刻画溶隙网络—溶孔或微裂隙型介质的特征和水流特点的。同时,本文成功地应用了济南西南郊岩溶含水层的实际资料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双重介质方法的实用进行了听的尝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
    14. 中国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古地理及生物古地理
    王鸿祯 郑闾靭 王训练
    现代地质    1989, 3 (2): 137-.  
    摘要119)      PDF(pc) (2630KB)(9)    收藏
    本文包括3部分:(1)扼要回顾了中国及邻区晚海西阶段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构造古地理特征。根据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地壳发展阶段论的观点,把中国及邻区晚海西阶段的大地构造单元分为4个构造域,10个亚构造域。(2)论述中国和世界石炭纪生物古地理分区。根据四射珊瑚和腕足动物群分析,把全球早石炭世生物古地理区系分为两个生物大区、6个生物区和8个生物亚区。在中国境内对生物亚区内部生物地方中心的分异作了进一步划分。(3)简述中国石炭纪古地理和某些有关的沉积矿产。中国石炭系矿产除了重要的煤以外,还有石膏矿、铝土矿和不同类型的铁矿。这些沉积矿产的分布主要受到古气候、古地理和构造条件的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
    15. 唐古拉山侏罗系沉积的若干特征及沉积盆地背景条件的探讨
    阴家润
    现代地质    1989, 3 (2): 155-.  
    摘要97)      PDF(pc) (2178KB)(8)    收藏
    对于唐古拉山侏罗系沉积类型的不同认识由来已久,然而无论是将其视为地槽型沉积,还是地台型沉积,均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该区侏罗纪沉积的特点和性质。 作者在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从地球化学因素、古生态分析、沉积岩沉积构造和矿物结构成熟度等综合考虑,对该区侏罗纪沉积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下列证据: (1)含盐度值一般均低于广海的平均盐度值。 (2)发育了海相一半咸水相一陆相的双壳类动物群序列,并以半咸水双壳类属占优势。 (3)沉积构造多为浅水成因的小型波痕,交错层理沉积组合。 (4)沉积岩粒度分析表现了近岸环境的概率曲线特征。 (5)沉积岩矿物结构,成熟度较高,未见海相成因的粒级层理。 结论是唐古拉山区侏罗系应为近岸局限海环境下的沉积产物,在海退时期还发育了滨岸湖相沉积。 根据羌塘地区侏罗纪沉积相空间展布的特点,可以认为唐古拉山区侏罗系仅仅是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沉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陆架大幅度坳陷所承受的巨厚陆源碎屑沉积,整个羌塘地区侏罗纪沉积在空间上的演替关系及其巨大厚度可借助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特有的大陆堤前展沉积模式得到较好的解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16. 辽东复州湾中石炭世地层兼论华北地台中石炭统的划分
    汪曾荫 尚冠雄 张洪江 路素明 尚晶
    现代地质    1989, 3 (2): 165-.  
    摘要129)      PDF(pc) (1979KB)(30)    收藏
    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一般仅代表中石炭世晚期沉积。从已知的几十个海陆交互相本溪组剖面来看,其中(虫筳)类生物群为Fusulina-Fusulinella带;牙形石生物群为Idtognathodus magnificus-Ⅰ.claviformis-Neognathodus ruondyi带,在整个华北地台均可依此进行对比。但在辽东半岛南缘的复州湾一带,中石炭世沉积特征却恰好与本溪剖面相反,下部层段以灰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含6层灰岩,(虫筳)类以Profusulinella的丰富种群为特征,可建立Profusulinella带,并可进而划分为3个亚带。牙形石则为Idiognathoides sinuatus-Ⅰ.corrugatus-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带。复州湾含灰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和本溪含碎屑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对比,依前者之生物组合建立本溪组下部复州湾段(c21),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期沉积;复州湾以碎屑岩为主的上部层段和本溪含5层灰岩的上部层段对比,依后者之生物组合限定为本溪组上部牛毛岭段(c22),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晚期沉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
    17. Cleiothyridina obmaxima McChesny的个体发育、生态特征及进化途径
    杨式溥 李爱国
    现代地质    1989, 3 (2): 175-.  
    摘要71)      PDF(pc) (1355KB)(12)    收藏
    本文通过对Cleiothyridina obmaxima在同一化石点产出的大量个体的统计研究,讨论了该种个体发育的阶段及其种群动力学特征,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同时根据该种个体形态的特征及其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变化,结合其所赋存的群落及其围岩特征,讨论了其个体生态学及其环境意义,进而探讨了该种的演化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18. 研究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和幔壳成分比的同位素方法探讨
    邢风鸣 邱瑞龙
    现代地质    1989, 3 (2): 185-.  
    摘要76)      PDF(pc) (575KB)(7)    收藏
    Sm-Nd法及其参数εNd(O)、εNd(T)、TCHURNd、εDMNd及x,是测定花岗岩形成年龄及研究花岗岩成因类型、模式年龄及地幔物质百分比的重要手段,但因其测试费用高等原因,难以广泛使用。作者提出了Rb-Sm法的相应参数εSr(O)、εSr(T)、TURSr、εDMSr及μ做为补充,在没有Sm-Nd同位素资料的情况下,Rb-Sr同位素参数基本上可以代替Sm-Nd同位素参数。经对比,求花岗岩中幔源物质百分比时,Rb-Sr法计算值与Sm-Nd法计算值相比,误差一般不超过10%。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计算花岗岩山幔源物质百分比的简化式,使该计算更为简便易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
    19. 中朝陆台北侧褶皱带构造发展的几个问题
    唐克东
    现代地质    1989, 3 (2): 195-.  
    摘要96)      PDF(pc) (2005KB)(69)    收藏
    中朝与西伯利亚陆台之间的乌拉尔—蒙古—鄂霍茨克褶皱系是古亚洲洋演化的结果。其发展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早期阶段从中元古代起在北部形成蒙古—鄂霍茨克洋,到寒武纪初封闭,形成兴凯褶皱带;晚期阶段从震旦—寒武纪初起在南部形成乌拉尔—蒙古洋,到泥盆纪大洋封闭,形成早及中古生代褶皱带。这就是中朝与西伯利亚陆台边缘褶皱带发育不对称的原因。 乌拉尔—蒙古洋最后封闭的缝合带在内蒙古中部形成中古生代褶皱带。它包括贺根山蛇绿岩带,二道井—查干诺尔混杂体带和它们之间的锡林浩特花岗岩—变质岩带。后者是造山碰撞的中心,上泥盆统法门阶的磨拉石堆积主要沿此带分布。 石炭—二叠纪时,本区广泛兴起裂谷活动。这些裂谷发育在不同的基底之上,多数发生于不同时期构造带的界线上。它们在新增生的年青陆壳上形成,其特征不同于红海或东非型裂谷;其岩浆活动和变形、变质作用使年青陆壳增厚并更加稳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9)
    20. 福建厦门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林建平 郑声俭
    现代地质    1989, 3 (2): 205-.  
    摘要73)      PDF(pc) (4277KB)(15)    收藏
    本文通过野外构造形变资料的研究,确定了厦门地区中生代的两期(侏罗纪、白垩纪)构造应力场及其主应力方向;利用最新一期共轭剪节理和震源机制解资料,确定了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应力场及其主应力方向。最大主压应力轴的优选方位分别为:侏罗纪SE138°,∠8°,白垩纪SW205,∠12°,第四纪以来NW312°,∠21°。 采用石英错密度法,估算了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值,侏罗纪为88.5MPa,白垩纪为81.5MPa。利用岩石力学声发射技术,测定了现代构造应力大小,在标高为3——-151m(埋深为18——151m)的范围内,最大主压应力值为2.55——16.2MPa,最小主压应力值为1.1——10.1MP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21. 河南西峡寨根地区韧性剪切带中斜长角闪岩角闪石组构特征的探讨
    韩郁菁 陈云兰
    现代地质    1989, 3 (2): 216-.  
    摘要100)      PDF(pc) (2127KB)(48)    收藏
    本文通过对秦岭造山带核部,河南西峡寨根地区角闪岩中角闪石组构及其与韧性剪切带关系的研究,得出几点认识:(1)角闪石的优选方位受控于韧性剪切带,随着韧性剪切作用的加强,L构造岩愈趋典型;(2)分析角闪石中光率体轴Ng与结晶C轴的关系,Ng轴偏于一个方向,表明受剪应力所致;(3)通过角闪石C轴与剪切带边界关系的研究,确定剪切带为左旋剪切性质;(4)据角闪石组构及韧性剪切带与其它构造相互关系,恢复秦岭造山带的历史,至少经历了区域动热变质变形阶段、韧性再造阶段和脆性改造阶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22. 北京西山流动变形碳酸盐岩的微构造分析
    黄万夫
    现代地质    1989, 3 (2): 223-.  
    摘要73)      PDF(pc) (2158KB)(7)    收藏
    本文提供一个可以与岩石力学变形试验相比较的碳酸盐岩天然流变实例。根据对变形岩石的构造微貌、应变特征、微构造相的系统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流动变形期的环境参数分别是:温度为250°~450℃C;压力为200—400MPa;差异应力为60—90MPa;在剪切带内可达110MPa;低应变速率(10-13量级);(2)流变碳酸盐岩的典型组构是小圆环带的单斜对称型式。在剪切带内,可以无优选方位。岩石经受平面应变,略偏向拉伸应变,主压扁面与新生构造面理近于平行;(3)在中低温—中压,低应变速率的变形环境中,扩散作用是碳酸盐岩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强剪切带内,岩石进入第三蠕变阶段;(4)在褶叠层内部,应力、应变强度及应变速率的差异表明,分层差异剪切流动作为褶叠层的一种成因模型是可信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23.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确定潜在震源的反思
    彭一民
    现代地质    1989, 3 (2): 235-.  
    摘要77)      PDF(pc) (1318KB)(14)    收藏
    在区域稳定性评价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地震稳定性评价。近年来,国内外多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作为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首要问题是确定区域潜在震源,但至今尚缺乏完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地震地质角度进行一次深刻的地质反思。 本文从构造变形的动力源、区域及局部应力场、地震断裂活动带的地震重复周期,地震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区域地震强度衰减规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若干看法,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地震地质工作加以考虑。至于常见的非发震断裂在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为中所起的作用,则需对这些断裂的地质特征与周围地质体的介质特征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才能判定其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多目标优化方法在地下水资源规划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周训
    现代地质    1989, 3 (2): 243-.  
    摘要86)      PDF(pc) (577KB)(7)    收藏
    地下水管理从单一目标的规划发展到多个目标的规划是很自然的。本文扼要介绍了多目标优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和求解方法,建立了一个岩溶泉泉水分配的两个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是多目标优化理论在地下水管理中应用的初步尝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岩石磨蚀性的试验研究
    刘宗平 颜纯文
    现代地质    1989, 3 (2): 251-.  
    摘要222)      PDF(pc) (2305KB)(52)    收藏
    岩石磨蚀性的试验研究在探矿工程以及其它采掘工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一种测定岩石磨蚀性的方法。作者利用钻铣磨床改装而成的装置,在规定的条件下(轴压力15kgf,转速400r/min,时间10min),测定了25种岩石的磨蚀性指标;同时,还测定了在这些岩石中一字形钎头的磨次进尺、岩石的石英含量及粒度、岩石的压入硬度;并借助微机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 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简单易行的仪器来模拟工具在破碎岩石的过程中受到磨损的实质,在规定的条件下,测量标准物的磨损量,在数值上表征岩石的磨蚀性的方法是可行的;一字形钎头的磨次进尺是由岩石的磨蚀性和压入硬度共同决定的;影响岩石磨蚀性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的石英含量及粒度,岩石的压入硬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
    26. 学习李四光同志勇攀科学高峰
    陶世龙
    现代地质    1989, 3 (3): 261-.  
    摘要137)      PDF(pc) (349KB)(26)    收藏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艰难险阻是很多的,这些险阻不仅来自于自然界本身,也来自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因而只有那些具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们,才能为科学开拓出新的领域。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攀登,勇于创新的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李四光与当代地球科学的动向
    马宗晋
    现代地质    1989, 3 (3): 264-.  
    摘要110)      PDF(pc) (333KB)(41)    收藏
    今年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曾有幸作为攻读地质力学的研究生,几次求教于先生,并聆听过多次先生的学术报告。他拳拳爱国之心、坚贞的民族气节,孜孜不懈于地质科学的探索,致力于中华的崛起,实为我辈之楷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
    於崇文
    现代地质    1989, 3 (3): 267-.  
    摘要143)      PDF(pc) (5237KB)(100)    收藏
    本文以地球化学作用与其时-空结构的统一性为指导思想,将地质区域和各种地质体视为动力学体系,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云南个旧钖、多金属成矿区的研究,讨论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的建立。 作者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揭示了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旋回性,并用动力学体系分析阐明每一旋回的时间结构。花岗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与对流驱动的热重力扩散作用相结合导致了岩体内痕量元素的化学分带。岩浆期后体系系由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复杂的反应-输运网络所构成,其拓朴结构使体系产生异常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参数的实验测定建立了成岩、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典型矿田内热液流体的流速场与温度场。 地球化学全过程的时间结构可以归结为热力学分枝的分支在时间上的展开或多阶耗散结构的阶梯。地球化学场的空间结构产生于耗散结构的局域化和化学波的成生与传播。成矿区域是囿于有界介质内的局域化耗散结构。不同反应前锋的差速前进从而产生不同物种的分异沉淀使成矿区域出现化学分带。成矿源区起因于某种化学反应核心或特殊的物理边界所产生的局域不均一性。 对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金属矿源学、历史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7)
    29. 蛇蛉目(昆虫纲)一个化石新科——吉林蛇蛉科
    洪发崇 常建平
    现代地质    1989, 3 (3): 290-.  
    摘要368)      PDF(pc) (1245KB)(26)    收藏
    本文记述蛇蛉目一个化石新科——吉林蛇蛉科(Jilinorapbidiidae fam. nov.)。新科以其头形、有单眼、各胸节大小、前翅脉序的特征可与其他科区别,在分类上应有它的位置。蛇蛉化石,已发现的很少,这次所发现的标本,十分珍贵,在分类和地层划分方面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广西宜山马平组的䗴类化石分带
    杨湘宁
    现代地质    1989, 3 (3): 297-.  
    摘要220)      PDF(pc) (1469KB)(25)    收藏
    本文讨论了广西宜山马平组(虫筳)类化石的分带情况,并和国内有关地区的上石炭——早二叠统的(虫筳)类化石带进行了对比。根据对采自宜山马脑山连续地层剖面上约120个(虫筳)类化石种的研究,该地马平组的(虫筳)类化石可自上而下分为三带、四亚带: 栖霞组 Misellina claudiae 带; 马平组 Ⅲ. Pseudoendothyra discalis(sp.nov.) 带; Ⅱ. Pseudoschwagerina 带; (4)Eoparafusulina simplex 亚带; (3)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Robustoschwagerina 亚带; (2)Pseudoschwagerina cheni 亚带; Ⅰ.Triticites 带; (1)Triticites simplex 亚带; 黄龙组 Fusulina-Fusulinella. 本文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发育于该地马平组顶部的一个独特的(虫筳)类动物群——Pseudoendothyra动物群,对其对比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还描述了6个(虫筳)类化石新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限制型S状构造及其模拟——以铜陵地区为例
    李东旭 谭以安
    现代地质    1989, 3 (3): 309-.  
    摘要111)      PDF(pc) (1320KB)(25)    收藏
    亚洲东部多数北东向构造带大都呈S状弯曲,研究其特征和力学成因,对于探讨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及运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下扬子褶皱带整体呈S状弯曲,它被一系列近东西向半隐伏断裂截接。构成许多东西向长条状地块,块内的次级褶皱也都呈S状弯曲。 本文选取铜陵地区为例,按照一定边界条件进行了递进变形模拟实验和有限单元分析。获得了预期结果,并根据递进变形的应变场测定λ1和λ3的轴长比所做回归分析曲线与实验曲线也是一致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1)
    32. 滇西北金沙江河流袭夺的研究——兼与任美锷先生商榷
    何浩生 何科昭 朱祥民 朱照宇
    现代地质    1989, 3 (3): 319-.  
    摘要158)      PDF(pc) (940KB)(82)    收藏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与研究,对长期有争议的金沙江袭夺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供讨论。从石鼓段金沙江河谷地貌发育、鸿文村—剑川谷地的地貌、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三个方面,论证了金沙江在石鼓、鸿文附近自早更新世以来河道并无明显变迁,鸿文—剑川谷地也不是金沙江的古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1)
    33. 西藏成煤大地构造基本特征——西藏板块构造及其演化
    谭岳岩 魏振声
    现代地质    1989, 3 (3): 331-.  
    摘要149)      PDF(pc) (923KB)(18)    收藏
    西藏是介于古代南北大陆板块之间的过渡地带,自石炭纪以来,依次经历了前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特提斯洋的兴衰变迁过程:金沙江、怒江、雅鲁藏布三条缝合线分别是不同地史时期南北大陆坂块的分界线。本文总结了西藏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论述了板块构造对西藏成煤条件的控制作用,认为西藏板块构造的特殊演化经历,是造成西藏各成煤期含煤性普遍不好的主要根源。指出昌都板片成煤条件相对较好,是西藏的主要找煤远景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中国的岩金矿床与板块构造
    刘肇昌
    现代地质    1989, 3 (3): 341-.  
    摘要129)      PDF(pc) (949KB)(58)    收藏
    本文指出,中国岩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地受板块构造控制。(1)裂谷带和俯冲、碰撞带等不同构造环境金的成矿特征明显不同。俯冲带金矿床还具有水平分带性,它受富金变质基底和深断裂的影响而复杂化;(2)不同构造环境金的成矿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威尔逊构造旋回中为一连续过程,在成矿作用、矿床类型、矿质来源、矿石金属元素组合等方面均具有旋回性;(3)吕梁期和燕山期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期,是分别伴随太古代绿岩-裂谷带封闭和大规模俯冲、碰撞作用而发生的。在太古代绿岩带之上叠加有燕山期俯冲构造的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集中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
    35. 岩浆成因矽卡岩的某些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
    林新多 许国建
    现代地质    1989, 3 (3): 351-.  
    摘要369)      PDF(pc) (754KB)(130)    收藏
    在矽卡岩型矿床中有两种矽卡岩,一是由渗滤-扩散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另一种是由充填作用形成的脉状矽卡岩。脉状矽卡岩具有以下特点,表明属岩浆成因:1)呈脉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楚截然,在易于交代的大理岩中也一样;2)脉状矽卡岩中可含有类似花岗岩的矿物组合,并可出现伟晶岩囊,有时可见脉状矽卡岩与脉岩过渡;3)存在粗晶矽卡岩矿物的囊状体;4)发育气孔状构造和豆状构造;5)有流动构造;6)自身熔离现象十分普遍;7)在矽卡岩脉中常见由重力分异和挥发组分向上集中而形成的垂直分带现象;8)脉状矽卡岩常与矿浆成因的铁、铜矿体和由富含挥发分的硅浆成因的含钨石英脉相共生或过渡;9)脉状矽卡岩中已发现熔融包裹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64)
    36. 以声发射估计岩石试样先存应力的新方法
    丁原辰 张大伦
    现代地质    1989, 3 (3): 359-.  
    摘要102)      PDF(pc) (746KB)(24)    收藏
    利用声发射话动的凯塞(Kaiser)效应测定岩石先存最大应力已成为声发射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目前,判断岩石凯塞效应对应应力的方法仍被重视。作者在研究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话动时发现:除了通过凯塞效应可测定岩石的先存最大应力之外,还可根据重复加载时声发射话动的某些特点推断出加载前的先存最大应力,从而进一步验证和提高了利用凯塞效应测定先存最大应力的可靠性。重复加载时声发射话动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在应力达到第一次加载的最大应力值时出现凯塞效应;而在此之前,当应力达到加载前岩石的先存最大应力值时,声发射话动相对其前后有所特殊。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反映了材料对先前经历过的损伤的记忆能力。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一现象的物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0)
    37. 微体古生物微型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
    郝诒纯 万世基 雷新华
    现代地质    1989, 3 (4): 369-.  
    摘要87)      PDF(pc) (711KB)(45)    收藏
    微体古生物微型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是一个包括古生物化石属种数据厍、图象库、图象处理和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定量分析系统在内的综合性古生物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数据库和图象库的主要作用在于辅助化石鉴定。目前数据库和图象库包括了新生代浮游有孔虫1036个种的文字和图象资料。数据库和定量分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非常方便,实现了对大批量古生物数据的定量分析,包括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瓦格纳网络分析、个体发育分析以及各种统计方法,这些分析程序都配制了相应的绘图功能,使分析结果能以直观的形式输出。定量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一些“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问题的厘定,并由此产生对分类问题的一些新认识。同时,定量分析有助于从定量的角度考查新生代浮游有孔虫的整体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38. 北戴河潮间带现代介形虫的分布
    阮培华
    现代地质    1989, 3 (4): 377-.  
    摘要89)      PDF(pc) (1963KB)(28)    收藏
    由北戴河潮间带的12个样品分析得到介形虫29属46种。由于具体的小生境,缺少淡水介形虫, 北戴河潮间带底栖动物丰富,介形虫组合的主要特征与胶州湾东北角小海湾及东、黄海潮间带和潮下带介形虫的组合相似。在风化、潮汐和波浪等作用下,潮间带介形虫的壳体表面受机械磨蚀和破坏保存不好,充分反映出其异地埋藏特点。 通过研究北戴河潮间带介形虫,为研究我国辽阔沿海地区潮间带和潮下带介形虫的组合特征、分布范围及地理分区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并对海洋地质学、古生态学及沉积相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
    39.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中泥盆世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马永生 李树誉
    现代地质    1989, 3 (4): 388-.  
    摘要80)      PDF(pc) (2185KB)(14)    收藏
    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和手段对滇西保山施甸地区的中泥盆统进行了研究。在详细岩相、生物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出泥晶灰岩相、塌积(角)砾岩相、风暴岩、亮晶灰岩相及生物灰岩相5种岩相,对工作区中泥盆世的古地理面貌、沉积环境及主要沉积作用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作者认为中泥盆世该区及整个三江地区处于最大海侵期。中泥盆统主要为一套正常开放的陆棚沉积,并发育有典型碳酸盐岩风暴沉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40. 云南安宁盆地上侏罗统含盐系中粘土矿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胡文瑄 朱井泉
    现代地质    1989, 3 (4): 397-.  
    摘要101)      PDF(pc) (554KB)(11)    收藏
    粘土矿物在安宁盆地含盐系中分布很广。其矿物学、结晶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盐环境和成盐作用密切相关。石盐层序中主要含伊利石;硫酸盐层序中,除伊利石外尚有绿泥石及绿/蒙混层矿物。这是由于不同盐类沉积阶段,卤水浓度、成分及pH值不同所致。在结构上,粘土矿物以三八面体型组合为特征(伊利石除外),反映了成盐盆地中相对富Mg2+的特点。此外,粘土矿物中硼和钾的含量远高于非盐系地层,因为这些元素在盐盆地中均得到了蒸发浓集。显然,粘土矿物的上述特征,很好地反映了蒸发环境的具体特点,具有良好的指相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